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蛙:光荣绽放的中国当代女艺术家
来源:搜狐 作者:曹喜蛙 时间:2023-12-15
艺术当随时代,艺术永远是时代的聚光镜。应该说,中国当代女艺术家是中国有封建社会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人。妇女能顶半边天,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但真正妇女地位的提升,到目前来说在世界上依然也是一个问题,众多国家、民族的女性依然处于社会的底层和边缘地带,而边缘始终是艺术最能绽放的地带,一如最珍贵的兰花始终生存在深山断崖处密室中。
雅昌画廊推荐的这一批女艺术家,我仔细做了一下案头调查,好在可以百度,发现这些浮出水面的女性艺术家多数出身美术院校,其中:
【申玲】1951年10月,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留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
【陈庆庆】1953 出生于北京,1972 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医学,1980 开始学习外国语言文学。
【闫平】1956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3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
【刘虹】 1956年生人,陕西,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曾在重庆装潢公司工作,1986年毕业四川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
【陈妍音】1958年10月生于中国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年毕业于悉尼大学美术学院。
【俞红】中央美术学院教师,1966年生,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硕士研究生班。现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
【林天苗】 1961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
【蔡锦】1965年生于安徽屯溪。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同年,分配到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学校任美术教师。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第五届油画研修班,同年,被聘在天津美院师范系任教。1994年调入天津美院师范系。
【向京】1968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
【姜杰】1965年生。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特种工艺专业。1991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
【徐晓燕】出生于1960年,河北省承德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
【陈淑霞】1963年生,浙江温州人。198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讲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教授。
【尹秀珍】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附中。
【崔岫闻】生于中国哈尔滨,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毕业。
【夏俊娜】1971年7月16日出生于内蒙古,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陈羚羊】1975 生于浙江,1995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以上这些当前比较活跃的女艺术家,除了陈庆庆以外,基本上都是科班美术院校的出身,其中申玲、陈庆庆、阎平、刘虹、陈妍音等几个是五十年代生人,俞红、林天苗、蔡锦、向京、姜杰、徐晓燕、陈淑霞、尹秀珍等几个是六十年代生人,崔岫闻、夏俊娜、陈羚羊等几个是七十年代生人。基本上能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女性艺术家的主流人群,因为八十年代生的一拨还不是很明显,虽然已经有崭露头角的。
申玲、陈庆庆、阎平、刘虹、陈妍音等几个是五十年代生人,可以用流行的一首歌《铿锵玫瑰》来描述,俞红、林天苗、蔡锦、向京、姜杰、徐晓燕、陈淑霞、尹秀珍等几个是六十年代生人可以用北京电视台一档品牌栏目《光荣绽放》来描述,而崔岫闻、夏俊娜、陈羚羊等几个是七十年代生人可以用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快乐大本营》来描述,当然如果要描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女艺术家,恐怕就得用《舌尖上的中国》和《中国好声音》。
艺术本不分男女,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消除出身、性别、时代的烙印,相对一点讲六十年代生的女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探索主题要相对理性、表达一点,比如阎平的油画《大海风》、刘虹的油画《妩媚》、陈妍音素描《 Untitled 5 》等;而六十年代生的女艺术家则要理想、表现一点,比如俞红的油画《安检系列》、林天苗的装置《 artwork-Bound and Unbound 》、向京的雕塑《这个世界会好吗?》、徐晓燕的油画《怒放》、姜杰的《粉色乌托邦》等;而七十年生的女艺术家则要开放、商业一点,如夏俊娜的油画《持节图》、陈羚羊的摄影《十二月十二朵花》等。当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家身上深度和刻度都不会一样。
如果没有意外,这些女艺术家肯定代表了她所在时代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整体水平,但未必是最高水平,因为最高水平的呈现需要的条件要更多一点,因为需要更多地意外,需要超出我们艺术教授、艺术批评家甚至艺术社会学的范畴,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怪异”、“乖戾”“偏执”,就是我所谓的深度和刻度,而不是一般的“尺度”。
比如我知道的一个新疆女画家【吕春梅】,曾长期是自己的丈夫画家的助手,她自己的艺术发生完全就是偶然,她独立创作的油画《向日葵》系列,就破除了所谓谁画向日葵都超不过梵高的“魔咒”,让这个本来就在中国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植物,重新回到了中国艺术家的精神版图,既是艺术事件,也同时是社会事件,尽管只是一件很小的艺术微末细节。吕春梅大约生于50年末和60年代初,但她的画让你看不出年龄,让你意外,不管在刻度还是深度上都有点“怪异”、“乖戾”“偏执”,离一般人所谓伟大就进了一步。
实际上不论男艺术家还是女艺术家,虽说“艺术当随时代”,但还是一定要有点“意外”的与时代、时尚、商业、流行等保持一段距离,绝对不能流俗、随俗,尽管有时候也难免有点讨巧,但艺术这个东西很挑剔,艺术的博物馆永远是狭小的,艺术的天门永远是窄缝的,所以针对“艺术当随时代”这句话,我想说的是艺术更“戒时”“戒尚”“戒代”,最好是不食人间烟火、最好是跨越时代的,这与所谓的“象牙塔”相似,但显然不是一回事,而类似“兰花”的绝世而立,尤其是女艺术家更是如此。
俞红作品
夏俊娜作品
徐晓燕作品
阎平作品
陈妍音作品
林天苗作品
刘虹作品
吕春梅作品
姜杰作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