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花儿开——闫平和她的油画有感

来源:artlinkart    作者:吴馥臻    时间:2016-11-18

这是一个流传在蒙古草原上的古老传说:年轻的男子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可是姑娘伤感地对他说,我受不了这里常年的风沙,我要去找寻那四季花开的地方。姑娘走了,痴情的男子在沙漠的绿洲上种了花苗,那花儿一年才开一次。他幻想着,等着花开的时候,姑娘就会回来。男子一辈子没走出过草原,他不知道,在草原之外,还有四季鲜花盛开的地方。他执著于这幻想,年复一年地等着花儿开,等着心上人回来┅┅

多年之后,画家闫平被传说中男子的无望等待打动了,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油画《等你花儿开》:男子的想念掩映在一片开得热烈的花朵背后,有种狂乱的绝望味道。画布上延续了她一向钟爱的粉色系,但那样激烈的用色仍然有逼人的视觉感受:好像人只要往画前一站,就有种被击中的感觉,并且会浮想联翩。至少它让我想起了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扮演湘君的男巫师,与江边等待与湘水女神相逢,在幻想的狂喜和等待的焦虑中近乎绝望地歌舞。用柔和的粉色来表现决绝的情感,那种令人心生好奇的突兀感就与此刻我见到了它的作者闫平时的感觉相似:一位冲我微笑的慈祥的女士,一位温和淡定、受人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是这样一位有力度、充满激情的画者?

“一个画家在生活中应该平和,但在绘画时就要想到那些激情的、有力度的东西。”闫平的语调一如既往的淡定。她似乎把所有激情都小心地敛藏起来,然后交付于绘画了,无怪乎她说:“绘画是我一生的知己。”

此刻,我们就坐在她和这位知己相守的画室里,旁边徐艺的琴房里传来悦耳的钢琴声,刚泡开的菊花茶香气氤氲。她穿着一袭紧身的黑衣, 脖子上打着绿色的丝巾,头发盘起,举手投足从容而优雅。我一直觉得,一个从事艺术事业的女人,有着不受年龄影响的生命激情,连上帝都会格外眷顾地不忍收回她的青春。而人到中年,又有某种了悟世事的从容与平和。在我看来,激情与平和在她身上矛盾地存在,又令人惊异地契合。

让女人彻底入画

闫平的作品充满了女性主题:女人的温情、女人的心事、女人的蜕变和升华、女人对世界的看法。她说:我要让绘画彻底“女人”。

这样的想法始于1991年。“那时候一说到‘体验生活’,就是下乡,到人民群众中去。到了91年的时候,风气有了些变化,你突然意识到除了下乡体验之外,生活其实就在你身边。”闫平是个感性的人,女人天生的敏感和艺术上对超越传统的追求,使她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女性自身和周边的生活,做母亲的点滴感受使她有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并最终促使她开始了《母与子》系列油画的创作。

有人说,闫平最应该感谢的是她的儿子, 因为儿子给她提供了最本源、最具想象力的经验,于是才有了《母与子》系列的诞生。而正是这个系列的创作令她一举成名。

“做了母亲之后,就好像上帝往你的身体里注入了一种分泌素,女人浑身上下充满了对孩子那种爱的激素。这是母亲的天性。”闫平说,“一个画家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画什么’,你找的题材必须先能够打动你自己,而我是个母亲,这是最现成的经验。我只是找到了对我来说最直接的题材表达。”

她的画展现了母亲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女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慈爱的、辛劳的、坚韧的,甚至是警觉的。她说,许多人想到“母与子”,第一个感觉是温馨,但真正做了母亲才知道养育孩子其实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女人有坚强的心态。

2004年,闫平的又一幅“母与子”主题的新作《青庄稼》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画面上的母亲怀抱着新生儿在一片庄稼地里,母亲脸上的警觉和孩子浑然不觉的神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女人捍卫自己孩子时的战斗的勇气和智慧跃然画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母亲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青庄稼》里的母亲形象显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丽慈祥,却挖掘出作为母亲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坚毅的生活态度。

与绘画一生相守

有人说闫平的画像喷涌的火山,充满了激烈的用色,但画面温情,绝少冷漠,在看似纷杂的用笔与丰富的色彩上建筑起一种和谐。她很喜欢粉色系,她说那使她联想到婴儿的皮肤,想到世界上所有女人都渴望的爱情。“它甚至弥补了我世界生活中缺少的关于浪漫的章节。每当生活碰到困难,只要看到一组粉色,就会让我留恋和热爱这个世界。”所以,她的作品中有很多与粉色系相关联的画。

她觉得自己是那种自传型的画家,此生最大的幸运在于结识了油画这个知己,与它进行“一生的对话”。“不管你付出多少,它都会一一展现在画布上。”她的声音在安静的画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对她来说,画室凝聚着太多的幸福时光,以至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成为这段一生相守的一部分。窗外的阳光、鸟鸣,下雨时的滴答声,琴房里琴键的跳跃,抑或在自己放的音乐里盘旋不去的时光,在这个空间里,一切都艺术地存在着。

她有着女人独特的敏锐和感性,同时坚信理性的价值。她说,画画的人必须对外界事物感觉敏锐,但光有感性是不够的。一个在绘画上有所成就的女画家,除了情感的喷发,背后一定存在一个理性秩序的支撑。

所以她会在某次坐火车的时候,不自觉地盯着对面的一个男人看很长时间,完全从绘画的角度,揣摩他的脸型,琢磨从哪个角度表现才是最好;她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用手去触摸所及的物件,感受物体的形状和材质,想着如何去发展它的美感;她热爱一切新生的东西,包括她的学生们,因为他们鲜活、有想法,“像小树苗冒出新芽”。

与“徐艺”结缘

2004年,闫平在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在专业学校呆了几十年的她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绘画系的教授。成立于1999年的徐悲鸿艺术学院,是一座集音乐、美术于一身的综合类艺术院校,和以往所在的专业院校不同的是,它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一座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闫平来说,这很可能给她带来新的艺术灵感。“画到这份儿上了,在技巧纯熟的基础上,更多需要的是绘画以外的东西。”她说,正是人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性大学的背景吸引了她。

人大为她提供了北京美术专业院校里最好的创作环境,与这里的同事和学生相处也令她十分愉快。“这里有很多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很有修养,也很努力。”

在“传道授业解惑”中,闫平延续了她在艺术创作上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平时我要求学生练基本功要扎实。但到了创作的时候,就要和他们的思想有所碰撞,启发他们的感情,比如我会问他们最近有什么伤心的事情,这样的主题用什么形式表现更好,等等。”她说,教书和创作不同,创作是一个人与一张画的对话,而当面对十几张学生的创作的时候,她必须调动所有的想象和灵感,去和他们交流。

2004年9月7日—14日,闫平的画展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最好的画家都来了,展出作品的水平令不少行内人士惊叹不已,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徐艺。闫平把这一首次在人大举行的画展主题定为“等你花儿开”,宣传海报上最醒目的是她低眉顾盼的脸部剪影。她在等待什么呢?闫平说,她希望有更多人了解绘画“要命的好处”。

采访结束时,我提出给她拍照。镜头里的她面无表情,只用一双大眼睛牢牢抓住焦点,有种酷酷的味道。其实交谈中她一直很慈祥地冲我微笑。也许她把拍照也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来对待。激情与平和在闫平身上矛盾地存在着,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画里流露出的母性,和她谈起她的儿子和学生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