上海自贸区与艺术品市场初探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admin    时间:2015-11-03

就在不久前,一则短消息出现在微博之上,消息的内容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满月’”。截至10月27日统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共设立企业208户,集中在贸易、投资和资产管理领域。其中,一家信息技术企业注册资本最高,约4.8亿元人民币;最低的一家贸易企业,注册资本仅为3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这一被官方寄希望于“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平台,也是吸引艺术市场各方参与者高度关注的新生事物,至今已经运行了一个月有余。

然而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这一概念的结果似乎是不甚“贴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出现外资企业拍卖文物的内容,这一结局颇有些出人意料。内地拍卖行与香港为代表的外资拍卖行间南下与北上的大格局博弈似乎不再那么迫切,市场各方所期待或抵触的剧变也未出现。但在大开放格局中这一出乎意料的不开放结果恐怕远非事情的结局,可以说这种“推迟”的背后给了市场各方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布局各种可能。

在此我们仅从各方面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定位与上海市本身的文化区位、文化资源等方面对此一政策结果进行解读,对未来可能的博弈空间进行展望。

文化坐标系中的上海

虽然“海派”一词的出典依然待考,但上海地区的“海派”文化无疑是中国近现当代文化版图上重要的一极。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真正形成则是在近代开埠之后融入了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成为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对于这一区别易中天在其《读城记》中曾表示:“上海是滩。上海滩很开阔。开阔的上海滩有着非凡的气派。的确,上海不但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好最气派的城市之一,或者说,是中国最‘像’城市的城市。”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作为中国甚至是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在其上繁衍出的海派文化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上海一度算得上是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1949年以后,由于诸多原因,上海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可算是中国的文化重镇。而上海的艺术创作早在明代,就有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享誉全国,并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扬。随着1843年上海开埠,中国传统书画与西方美术都得到新的发展。传统书画上,以吴昌硕、李叔同为代表的海上画派逐渐形成。西方美术方面,同治年间徐家汇天主教堂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土山湾画馆。民国建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中外交流的丰富,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的中心,张大千、刘海粟、徐悲鸿、丰子恺等名家定居上海。摄影、木刻、雕塑、漫画、连环画等各种美术形式相当活跃。

落后的二十年?失去的地位?

天津国拍拍卖师、西洋美术馆馆长李响对记者回忆说:“在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拍卖业刚刚起步时,中国嘉德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而当时唯二的副主任单位就是天津国拍和上海朵云轩。但现在看来,嘉德成为了中国拍卖业的龙头企业,而国拍和朵云轩在发展上就慢了许多。”

从朵云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艺术市场发展和变化。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河南路旁新开的笺扇商号朵云轩,经解放后的国有化,到1978年在朵云轩基础上成立上海书画出版社,直到今天的朵云轩集团,上海朵云轩展示出良好的传承。一方面,这家“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春潮初涌,朵云轩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书写了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1992年,朵云轩注册成立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1993年,朵云轩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20年高歌猛进的历史进程。此后直至新世纪头十年……形成涵盖拍卖、门店销售、古玩、艺术经纪、电子商务、艺术教育及木版水印制作经营的艺术品产业链,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跑者。”另一方面,这家企业固然一度成为领跑者,但在今天朵云轩只能说是逊于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行业巨头的二线拍卖行。上海地区的二级拍卖市场在整个中国的拍卖市场中更远逊于北京与香港的成交规模与影响力。

对于以拍卖业为代表的上海艺术产业发展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创意学院院长、教授黄昌勇认为这要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如果只看艺术领域尤其是艺术品二级市场,上海确实不够发达。比如说朵云轩,它现在还是国有企业体制,虽然它积累有很多资源,朵云轩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品的宝库。但这种潜力并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这与一些政策限制和政府支持不够是有一定关系的。”黄昌勇表示。“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放大这一问题。比如说中国现阶段拍卖业的市场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规范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而市场恰恰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之一。这一优势在拍卖业中还有待发挥。上海其他文化产业则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比如说我们的网络文化尤其是网游产业可以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包括我们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莫干山路50号、田子坊等美术创意园区都有着很好的发展。”

“上海,包括江浙一带虽然在拍卖市场中表现并不突出,但是这一带的藏家普遍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独立的审美品位。比如春拍中海上画派以于非闇为代表的一批工笔花鸟画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种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一批兼具欣赏能力与财力的,能够理性投入艺术收藏的江浙一带企业家所贡献。不同于北方很多‘炒家’,他们入市比较谨慎,这一过程在春拍中有加快的趋势。”上海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顾大希表示。他认为虽然上海的二级市场规模还不够大,但运行良好也组织起了比较高素质的藏家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地区的艺术市场发展仍是比较好的。

江浙地区艺术修养普遍较好的观点也为黄昌勇所认同。“市场数据不好看、拍卖不发达并不绝对意味着文化地位降低。上海的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地位。”

自贸区,依旧是契机

2013年9月27日,也就是一个多月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开宗明义的表示:“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对外开放模式,进一步探索深化改革开放的经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基础上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暂时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

对此黄昌勇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自贸区成立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实现体制突破。其实我们回忆之前的道路就可以发现从浦东开发开放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等项目都是由很小的、谨慎的试验到普遍开放的过程。因此一旦自贸区的文化贸易放开,比如星空卫视、佳士得等很多现在没有进入或者仍然停留在外高桥等保税区的企业就会进入到中国的大市场中来,这是必然趋势。”

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在佳士得上海首拍成功对记者表示:“上海首拍是佳士得247年历史上一个难忘的里程碑。此次拍卖成绩斐然令我们倍感骄傲,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也使我们深感荣幸。……我们期待着佳士得能够像本周一样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于佳士得在上海的前景,她认为虽然很难再短期内与香港比肩,但佳士得有信心在短期内实现在上海持续、稳定、全面的拍卖业务。

“从上海的城市定位和文化前景看朵云轩一定会有作为。但上海不同于北京作为一个外向型的商业都市,关键要有海外的、民营的经济体来带动。当下,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被提升到民生和驱动转型发展的高度。因此,各区域都提出了文化发展战略与策略,尤其是都对上海文化存量资源加以发掘和利用。但这些文化资源在利用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存在着很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本次中央政策对上海的定位实际很清晰,就是要在开放性、市场环境、对外国际交流上下功夫,发挥上海的绝对优势。因此短期来看在艺术品市场上海可能不会撼动北京、香港的地位,但从长远看一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优质的增长点。”黄昌勇总结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