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家段炼:女性绘画的深度与广度

来源:原创    作者:段炼    时间:2015-01-21

  上海索美画廊策划的“生—纪念一种”的画展,邀请了四位成都比较活跃的女性画家曾妮,郭燕,符曦和罗敏参展。她们的近期作品展示了当代女性绘画的某些特点和倾向,如心理内涵和社会价值,这是其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为了见出这心理内涵和社会价值,我们需要将她们的作品放到一起通观。从心理深度的视点看,曾妮的作品多描绘她自己所亲近的朋友圈子,描绘圈内人的肖像和群像,这既是她的亲朋好友,也是美术界的师友同仁。从曾妮转向郭燕的作品,我们会发现画家缩小了题材范围,但蕴含却深入了一步。郭燕画中的人物主要是她自己的家人,有画家和她的丈夫与孩子,这些作品表述了画家的家庭观念和心理活动。然后,我们再看符曦的作品,发现这个圈子变得更小,画家专注于个人世界,更深入地描绘和表述女性的内心生活。罗敏也专注于内心生活,但她进一步走向了内心生活里隐秘的性心理,并用水果之类静物的超现实外观作为伪装。
 细读这四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我们看到她们步步深入,从圈子到家庭到个人内心再到隐秘的性心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她们的世界在步步缩小。在逻辑学上说,只有外延的缩小,才可能实现内涵的深化。对这四位女画家来说,这是一种心理深化。不过,如果我们颠倒秩序,从社会广度的视点出发,先看罗敏和符曦的作品,再看郭燕和曾妮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她们的艺术世界渐次扩大,从隐秘的性心理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再到自己的家庭,然后扩展到生活圈子。艺术世界的此种扩展,使她们的作品具有了社会意义和价值。
 上述两个视点带给我们一个疑问:艺术的深度和广度是不是对立的?在形式逻辑的层面上讲,的确有对立的可能。然而,尽管形式逻辑可以帮助我们从两个相对的视点去理解这四位女画家的作品,但艺术并不是逻辑的而是感性的。在借助形式逻辑的秩序看到了这些艺术家共同的深度和广度之后,我们应该超越形式逻辑的秩序,来看她们各自作品的心理深度和社会广度。
 曾妮的小圈子作品,在表面上是艺术家生活的再现,流露的是艺术家的个人情绪,包括小圈子内部人际关系的温文尔雅,以及可能的暧昧。但是,这些作品却也深入到个人的潜意识中,画家以描绘白日梦来进行心理探索,其中最值得推敲的是曾妮为郭燕画的肖像。画中的郭燕在如梦般的幻境中享受吞云吐雾的感觉,而这感觉又反过来营造了虚幻的梦境。这幅画的魅人之处,在于个人幻觉与幻境场景的互动。在这幅画里,虚幻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线模糊了,画家将我们引入了幽深的潜意识中。
郭燕关注自己的家庭,但她的关注却有两端,一端是个人隐秘而幽深的内心世界,不可与他人言,唯有图像呈现于画面。郭燕绘画的另一端正好相反,她超越了个人生活的小世界,越出内心、越出家庭,赋予画中图像以社会意义,例如女性身份和家庭关系等社会议题。她笔下的自己、丈夫、孩子、家庭,无论是在紫色的暮霭中飘浮于城市上空,还是栖息于菩提树上,都具有隐喻的含义。画上的沉郁氛围既可以是假设的情景,也可以具有普遍意义。换言之,画中的自己、丈夫、孩子、家庭,不一定是她个人生活的写照,而可能是社会的影射。恰是在这个意义上,郭燕那隐秘而幽深的内心世界,获得了社会价值。
 符曦作品的心理深度,与前两位画家完全不同,符曦关注的是身体,这不仅是女性的身体,而且还有女性眼中的男性身体。符曦笔下的身体,无论性别,都是个体的存在。对身体的专注,使画家有机会去探讨身体所承受的外在伤害,并由此而揭示心理的内在伤害及承受力。同时,画家夸张地处理身体的外在结构,而这夸张却是对内在承受力的检验,是画家对心理力量的诉求。在符曦的作品中,我们甚至能看到这一诉求的转移,例如,画家用同样的夸张结构来处理静物和建筑,她借此尝试内在的心理力量。
 罗敏的心理表述借助了隐喻和象征的修辞设置,她画的石榴是潜意识的一部分,旨在探讨性心理和性意识。在她所画的蓝石榴中,艺术家将石榴切开,在石榴内核的缝隙间,透出一点隐藏的红色果籽,并借色彩的对比来强化心理意识与视觉感知的冲突。在红石榴一画中,艺术家放弃色彩的对比而用单一红色的视觉冲击力来尽可能展示这心理意识的压迫感。在此,罗敏的修辞设置,使她对性心理和性意识的探讨,不局限于个人,而成为对一代人甚至一个社会的隐喻和象征。
 成都的四位女画家各自很不相同,但把她们放到一起看,其作品却见证了当代女性艺术的心理深度和社会广度,这是她们四人之艺术的价值所在。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