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范晓楠《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东方艺术·大家    时间:2019-09-15

范晓楠

范晓楠:《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

范晓楠《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封面

简介

伴随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带来了人类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些图像日益扩展并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被越来越密集的图像包围。当代欧洲艺术家试图摆脱图像对人类的操控,并尝试运用绘画自身语言进行言说,创作出图像时代“另类”的图像。

笔者试图找寻图像流变的历史根源,并展望绘画的未来发展,从我们对当代艺术现象的观看与评判中,反思“景观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境遇,力图使我们面对图像与当代艺术时所持的态度更加理性和从容

书评

这套丛书的每一篇论文均来自学校新近每年评选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代表了我校各学科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为了传播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成果,更好地推动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促进博士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这些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使这些博士论文以专著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促进了这些最新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可以为国内外各相关领域或交叉领域的在读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这部著作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当代艺术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它从“景观社会”这样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角对欧洲当代绘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国艺术理论界对欧洲当代绘画的认识,而且会对我国当代艺术创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王端廷

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范晓楠的研究提供了这样一个样本,从中我们可以探窥到这些欧洲画家们如何在表达有关人性的真实,如何在承担社会的责任。

——包林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这本书是对当代欧洲绘画感兴趣的人的最佳介绍,对学者和公众都有重 大贡献。

——Tim Eitel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代表艺术家

传统在无序的被颠覆,有时真像转基因,所以在景观社会的背景下,架 上画家要活下去,这本书值得一读。

——俞晓夫

著名油画家

当代艺术家视觉经验多来源于当下多元社会的日常生活,艺术家将这种“社会图像”视为一种可以质疑或重新认识的对象,因而,其艺术创作,具有新的文本意义。范晓楠新著《景观社会的图像》以社会、图像、艺术家作为主线,分析当下社会与艺术反映之间的深层关系。逻辑缜密,思辨理性,阐释深刻,特别是开篇以“疾病与死亡”切入,使得宏制立意深远。这是具有反思精神的学术研究,值得传播!

——宋伟光

美术史学者,《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理论功力坚实,史实结合观念叙述紧密,最具意义的是从不同角度——疾病、身体、背影、战争等,去观看不同的作品,得出对作品不同的认知观感,其中我个人获益最深的是看到比利时画家波利曼斯的作品。

——段君

青年艺术评论家

绪论

伴随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带来了人类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些图像日益扩展并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被越来越密集的图像包围:照片、广告、电影、电视、电脑、手机、互联网等。这些静态或动态的图像构成了我们今日的生活景观,促使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即由以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逐渐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转变。这一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了千百年来绘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当代绘画已经从传统的再现性、叙事性、表现性、象征性的功能,转变为对社会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谈到当代绘画的批判性与观念化,本书将研究背景设定在“景观社会”的议题中,《景观社会》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的代表作,该书于1967年出版并产生广泛影响。德波将批判的矛头最早指向了被影像异化的大众生活,他的理论在今天仍具启示意义。“景观社会”的提出正值后现代艺术向当代艺术过渡的阶段,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激浪派、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贫穷艺术等团体涌现,强调艺术作品展现的是艺术的态度,而不是某种风格,以此表达其冲破禁忌的诉求。当代艺术由此拉开帷幕。

20世纪末以来,影像彻底颠覆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模式和观看方式。作为“二战”之后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图像资源的利用。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成为影像化绘画的典型。此外,基于使用图像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更是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众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走红,在“艺术终结”之后,新的绘画继续被创作出来,欧洲艺术家的灵感源于何处?

欧洲艺术家在利用图像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将图像进行剪切、篡改、移植等。他们将个体对图像的态度融入作品中,甚至是借用图像的形式表达与图像本身截然不同的观念。这些脱离图像外的思考,成为他们不断修改图像的动力,那么他们借用图像思考什么,又在表达什么?为何本书对图像与绘画的研究设定在“景观社会”的背景中?“景观社会”中的图像与欧洲当代绘画的关联何在?二者又有怎样的异同之处?

当代艺术强调“观念”,何为“观念”?当代艺术家采用各种媒介表达思想:影像、照片、装置、行为、文本等。那么,“观念”在当代绘画中是如何呈现的?当代绘画需要观念吗?在后现代艺术之后,当代欧洲绘画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展开了研究。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位欧洲艺术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他们大多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于“景观社会”中,影像使他们的生活与视觉经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与以往艺术家相比,他们使用图像的方法和目的有所转变,艺术作品也呈现了新的特质。他们试图摆脱图像对人类的操控,并尝试运用绘画自身语言进行言说,创作出图像时代“另类”的图像。笔者从比对他们的作品与原初参照图像的关联入手,力图挖掘他们使用图像的深层动因。当代欧洲艺术家面对影像社会的生存困境,用绘画的形式,展现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生命体验,以此对抗景观社会中的图像对人类的异化。这些绘画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身处图像世界的生命体对“景观”的反思与批判。

他们绘画的“形式”由“态度”转变而来,那么这个形式就不再是现代艺术的形式。态度涵盖对某一事件的微观态度,更是对艺术、政治、社会甚至人生的宏观态度。当代绘画与现代绘画最大的区别正在于它的观念性。艺术家将“态度”转变为新的绘画形式,更深刻地抵达了图片背后的真实。他们重新反思历史、传统文化及当下的现实语境,将图像和不同形式风格重新组合在新的结构中,从根本上切断了被挪用图像的原初语境,使其具备新的意义。在观念化及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艺术家的眼、心与物融合,画面中的笔触与线条发生由内而外的改变,这种绘画的语言形式真正超越了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局限,具备了时代的文化内质。当代欧洲艺术家的绘画关注政治性和社会性的主题,艺术的政治正在于其对社会政治的超越之中。他们在追求个体价值的同时,共同用作品构筑了自由精神的本真世界。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找寻图像流变的历史根源,并展望绘画的未来。从我们对当代艺术现象的观看与评判中,反思“景观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境遇,力图使我们面对图像与当代艺术时所持的态度更加理性和从容。

目录

第一章 疾病与死亡 33

一、疾病 38

疾病的多重隐喻 38

疾病隐喻与政治哲学 51

现代性“疾病” 64

二、死亡 83

死亡形象的重新使用 84

“上帝之死”与“人之死” 92

死亡与生命政治 107

第二章 身份与身体125

一、身份 127

建构的身份 128

流动的身份 135

二、身体 141

遮蔽的面孔 142

背影的阐释 162

第三章 记忆重构207

一、战争与记忆 211

二、权力与观看 234

第四章 景观社会中的绘画251

一、媒体与绘画 256

二、日常生活与绘画 270

作者简介

范晓楠,清华大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艺术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思潮和视觉文化研究,著有《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血与肉的纽结:培根与战后英国艺术研究》;另有“坚守与更新: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平庸时代”,“疾病的隐喻:欧洲当代绘画研究”,“被剧场性腐化的感性:论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契机”等30余篇评论文章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独立策划多场学术展览,自2013年以来,作为国际、国内多个大型艺术展览学术主持,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学术理论与支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