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碑学崇金石为民国女性书法的重要风格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4-12-02

如果从风格上去审视,可以肯定地说,民国时期女性书画的特点不能游离于当时书法的整体特征而存在。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余绪,南北兼收,碑帖互用,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经历了帖学靡弱、碑学严谨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法此时也再放光彩。碑学成为此时书法创作的主流。书家创作碑体书法时注重体现出雄大、刚健的特征。如女性书家萧娴,师事康有为,崇北碑大气,作品沉雄高古,刚健苍浑,是碑派书家的代表人物。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的书法受乾、嘉时期训诂、考据之风的影响,在重碑学的同时,也重金石。其时的学者、书家多喜欢写钟鼎、古籀,以金石气象为旨归,开拓了书法艺术的新领域。著名书家李瑞清、胡小石师生书法即从金石而出,后来女性学者、书家游寿先生师从胡小石,于商周金文更有体会,其书作生涩醇厚,浑朴苍健,有秦汉之风。

                 

与此同时,传统帖学在民国时期的女性书家中也有其存在的市场。从历史上看,帖学本身的底蕴是十分丰厚的,只是由于清代帝王的倡导而局限于董、赵之间。辛亥革命后,大批书家自发研习帖学,创作上较为自由,是受“兼容并包”学风的启迪。此时的书家直探传统堂奥,并吸收汉简、敦煌写经的营养,使书作的范围更广阔,内涵更丰富。此时体现帖学书风较为著名的女性书家有何香凝、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等。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