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女性艺术的形态与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admin 时间:2016-07-18
艾蕾尔 《窒息一号》
房丽媛 《室外逃源》
袁耀敏 《热兵器时代新秦俑》
夏俊娜作品
谈到女性与艺术这个话题,必然首先想到的是女性身体、女性身份等性别意识、性别气质在艺术中的表现,以及影响深广的女性主义艺术。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三种形态
当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面貌大致呈现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传统意义上女性化的艺术。大多为表达女性细微的感觉、内心情绪,感性印象大于理性思考的作品。这些作品以爱、仁慈、美、生活之趣以及传统 民族风的题材居多,以传统女性艺术的轻灵隽秀、柔和亲切为特色。这些作品能触动人,有一定的唯美倾向,但经常沉湎于女性自我,基本上不关注宽泛的社会题 材,较少介入当代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意识,作品里内隐的东西并不多。
第二种形态是大众化女性艺术。一批女性艺术家在网络世界里推出了大量的复制化、娱乐化、卡通化的美图片。这些图片主要以卡通形象的唯美少女、唯美娃娃 为主。这是一群年轻的艺术家深受日本动漫影响的创作。这种现象应该属于大众化的女性艺术。它确实也赢得了许多女性的喜爱,它可能表达了女性在另一个空间的 自我阐释。而它能达到怎样的艺术高度和怎样评判,似乎还很难说。
这两种形态的女性艺术中那种感性的、生活感的、浪漫的、精致的、细腻的、亲切的、淡淡忧伤感的格调,与当下很多普通人的情感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对于许 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属于个人的“小时代”,是一个感性的时代,信息时代,人们都更容易接受一种能快速带来抚慰感的东西,那些温和而美的东西是信息时代的宠 儿,也常常能受到艺术市场中普通消费者的喜爱。这两种女性艺术虽然不具备女性主义艺术的内涵,但也不能忽视它们的价值和不可或缺性。
第三种形态是中国化的女性主义艺术。一些女性艺术家通过对女性身体状态、生活状态、心理层面状态的描绘,触发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也颠覆了男权主义 艺术中女性或以圣母原型或以荡妇原型出现的艺术逻辑,这意味着女性不再是“被看”的形象,也是对女性作为人的复杂性的重新确认。还有一些作品是换一个角度 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及其劳作的审视。从而使女性被确认的社会角色凸显其荒谬性,长期被忽视的女性劳作的价值也得以呈现。这些艺术品肯定有重塑女性身份地位以 及改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思考,有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但这里将其称为中国化的女性艺术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更多地聚焦于女性意识觉醒 之后对女性身体、女性身份的自审以及对女性与世界的审视,对男性世界缺乏兴趣也就较少出现对男性的强烈排斥。
可以说,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更趋向将女性主义作为艺术风格上的审美追求而非思想或者说身体政治的诉求。这些都与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是有差别的。从艺术 的本质是对人生存的敞亮这个高度来看,其深刻性和影响力也还是有限的。而且,女性主义艺术并未成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主流。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主要涉及的 还是性别层面的范畴,尚未深入到更深的社会的、历史的层面,也还没有积聚丰富厚重的精神因素和思想含量。与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艺术相比,也缺乏更多的开 阔性和包容性。
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与超越
那么,当下女性主义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之途在哪里?
从世界范围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来看,今天的女性主义思潮本身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于对女性身份和价值的确认,及其批判和解构男性中心主义 的层面,而是去追求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与之相应,女性艺术家在艺术中关注的也不仅限于女性的性别、地位和欲望的表达,更多的时候是在发现世界现 存的混乱,并将那些弱势人群被忽视的精神遭遇和被遮蔽的生存状态揭示出来。艺术作品也就蕴含了一种能引起人对新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和社会模式向往的内 涵。
以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马琳·杜马斯为例,马琳·杜马斯的作品不局限于表现女性。她经常用女性、儿童、有色人种作为描绘对象,她的作品中不仅对女性, 也对与女性一样在社会中同处于弱势的人群寄予同情。描绘出他们的易受伤害,他们的温柔与虚弱,并且不提供任何安慰,给人以困惑与痛感。这样的艺术当然是令 人印象深刻的。她的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锐气,是女性艺术家们应该重视的。当然,马琳·杜马斯的作品以及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并非女性艺术评判的圭臬和唯一 标准,只是说,这种女性主义艺术所蕴含的广义性质上的思维哲学和社会学的思索,能够扩展女性艺术的范围,提升女性艺术的价值。进而,如果将女性主义和其他 社会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涵纳女性及其他,女性艺术必然就有了突破自我限定的力量。所以,发展和超越就指向了女性艺术家的视野、思想的深度,以及文化艺术 修养的积淀。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国内优秀的艺术作品也表现了对女性性别自我限定的突破,拓展了女性艺术表达的思想空间。比如,一批女艺术家如袁耀敏、滕英、尹 秀珍、何成瑶等人的作品也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这也证明了女性艺术家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后的一种自信,其创作表现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赋予作品丰富的内 涵,并会形成较深远的影响。又比如2015年12月艾蕾尔策划的《窒息!不止于霾》艺术展中,一些将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结合起来的作品也是值得赞赏的。其 中艾蕾尔创作了一组图片作品《窒息》,照片中,她的脸被黑色的颗粒掩盖着,那些黑色的颗粒是霾的可视物,也是社会之霾、精神之霾的象征物。而由于女性身体 的介入,又让人联想起一个女人经常在社会和历史中被掩埋、被遮蔽的事实。从而将女性主义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等问题联系起来,是对女性艺术的一 次拓展和超越。
所以,中国的女性艺术家还需要开阔眼界,不能停留于探究女性的性别属性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种种欲望的层面。女性艺术家还需要提升自己对于政治的、历史 的、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在关注女性时达致对人的生存的深层次思索,不仅在个人的、性别的维度上、也在社会的、历史的多重维度的融合里进行创作,从而促 进女性艺术更好地发展。不然,长期形成的过于狭窄的女性性别的感受和柔弱的女性艺术范式将会成为一种自我限定,阻碍更高层次的创作,也阻碍女性艺术家进入 艺术史。女性艺术家要警惕女性艺术孤立于艺术史。
(作者为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