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她世界”雷双艺术分享会
时间:2020-03-29 作者:《东方艺术·大家》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自画像1992-1993 中国美术馆个展及1997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自画像 2002年 100x80cm
参加2010《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于央美美术馆
雷双 瞬间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7
雷双 水中苍穹 布面油画 100x65cm 2017
2019年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今日艺廊主办的“她世界”展览特别策划的“雷双和她的艺术”分享会在今日美术馆今日艺廊成功举办。分享会现场气氛融洽,所有嘉宾在今日艺廊渡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下午时光。
艺术家雷双详细的阐释了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她的艺术发展脉络。雷双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向日葵、玫瑰、荷花以及抽象性绘画,她通过自己的画笔赋予以其生命的律动和光的灵动。走进她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作品中的奔放,洒脱以及向死而生的那种生命的炙热感。
雷双,祖籍湖南长沙,生于书香世家。祖父雷恪及伯、叔祖父在中国美术史上被称为“湘史三杰”。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届创研班毕业,此前中文系本科毕业。
1996年应美国女艺术家联盟之邀参加在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的BEIJING AND BEYOND国际巡回展。1999年作品“夜与昼”获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颁发的优秀奖并赴华盛顿市参加颁奖仪式。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雷双油画展”。2008年第二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非常花——雷双作品展”。2019年在嘉德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光之语—雷双艺术展”。1993、1994年两次在台湾隔山画馆举办个人展,并应邀到台湾讲学、交流。由哈佛大学出版、由美国艺术史学者撰写的《身体的印刻与性别的经典: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中,有介绍雷双艺术的学术性分析、讨论及四幅艺术作品。本人撰写的文章散见于各类艺术及文学刊物,著有二十万字的《玫瑰.岩石—雷双的话与画》及《雷双.非常花》。
自1994年始数次参加中国嘉德拍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泰康美术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凤凰美术馆、中国招商银行、美国CBS NEWS以及WCA、台湾联合法律事务所等及诸多驻华使馆收藏。私人收藏包括中国嘉德创始人、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等收藏家及港台、美、英、意、日等收藏家。
今日·ART对话雷双
今日·ART:是什么原因让您参加今日艺廊“她世界”的展览?
雷双:我之所以参加这个展览,那当然是源于对策展人严虹的爱与信任。之前与严虹有过一次交集。那是今年春天因筹备在嘉德艺术中心的“光之语”个展出画册之时,一位朋友将有关我艺术的一些资料转给严虹,我又从朋友处看到了严虹的回应,哦,我才知道她对雷双艺术的理解非比寻常。之后当她邀请我参加“她世界”展览时,我欣然接受。这个展览的展前宣传及展览中的开幕式、座谈、采访等各环节,策展人都做得很到位。她的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态度真让我感动。
雷双与作品《喷薄》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参加《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于中国美术馆。次年1996,应美国女艺术家联盟邀请参加《BEIJING AND BEYOND》国际巡回展 ,首展纽约联合国大厦。
雷双 红与黑 250x312x130cm 麻布油彩
(1995喷薄--2013日食葵)
今日·ART:您作品中有大量的“花”的意象,您选择花的理由是什么?花和您有哪些共鸣?
雷双:多年来,我将创作的题材限制在植物花卉这一领域。因将自己投射在画作的主题之中,它们成了自我的所有可能性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将它们视为我的自传性作品。我与花卉之间存在一种时空的张力,我可以从中发掘出花的种种意象语义。越深入地去画,越觉得是这个对象在唤醒我自身的渴望。在我的意识里,人与自然是应该融为一体的,人类的精神从根源上讲难道不是大自然绽放的奇葩吗?
作为一个女人,我愿意将自己看做观察大自然的大自然;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我愿意自己成为一个讲述大自然的大自然。
“雷双通过可见性的秘密洗涤了蒙蔽在事物上的陈旧的目光,极具创造性地将花卉这种俗套客体改变为呈现于世界清晨的事物。”——(文学理论家耿占春)
雷双 光寂四联146x456cm 2017-2019
雷双 光寂之三 80x100cm 2016
雷双 光寂系列之五 2017年 100x80cm
今日·ART:您如何理解生命的“虚无”?您对待这种虚无感的态度是什么?
