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婷 即兴拼贴
来源:798艺术 作者:王薇 时间:2017-08-18
程婷婷个展“忧郁”今格空间展览现场
程婷婷在今格空间的个展“忧郁”显示了艺术家一个时期内在同一思考线索中展开的创作实践。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彼此之间存在着图式、色彩及观念上的联系,并借由作品在空间中依照各自关系进行的相邻相衬的排布方式获得了有效的强化。看似零散的创作,在一个颇具剧场感的场域设置中,彰显了彼此在整体上的互文关系。
首先易于引发关注的是程婷婷作品中色彩的丰富性,部分色彩的运用显示出女性的普遍偏好,与此同时,对包括紫色、蓝色在内的冷色调的大量使用亦从一个侧面契合了展览题目“忧郁”所传达出的微妙信息。作为现阶段远离艺术中心,以一种近乎长时间独处的状态生活、创作、阅读、思考,并敏感于个体经验所带来的丰富感知的青年艺术家,程婷婷的作品呈现了基于知识及文本而建立的形式结构,以及对自我情感及心绪的敏锐体察。
《无题22#》30×21cm 纸本丙烯拼贴 2012年
从程婷婷的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来自艺术史的熏陶及滋养,这往往体现为其在创作中对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形象及风格元素的挪用与借鉴。无论是对布朗库西《无尽柱》作品形式的直接借用,抑或是对毕加索画面元素(例如牛角)及其非洲时期作品符号的提取,甚至是对包括培根、图伊曼斯等在内的艺术家肖像的绘制……这些方式既可被视作是其对艺术大师的一种致敬,亦可从中窥见对其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诸多关键性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形式上的借鉴显然并不构成程婷婷艺术创作的全部,更多时候其对这些历史风格元素的征用更像是一种创作手法上的借力,艺术家仿佛是在以一种类似“现成品”挪用的思维方式,将那些已然存在的艺术元素进行重新整合,在赋予它们个性化形构及色彩的同时,渗透了来自个人精神世界的表述,从而实现了一种对原有图式的转译。
《无题23#》30×21cm 纸本丙烯 2014年
不难发现,程婷婷在其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拼贴方式。其部分绘画作品体现了拼贴这一手法自毕加索以降的历史流变及概念延伸,并更多地显示出一种有如达利、雷尼·玛格丽特等艺术家拼贴作品中所具有的超现实主义意味。表面看似并无必然关联的图像,被艺术家别有意味地并置一处,从而生成了一种画面情境上的荒诞之感,而这一切无不指向一种存在于视觉认知之外的、非眼见的真实。
如果说,拼贴在程婷婷的部分绘画作品中是一种对画面具体形象的构成方式,那么这一手法在其雕塑及装置作品中则更多体现为一种概念层面的抽象化拓展,恰如拼贴概念在电影、戏剧、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广义延伸。事实上,这些艺术门类也在一个形而上的层面反作用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自风格及表达上的多元构成,不断发酵出丰富的内涵与感知,给予了作品多个维度的观看及认知的可能。
《忧郁04》60×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以艾略特同名诗歌命名的装置作品《荒原》在形式上所具有的剧场感,及其与艺术家上一个展览项目“低烧”之间的相关性,典型体现了程婷婷作品内在指涉的丰富性及信息的关联性。艺术家通过对展示语境的重构,使不同元素在重组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关系。而其糅合了多种语汇的雕塑作品中所具有的原始主义特点以及多元媒介的运用,同样使作品显示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特质。抽象的雕塑形态隐约显现出身体的在场,并由此牵涉出某种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
然而,如同程婷婷所有的作品所具有的特质那样,它们并不存在绝对明确的指向性,而是在具有内在系统性,却显现为外在信息的碎片化中,氤氲着某种漂浮的思绪以及存在于语言表述之外的视觉体验。尽管其作品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却在生成的过程中幻化为一种即兴的感性抒发,这也使其作品始终携带着一种来自创作者个体的鲜明烙印。、
《Skin of goddess》60×80cm 布面油画、色粉 2017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