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艺术创作心得体会
时间:2018-06-26 作者:宗晓丽 来源:艺术家
美院七年,弹指一瞬。在校期间,我的导师唐勇力教授、张猛老师系统而深入地传授了线性素描及工笔画的写意性理论,令我醍醐灌顶、所得甚多,我的美学素养、审美意趣、创作技法得以长足进步。美院的学习经历,是我之后的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近期的创作中,我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学院派美术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不断寻求尝试工笔人物画新的的可能性。偶有所得,谨此表之:
荟取古法之意,博采众家之长。中国画传统之悠久,成就之卓越,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不及,中国画传承至今,涌现出了众多技艺绝伦的大家和震铄古今的巨作,这些作品为当代工笔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若不用实为可惜。然而如何用之,却是要义所在——厚此薄彼则貌合神离,生搬硬套则不伦不类。于是,我力求找到一处当代工笔创作与古法古意相生相和的契合点,体现在作品中即是我的《宋之韵》的系列,以现代人物为主体、以宋画花鸟为衬托,表现人物或喜悦、或纠结、或困惑的内心情感,营造一种贯穿古今的恬静优雅之美,是为古为今用,古今结合。
情景相谐,天人合一。清人石涛认为,必须“深入物理”方能“曲尽物态”,达到“物我交融”。即首先研究所描绘对象的本质,才能掌握其形象,从而将人与物象交汇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臻化境,于我看来,即是“天人合一”理论在国画中的具体体现。我的《庭院深深》系列便是循着这样的创作思路展开,我在深入苏州、杭州、北京园林的写生中“格物致知”,在人物情感的描摹中“诚意正心”,在将两者的融合中“以景言情,以情衬景”,力求达到形神俱佳、情景交融的天人合一之境。
体悟生活,画我所见。再现性美术作品创作的源泉是现实生活,美术形象自然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法国画家柯罗如是说:“我是一方面细心的追求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我绝不失掉心里的感受。现实的东西只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而只有感性才能使它完整。只有你真受感动,你才能把直接的感受传给别人。”诚然,体悟生活就是要将自身置于喧嚣市井,用心感知、用心发现,从现实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再将之付诸笔端。作品《隔代的爱》就是基于我长时间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体悟,作品表现的是老人带小孩这一现实社会问题,生动而辛辣,发人深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仍需不断学习,不断精进,向宽处行,止于至善。
宗晓丽
2016年7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