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召麟
国画
方召麟,又名 方召麐 (读麟音)。(1914年1月17日-2006年2月20日),生于中国江苏无锡世家,现当代杰出国画大师。幼时学画,受国画大家钱松喦,陈旧村启蒙;辗转至香港后,拜师岭南名家赵少昂;中年又入大风堂拜师张大千。转益多师,终成自家独特面貌。早年留学伦敦,中年定居香港。诞育八子,传奇一生。从艺八十载,守拙成道,真趣天然。

人气:9

喜欢:234

关注:

+ 关注

民国时期的女画家方召麐,女中麒麟

时间:2023-12-20   作者:吉祥书画馆   来源:吉祥书画馆

民国时期的女画家方召麐,是我喜欢的一位女画家,不仅因为她一生拜了三位名师学画;也不仅是因为她出生于世家大族,身上有云淡风轻的气质;更是因为我喜欢她的性格,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够坚强,够坚韧;更是因为她的作品中所表达出的东西。每个人看画的角度不同,看出的东西便不同,我喜欢她的画是觉得她的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的画同样充满了坚强,我自坚强,生活耐我何??

方召麟,又名 方召麐 (读麟音),1914年1月17日生于中国江苏无锡世家。生在世家的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方家对女儿的教育显然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家庭,在时代新思潮的影响下,方召麐除了自幼被教导成为一名淑女,更是从4岁起就习文识字,遍读经史子集,临摹碑帖。6岁时,父亲又为她请来家庭教师,让她接受英文和西方文化的熏陶。

1925年,父亲去世,方召麟当时11岁,这对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可幸的是母亲是个开明的人,尽管家境大不如以前,可还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1927年,13岁的方召麐有幸跟随国画大师钱松喦和陈旧村学习传统中国书画,在那是方召麐便打下了绘画的基础,也表现出了绘画的天分。

1937年,方召麐告别家人,独自踏上海外留学的征程。23岁的她,成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在大学里,她学习的是欧洲近代史,也结识了她的丈夫,并在1938年完婚。可是那时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辗转了很多地方。直到1948年才在香港安定下来,可在安定的两年后,丈夫却因一场医疗事故意外去世。留下了他和她的8个孩子。这无疑给了方召麐巨大的打击和重担。

方召麐和丈夫是患难见真情的情感,尽管生活不安定,可是却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这种感情失去了真是彻心的痛!8个孩子是那样的幼小可爱,最小的才仅2岁,作为一个母亲,我很佩服方召麐的坚强和忍耐。

在接手丈夫的公司一个月后,方召麐决定重拾画笔,尽管已经十几年没有画画了,可她还是毅然的不顾婆婆的反对,选择了画画。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她能这样选择,真的让许多男人都自叹不如。

1951年,她拜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为师,每天从凌晨四五点就起来作画,一画便是一整天。很快,她便领悟了岭南画派的精髓,将师傅的风格学的很像。一年后,方召麐还在东京出版了个人画集,成为战后第一个在日本开画展的中国女画家。赵少昂师法自然的风格对于方召麐有着深远的影响。

1953年,方召麐拜张大千为老师,但是仅仅几个月,张大千就离开香港去了巴西。并且一去不回。之后,方召麐以四十岁的年纪,入读牛津大学,研究《楚辞》。因为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必须要读很多的书,什么样的书都要读,还要读的有自己的心得,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融入画中。1961年,方召麐赴巴西八德园探访老师,但也仅仅住了月余就起身去了伦敦。张大千真正对她的艺术性道路产生决定性影响,是九年后在美国西海岸卡密尔的"可以居"。

1970年,张大千写信给方召麐,命她前往美国一趟。张大千说,你拜我门下已近廿载,随我学画却仅月余。你可否在美国住一年,随我学习?方召麐自然欣喜,于是写信安排好几个孩子的生活,连香港都没回,直接在美国住了下来。这一年,她与张大千朝夕相处,观看老师作画。本来她想像大风堂别的门人一样,临摹张大千的画稿,然而张大千叫她不要这样,反而将大风堂所藏历代名画拿出来,叫她临摹。张大千说,以你的功力,学我自然很容易像我,但这并不是你自己的路。我是从历代这些古画中找到自己的路的,你也可以找到你的。

今天设身处地去想想张大千这个行为,不可不谓用心良苦。于是,方召麐的艺术风格也成为大风堂弟子中最不像张氏兄弟的一位,不仅不像张氏兄弟,甚至也不像历代任何一个画家或派系,完完全全是方召麐自己的面貌,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全新的面貌。

1970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随侍张大千的一年中,方召麐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在师法各种流派的不断尝试中,方召麐对于个人风格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认知。

她的作品笔挟风雨雷霆,石破天惊。稚拙朴茂,画格清雄,袒露童心。在继承传统和融合现代的方面,她出入传统,引书入画,骨气洞达,墨香流衍。由于留洋的经历,她的艺术也吸收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神韵之美,大胆构图,似之不似,不似之似。在艺术风格上,她的小画不纤弱,大画不空泛。凌厉激扬,散藻漓华。山舞海歌,奇崛深质。貌似程式,而自由鲜活,大气充盈。方老的书法亦是碑帖渊源宽博,慈蔼闪烁女性温煦。

作品赏析

纵观她一生的作品,我们会发现:

她笔下的山水,有着拙重而酣畅的线条,明快而不艳俗的色彩。

她笔下的人物,充满天真稚趣,令人忍俊不禁。

她笔下的世界,总是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满满的正能量。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