雷双:其实我对艺术的热情与追求正是对抗虚无感的方式,是为自己找到的活下去的理由。艺术是精神的显现,于我来说绘画创作也是精神自我燃烧过程,这个精神因找到与对象物的结合而创立了自己的修辞学,从而让自由激烈的身心获得一种外在的形态。
我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称为虚无深渊旁的舞蹈,比如日食葵、向里尔克致意的玫瑰、灵魂之舞等,还有抽象表现作品,它们是源自一个充满生命虚无感的人转化出的艺术现实。向死而生是我人生的基调,以致成为我艺术表达的精神底色,那是一种福科式的“在死亡主义背景上的生命主义”吧。
要知道,对生命的热爱和隐秘的绝望恰是一体两面的。这些年我不正是靠作品的表达来拯救自己的吗?但实际上一切都将归于虚无。还不如说,我所热衷的艺术是麻醉剂,它使我免于清醒地去直面那个虚无。
不记得是外国的哪一位作家说,小说家是拆生命的房子盖小说的房子。我以为不论哪一个门类的创作都是如此,那建造作品的一砖一瓦皆是作者生命的精血。人的生命最终是一个虚无,而有幸的作者所建造的作品房屋则长久留存.
雷双 有光四联 146x520cm丙烯油彩 2018-2019
雷双 褶皱或展开 114x292cm 丙烯油彩2018
雷双 褶皱或展开 135x135cm 丙烯油彩 2015
今日·ART:您的艺术创作与您的阅读经验有怎样的关系?
雷双:自幼在书堆里长大 ,看书是我的极乐世界,我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我将自己的绘画与文字并置称之为双翼。作为一个作者,表达者,画画这件事的魅力大于写字的。作为一个读者、欣赏者,文字的魅力胜于绘画。
我从未为了寻找画画的题材主题去读书,我总是在创作过程中由画面呈现的因素与我的阅读经验或人生经验相遇,于是我顺势而为强化某种因素,将之纳入自己的思路。
一位学者朋友对我说:“对艺术家来说,理论的价值,不在于概念的纠缠,而在于把自己导向何处”。我回答:“对于哲学概念的‘纠缠’,从来不是为了我的艺术,仅仅是作为一个读书人,满足一下自己些微的理论兴趣。把自己导向何处?它不导向我的绘画艺术,我也不做学者——乐趣大概总是与无用相连的吧”。对我来说,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很重要的一条即是思想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我的阅读、写作,来自于我对自己艺术创作的思考及梳理。
雷双 大自然的和声(两联)a146x228cm 丙烯油彩 2012年
雷双 大自然的和声 180x104cm 丙烯油彩 2012
今日·ART:请讲述一下您这些年的创作脉络及思考轨迹。
雷双:“将自我视为天职,而生命就是对自我的解读”。(桑塔格)这二三十年的创作形成了一个体系。九一年我在央美高研班的毕业创作就是一组七幅花卉作品,比如“花”“虎皮掌”“王冠”等作品参加了那两年的大展或载于艺术期刊、图书 、美术教材等,这是雷双的‘’花”在画界初次崭露头角。整个九十年代至2011年是以具象表现为主(其中2004一年时间做抽象实验),均属欲望与死亡这两个主题。前者如《盈》、《玫瑰》《盛开》、《煌.向日葵》《翔》、《郁金香》等系列,后者如《荷·灵魂之舞》《日食葵》等系列。欲望是充盈和完满,死亡是空虚和低落,二者相互交错、对等。
雷双 灵魂之光 146x114cm 麻布油彩 2014
雷双 时间之境 146x114cm 麻布油彩 2016
雷双 向日葵系列 146x114cm 2019 麻布油彩
*在我的向日葵系列中,既有内在的火焰燃烧,还有精神清澈的显现,那是源于一个经历过隆冬而身上依然葆有夏天的人。2007年我用一种逆向的视觉思维,画出向日葵的负像——日食葵。画面中黑色的背景、白色的主体及日食这些因素所形成的特有的视觉经验与我的人文情怀有机地融合才完成了对向日葵的重新命名。这个系列的出现,源自我童年时的经历及日后不断地反思,它的偶然性中难道没有一种必然吗?“一切反叛的思想都是在修辞学和关闭的领域得到阐明”。多年前我曾在那个关闭的领域中读书、思考,数年以后,我不是通过修辞学去阐明而是通过绘画艺术形式表达了我的反叛——“以适度与生命的名义”,以创造的逻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在真实地表现属于个人的经验,但同时又超越了个人的领域,因为这种个人经验中涵盖了国家特定历史阶段的经验。
雷双 我的名字叫红 180x312cm 麻布油彩 2008-2009
雷双 葵首两联 146x228cm 丙烯油彩 2014-2015
雷双 幽谷 180x312cm麻布油彩 2010
雷双 灵魂之舞 布面油彩丙烯 146x114cm 2010-1-1
哦,向日葵、向日葵,它是我命运的素材,它好像成为我心灵的对应物一般,以致从九十年代至今的二三十年中,我不断回到这个题材。
雷双 绿浪2000年 60x73cm
雷双 向里尔克致意之九2012 146x114cm
