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下一个主角女性艺术家

来源:达霖博客    作者:达霖    时间:2015-06-04

引文:

  近些年,中国近现代至当代女艺术家的最高成交价突破千万的可谓凤毛麟角。2011年,女画家周思聪一组十八开的高原风情册册页在嘉德春拍中拍出了1069.5万元;同年年底,陈曦创作于2006年至2010年间的十八幅“被记忆”系列作品,在由华艺国际举办的拍卖会上以2070万元价格成交。而这样的成交价,在如艾轩、陈丹青、王沂东、刘小东等一线男性艺术家的个人成交纪录中,已多次出现。

   “女性艺术家”作为一种身份标签,一直在艺术界备受争议,以性别区分的艺术市场本身也不存在理论依据。但是,从一些市场数据(如拍卖成交量、成交额,展览会次数等)来看,中国女性艺术家无论从个人最高成交价还是从成交总额上看,确实很难与另半边天“分庭抗礼”。

  从近些年的拍卖数据来看女性艺术家的市场,除了喻红、向京、申玲、阎平、崔岫闻等当代艺术家相对稳定以外,恐怕只剩下方君璧、潘玉良、周思聪等早期名家了。

    

营销评论:

   随着女性社会化角色的兴起,女性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内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精神的独立和思维的高远性的不断提高,使得女性在战略性和开创性行业的表现越发迅捷。

   女性艺术家之所以在过去屈指可数,一方面来自艺术专业从业者本身需要韧性和耐力,而女性在社会化角色中的多元化往往会成为阻碍专业化道路的成就,所以很多女性往往会选择边缘性的工作起步,而后作为第二产业或到中老年经济允许情况下才会从事,导致行业从业者本身就少。

   另一方面,女性艺术家更为感性,而如今的艺术市场,除了专业能力,更需要对市场、藏家和评论界的综合能力和资源的运作和评估,女性往往专业从业者会较为内向,很少有外在的和专业机构、官方、评论界、财经商业方面互通有无的能力和平台,封闭导致很多优秀的女性从业者无法脱颖而出。

   综上,女性独立社会化的越发增强,必将导致女性艺术家的不断崛起。与此同时,女性艺术家更善于从内心扑捉人文情怀也适应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只是需要女性艺术从业者,在艺术定位和艺术推广上要拓展思路,包括运作推广女性艺术家的艺术机构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大笑,没有一家三口,没有烈焰红唇的女人,岳敏君、曾梵志等也不会如此地位。艺术家善于发现美,却难于专注美,一个没有主线和灵魂的艺术家无论如何画工出色都无法取悦市场,而取悦这个词虽然市侩,却是无可避免的真切。换个角度想,艺术不应该是孤独的,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红,达利的时间,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所有艺术品终其应该是艺术家和收藏者对话的符号,对于艺术鉴赏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适应,宽容才有境遇和未来。

   同时,女性艺术家应该避重就轻,如果不能够像很多男性艺术家一样和资本、市场、文化学者甚至福官方机构打成一片,那么就应该多尝试专业化合作的道路。草间弥生的成就未必是很多人欣赏的,但她却是懂得1+1》2的艺术家。很多高端商业品牌需要艺术提升自身气质,同样,艺术家也可以借助商业品牌身后市场根基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艺术与时尚,艺术与媒体,艺术与人文,艺术与文化,艺术无处不在。

   用女人的思维创作,男人的思维运营,女性艺术家定会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下一个舞台的主角。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