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国画
王永利,女,1977年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攻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研究生,师从何家英教授,获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任教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人气:22

喜欢:22

关注:

+ 关注

王永利与她的“小女孩”

时间:2016-07-01   作者:■记者张丫   来源:姑苏晚报

王永利,1977年生于山东乐陵,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何家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研究生。2004年至今任教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作品丰富,多次入选国内大展。近年展况,2014年中国画作品人面桃花系列参加“六朝烟水”江苏省中青年名家作品全国巡回展;2014年中国画作品《豆蔻年华》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2014年中国画作品《女人花系列》参加吴风和畅-苏作之美珍品展在台北展出。

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最好的年龄、最丰富的生活,穿着打扮是富有时代感的,神情是淡然、自由又带着忧伤的,她们是朋友、是亲人、是同窗,好像也是自己。她们,都是王永利的“小女孩”。

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小孩

青年画家王永利新作女孩系列,在炎炎初夏,如一缕清风沁入,拨动人们浮躁的心弦。好似在阅读生活时,翻过这一页,又突然要翻过来,仔细看,还充满了疑问:“她们是谁?这么美。”这是王永利笔下女孩给我带来的第一感受。

王永利说,这些小女孩粉嘟嘟的形象,是内心需求的萌发,那种从小产生的“女孩情结”至今还有。“妈妈是裁缝,小时候常常给我们做一些带花边的连衣裙,这些美好的感觉、情结,就汇集到笔下了吧。”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执教了11年的她,每天面对的是校园里青春活力的妙龄少女,那些美好的形象也都集于她的笔下。“我喜欢那种放松的、甜美的东西,但甜又不想甜得发腻,就想来点小清新。”王永利的“小女孩”在最美好的时光,却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这或许跟我自己心里的触动有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开心和甜美。她有她的想法,她的所思所在、她的情境。所有美好的事物我都向往,但总是还有一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人生总会有一些伤感,总会经历逝去,就像看到鲜花开两天就败了,那种特别可惜的感觉。”

画中的女孩应该是你。“别人都这么说。”那么她是另一个你吗?

王永利说,画家的表达、画家的想法,一定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画其实就是画家自己。“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其实画就是在画自己的内心需求、内心感受。从形象来讲,画家也会有自恋的倾向,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画家历来都爱画自画像。”

画别人也画自己,女孩系列成了王永利当下的一个风格和标志。“其实我的想法很多,想尝试的东西也很多,时下画女孩,也许以后就变了。女孩是载体,我最想传达的是那种内心的干净、单纯,每当我面对这些画面、面对这个小女孩的眼神,我就会沉下心来,一遍遍地去做、去画,投入在那个情境里。”

能把一花一草都画得带劲不

画家精于工笔,在写意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大学时期,工笔和写意是并行的两条线,每天就是写生、写生、写生,老师还经常组织我们去菜市场画速写,应该说那一段时间的训练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王永利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而后又师从何家英,攻读工笔人物研究生,工笔可谓是相伴多年的伙伴。近几年对写意的喜爱,让她又回头尝试诸如女孩系列的写意画作,同行、朋友爱不释手,鼓励她多画。“写意画好多年不画,就会有些不敢再画,有时候笔墨这个东西,一放掉就会感觉不对。所以重新拾起来,一个是自己的内心情结很深,二是感受到苏州比较放松和自由的环境,又脱离了学生的状态,从内心上可以解放自己,大胆尝试。”

朋友赞扬的推力让这批作品快速诞生,让画家越画越顺手、越画越开心。“做学生的时候,想的多,整天想着创新,想着要呈面貌,要体现个人风格,这尽管也是一个艺术家必须的追求,但那个时候想的高做的少,反而着急、浮躁。随着生活阅历增加、年龄长大,慢慢地去放松自己。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先不要想得那么高。现在的心态我觉得反而是沉下来了,随时可以抓起毛笔安安心心地画。我不仅可以画人物、静物、一株花、一棵草,我都画得很带劲。”做教师多年,王永利觉得这个沉淀的过程也是学生必经的阶段,以前去写生,满眼风景却无内容可画,就像现在带学生去写生一样,他们也常常觉得无景可画。“可以说,还是对美的敏感性不够,认识、理解不够。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对那些都能看见的东西,有自己的感受,你内心感觉到了、理解到了,才能表达出来。如果你心里没有,你就是空的,就什么也看不到。”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