雷双 向里尔克致意之五 跌落到高处146x114cm2011年
*玫瑰系列始于2005年。从艺以来,我好像没有在阅读中去寻找过形象,而是一些文字塑造的形象、概念沉于心中,作画时与它相遇。比如“玫瑰”与里尔克的诗相遇,才有了“向里尔克致意”的玫瑰。“玫瑰,哦……纯粹的矛盾,在如此众多的眼脸下,能超然独自地安眠,也是一种喜悦……”(里尔克自撰墓志铭)因玫瑰这个“神奇的明珠”在诗人里尔克眼中始终是一块冥思凝神的基石,他自撰的“玫瑰”墓志铭诗句也成为人们企望对诗人存在和本质进行破解的密码。
*人们常将荷比喻为高洁的君子,哦,不,我的荷并不着意于此,它于我首先不是人格的东西,那是我生命的风格——在荷中最宜尽情舒展我奔放自由激烈的身心。
雷双 暗夜中的绽放.有光系列114x146cm丙烯油彩 2019
雷双 有光系列-荷之波3 104x180cm 丙烯油彩 2018
“雷双的荷系列,是接着周思聪水墨荷花之后,在油画之中的再次复活,是深邃与激烈之不可思议的融合。(夏可君)”
2011年始,我将2004年的抽象表现进一步展开(期间也偶尔回到具象)。
两类抽象性创作:《光寂》属于仰望天空,《褶皱或展开》及《大自然的和声》《有光》属于谛听大地,都是由客观对应物所激发出的对“未知”的体验。我觉得抽象的画面要有耐人寻味的丰富的视觉质感即细节,*“大自然的和声”“褶皱或展开”没有具象的自然物,那么这些细节就与我所要的自然元素性相关。“必须从景色进入元素,在景色中热爱元素的呼吸和言语。” 我有幸在从事这样的从景色进入元素并探究元素的语言和它的秘密的过程。*始于2013年的黑白系列命名为“褶皱或展开”。褶皱是德勒兹的一个哲学概念。我以为自己因创作了这个系列而属于“塑造出一个褶皱和展平的世界的人”——它们是大地的褶皱、组织的褶皱、或是灵魂的褶皱?对于德勒兹的“褶皱”概念,我是有意无意中的响应者吧——通过艺术实践从而打开了感知和情感的非哲学理解之门。敞开和隐蔽之间的张力形成作品的造型特征。对大自然景观的解构与重构与自我生命形态融于一体。
雷双 光的百合三一体 100x200cm丙烯油彩 2004
*《光寂》的灵感来自变幻的天象。面对宇宙深处的启示,“我”将自己的心魂联接进无比巨大的存在,仿佛是将孤独的音符植入浩瀚的音乐之中。回想创作过程,与其说是我在塑造,不如说是受造——经由这些形象,作者有了新在。那塑造与受造的过程中,不论是画面的构筑还是心灵的激荡、彷徨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险境迷途……最后的生成完全是出人意料的。画面充溢着光的效果,仿佛是光的实体。其实艺术想象力本身也是世界之光。
这些年,我通过类型广泛和数量众多的实践,使系列作品成为了一个体系。贯穿其中的是一条上升的精神曲线。作品与作品之间有着种种思考的轨迹。也可以说我的人生由这些作品构成。
我的画作有着生命的风格,于是那生命可能性的创造使画面的种种元素呈现出“非有机体生命的力量”。我赞同罗兰巴特说的艺术风格不是刻意的选择而是从作者的身体和经历中产生。于我来说,激发我的首先是满溢的生命感和力感,体现为激烈放纵的情绪,这是原动力吧。但是在我这里,基于感性的艺术创作背后是(有意无意地)受知性的支撑的,即知性化了的感性力量,感性观察中的知性参与。而画面的经营是为了寻找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我希望每一幅画都要成为一种新的解决,这是画画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们精神的最高品质,仅仅只是孕育一种形式的能力。”
雷双 红色书写系列2008 布面油彩 180x208cm
雷双 风动 114x200cm麻布油彩 2016
我曾读过格林伯格的一篇文章,他说: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但是,至于好的艺术,这是一个问题。因观念艺术对品质的放弃将观念放在第一位,而得不到他的青睐。格氏的评判中一再强调现代艺术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艺术品质对传统的维护。他的这种重视艺术本体价值的评判路径很打动我。多年来,我始终将自己作品的品质追求放在第一位,从未有一点松懈。
我的画没有按照一般的规律从具象一步步走到抽象,而是从九十年代以来就恣意游走于具象性与抽象性之间。在我看来,重要的是造型的想象力,还有光亮,形式力量的光亮。
我的艺术不通向明确的目标,但对于外部世界我常常内化为自己的表达 ,这也是一种时代精神。那么建立在具有时代精神和个人体验之上的视觉创造力,这就是雷双的艺术吧。
雷双 荷之波2 100x160cm丙烯油彩 2017
雷双 谁解莲花语(每一幅可以独立成篇)2010 90x270cm
今日·ART: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于您是怎样的 ?
