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上一抹娇美的色彩 那些民国女性艺术家们(一)
来源:中华网书画 作者:admin 时间:2015-06-19
民国美术,在中国整个美术史上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姿态。民国艺术家们身处在历史变革的特殊时期,承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第一次融合的责任和使命,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油画样式和多样化的西画风格。同时,作为个体的民国艺术家们,也以良好的个人气质、深厚的文化学养及优秀的艺术修为,留在后人心中以鲜活的印象和风貌。
而这个群体中,一批女性艺术家在艺术之路上的探索及成功,更是为这段独特的美术史增添了一抹娇美的颜色。从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到孙多慈、唐蕴玉、贺慕群、萧淑芳,她们或求学法国,或拜师日本,都在各自的艺术体系里形成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绘画风格,为民国美术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注入了活力。她们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来的坚守品质、出众才华以及留下的名构佳作,亦成为“民国美术”最耐人寻味的注脚。

潘玉良
潘玉良
出身卑微而铁骨铮铮的潘玉良,敢于同世俗观念相决裂,与不平命运相抗争,以顽强奋斗的精神,怀着满腔热情,醉心于对艺术的追求。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严谨的创作态度,经过超乎常人的努力,终从一个青楼弱女成为享誉国际著名的女画家。潘玉良曾两度远涉重洋到法国去探索艺术的真谛,旅欧四十余载,创造了“融中西画于一治”的独特画风,堪称是一位真正溶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国女画家。

潘玉良《非洲女人》

潘玉良作品
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女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在男性西画家中,也数上乘水准。她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俐落,用色主观大胆,但又非常漂亮。面对她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她与别的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