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芬奇到“游击队女孩”:艺术如何用幽默感对抗生活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艺术新闻中文版 时间:2023-05-28
“作一名女性艺术家有以下好处:不用在成名的压力下工作、不用与男性艺术家一同展出、在你的4份自由职业中逃离艺术世界、知道80岁后你的艺术事业可能会上升、可以放心不论你创作什么样的作品都会被贴上女性标签、不用被困在终身制教职中、看到你的想法在别人的作品中活着、有在事业和母亲身份两者中选择的机会、不用在大雪茄烟中窒息、也不用穿着意大利西装绘画、当你的伴侣因为更年轻的女孩而甩了你时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被包括在再版艺术史中、不用经历被称为天才的尴尬、穿着大猩猩套装为艺术杂志拍照。”
——游击队女孩,《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的“优势”》
▲ 游击队女孩,《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的“优势”》,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1988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匿名女艺术家组织游击队女孩(Guerrilla Girls)创作了海报式作品《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的“优势”》(The Advantages of Being a Woman Artist),海报中列举出了14项所谓做女性艺术家的好处,以反讽的态度讲述了西方艺术圈对于女性艺术家的不公正。30年过去了,很荣幸的是,如今的女性艺术家依然保持着海报当中提到的的绝大多数“优势”。
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大批像游击队女孩这样用幽默和反讽的方式来曝光现代社会中的偏见和不公的欧美艺术家们。然而,艺术创作中的“幽默感”拥有很长的历史。
▲ 反特朗普的画作,图片来源:CNN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便围绕这个主题于推出了展览“幽默感:版画和素描中的漫画、讽刺画、和滑稽画,从达芬奇到罗伯特·克鲁伯”(Sense of Humor)。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画笔传递幽默与欢乐,也同时在大笑之后引发观众思考。
▲ 美国国家美术馆,图片来源:Instagram
尽管幽默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体验之一,我们只能偶尔看到它在西方油画或雕塑中的出现,并且这种呈现是受限制的,因为油画和雕塑作为西方艺术史中地位最高的表现形式,遵守那些标准极高的艺术原则并推崇主导性的价值观。与处处受限的油画、雕塑相比,版画和素描的自由和包容性的特点,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漫画、讽刺画和滑稽画的理想载体。
▲ 美国国家美术馆,图片来源:Instagram
在过去,素描一般为艺术家私下的习作,也很少被公开展出,这种私人性让艺术家可以大胆地在素描中发挥无限想象力,在对现实的描画中加入许多私人情感和创作,推动了漫画(caricature)的发展。而版画,其可以被多次拓印并广泛传播的属性使之成为了表达社会不满和制度批判的有力工具。
在本次展览中,美国国家美术馆汇集了100多幅版画和素描,以呈现西方从15到20世纪中“幽默感”这一丰富而又常被忽视的艺术传统在纸上作品中的表达。其中更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名字:达芬奇、哥雅、奥诺雷·杜米埃、亚历山大·考尔德、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和游击队女孩。
▲《学者咨询书籍与一个地球仪(Scholars Consulting Books and a Globe)》,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15到17世纪幽默图像在纸上作品中的诞生,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漫画(caricature)为重点。虽然漫画这一形式在15到17世纪刚刚诞生,却极具活力,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在意大利和南部宫廷,漫画一般是从古希腊神话中选取人物或叙事;而在北方,漫画的灵感与内容通常来源于民俗故事或者大众化的图像。漫画中夸张的面部特征和表情与当时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精准的、贴近生活的写实主义手法相悖。
▲ 《醉酒的西勒努斯(The Drunken Silenus)》(1628),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 《戴着帽子的自画像:笑(Self-Portrait in a Cap: Laughing)》(1630),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幅来自达芬奇工作室的钢笔素描《两个怪诞的头像》,当时这类素描应该不是描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的人或事,而是艺术家尝试去塑造一些固有印象中的人物造型,为接下来的油画打样,比如《两个怪诞的头像》像是在塑造一对滑稽的贵族夫妇。展览策展人乔纳森·博伯表示:“这幅素描虽然不能确定是否由达芬奇亲手绘制,但一定是出自达芬奇工作室,可能由他忠实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创作。”
▲ 达芬奇工作室,《两个怪诞的头像》,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以达芬奇为代表的15到17世纪的艺术家只会在平时的习作中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些具有幽默感的图像,他们的漫画也很少暗指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这一传统在18世纪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第一次在西方历史上,出现了以创作讽刺画为终身目标的艺术家,这些画作也愈加具有现实指向性。到了19世纪,随着石版印刷术的发展,版画更加便宜和快速地流通,这让艺术家可以对政治、社会事件作出及时的回应,就和如今的新闻业类似。展览的第二部分就聚焦在这一时期的讽刺画作。
▲ 《米达斯,将一切转化成纸张(Midas, Transmuting All into Paper)》(1630),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例如艺术家奥诺雷·杜米埃的《立法的肚皮》,画中肥胖、无精打采的官员暗指了当时法国众议院保守派们的贪腐和无能,这幅作品登载于杂志《漫画与喧闹的庆祝》,被广泛流通,杜米埃和杂质编辑菲利庞也因其政治敏感性而被捕入狱。
▲ 奥诺雷·杜米埃,《立法的肚皮》,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还有艺术家哥雅的《狂想曲》版画系列,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刻画了西班牙贵族们空洞的灵魂和愚蠢的行径,哥雅曾这样描述《狂想曲》:“(这套系列呈现了)任何文明社会中可以寻找到的无数的怪癖和疯狂,还有那些在习俗、无知、自私中变的常见的偏见以及欺骗。”展览包括了此系列中的四幅作品,其中一幅《他的爷爷也是如此》将一贵族描绘成了驴子,煞有介事地研究像是动物图鉴的族谱,那驴子衣冠楚楚、颇为自豪地向观众展示家谱的样子很是可笑。
▲ 哥雅,《他的爷爷也是如此》,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到了20世纪,幽默感的表达变得更加多元化,人们的怪癖、艺术史上的杰作、政客、商业产品等等都可以成为滑稽模仿或者嘲弄的对象。展览也特别呈现了以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漫画(comics)为代表的20世纪艺术,艺术家运用滑稽模仿和反讽来曝光现代社会中的歧视和不平等。
▲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Instagram
当时,漫画条(comic strips)和漫画书的兴起并备受大众欢迎。如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便深受漫画的影响,展览中他的作品《对“呐喊”的反思》用一婴儿的啼哭滑稽模仿了蒙克的名作《呐喊》。
▲ 罗伊·利希滕斯坦,《对“呐喊”的反思》,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Instagram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好笑”都可成为一计“补药”,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幽默艺术在西方历史中社会高压的情况下往往出现爆发式增长。(撰文/李洁特)
幽默感 Sense of Humor
美国国家美术馆
展至2019年1月6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