雷双:画布上的生活与现实中的生活——前者丰盈活跃之时,后者即衰落萎缩,反之亦然。
长时期地沉迷于工作时(即工作成为生活的唯一内容),日常生活便充斥着一种迷惘。每完成一幅画,就会感到内在的痴迷得到暂时的平息。有时又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机器,愧对那独一无二的生命。
一旦放弃工作,投入生活时,内心渐渐地又生出空虚感,头脑也时常处于空白,似乎只有回到纯粹的工作状态才不断地有想法涌现,才感到踏实,才对得起匆匆消逝的生命。确切地说,这些年来我偏重于工作这一端,而现实生活却在大大萎缩。雷双生命的能量也许只能在绘画中燃烧,她岂非早已被绘画异化了?
文学创作领域也有同样的情况。里尔克曾对一位青年诗人说,如果你的日常生活很丰富,你就不能算是个诗人了。我以为,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的优秀艺术家大都是一些丢失了真实生活的人——这是以表达为生存的人的幸运与不幸。
我不在绘画中思考,我在绘画中生存——尽管自由生成的思想常常赋予我灵感。
雷双 向里尔克致意 2008年 130x97cm 麻布油彩
雷双 向里尔克致意 2008年 130x97cm 麻布油彩
雷双 2005 玫瑰
雷双 2005玫瑰
今日·ART:如果现在让您反观一下自己,您觉得您现在处在人生的一个什么位置上?
雷双:“美则是生命本能和强力意志蓬勃高扬的暗示和表征。也就是说,凡有利于提高生命力的对象,人便作出‘美’的判断,反之则作出‘丑’的判断。(尼采)”有幸我一直属于蓬勃高扬的前者,才会有那些作品源源不断涌现。对尼采的那个“反之”,如果套用在雷双的生命力衰退以后,我还不能下结论。依现在对日后的设想和感觉,我以为,才华将接续那衰退的生命力,因为她生命的风格是审美的。前两年我年轻时的朋友散文作家曲令敏读了我的《玫瑰.岩石——雷双的话与画》(2013福建教育出版社)之后写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雷双是一颗女儿心,又寂寞又活跃,一会儿冰肌玉骨,一会儿狂放妖媚,‘发乎情,止乎礼。’就在这颤动不已的分割线上跳舞到死吧,这是中国传统女子的宿命……雷双是一条流凌大河,河水源自她的生命深处,冰晶的寒芒,水流的温婉,冷时冷彻骨髓,暧时踏青春三月,只觉得风清花好人妙,却不知身在其中。”哦,但愿我的激情,激情状态能一直与我的生命同在。
“永远不会麻木,时刻朝向灰烬”, 我想我正处于人生的这么一个状态,那么就将自我以灰烬的姿态投入我的创作中,去抒发那更深远、更广阔的虚无之情吧。
雷双 弦断2018年130x97cm麻布油彩
雷双 弦断2018年130x97cm麻布油彩
雷双 有花的风景1998年 100x80cm 麻布油彩
雷双 薰风系列1998年 3x(146x90)麻布油彩
今日·ART:接下来有怎样的创作和展览计划?
雷双:艺术创作即是我的生活方式,它是无计划性的。至于展览嘛,还未确定下来,因几个月前才于嘉德艺术中心举办了一个大型个展《光之语——雷双艺术展》,那个大大的展厅、长长的展线也未能完全容纳计划要展出的作品,待我再画出一些画,就可以考虑下一次的大型个展。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