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芃芃:用刻刀表现当代人的思想
时间:2017-08-26 作者:梁夙芳 来源:中国画报
30年里,骆芃芃刻了近两万方印章,这在当今中国印坛被视为一个惊人的数字。骆芃芃不但以“快手”著称,其印风更是独树一帜,令人过目难忘。
篆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印章被视为最见精微的艺术典范,是一种集文学、哲学、历史、文字学、训诂学、设计学、书法等多种学科之大成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篆刻家的气质、修养、禀赋、性格等,都会凝结在刻刀的锋刃上,通过刀法呈现出来。骆芃芃的刀法稚拙厚朴、凌厉老辣,令人很难想象握刀者是一位温柔敦厚的女性。
攥了30年刻刀,骆芃芃的手上没长一个老茧,她说:“治印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气力”。她的气力不仅彰显在她的篆刻作品里,更融进了她为推动篆刻艺术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中。诞生于3000年前的中国篆刻,在21世纪的今天该何去何从,骆芃芃对此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荣宝斋的幸福岁月
骆芃芃对篆刻有一种发乎天性的喜欢。小时候,她常常跑进父亲的书房,翻看书柜里的各种线装书。记得当时翻看《故宫周刊》里的印谱,印谱中那些雄浑大气的传世之作令她印象深刻,这也直接影响了她日后的艺术风格。
1980年,22岁的骆芃芃报考荣宝斋的篆刻科。当时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设立书法篆刻专业,对于立志从事篆刻艺术的人来说,进入荣宝斋无疑是理想的选择。荣宝斋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的松竹斋,原是一家小型南纸店,后来,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并以“书画家之家”和“民间故宫”的美誉扬名海内外。
在三十几个考生中,骆芃芃获得惟一的录取名额,得以与当时中国篆刻界的名家徐之谦、熊伯齐等身处同一个创作室,常有机会向这些前辈请教。进入荣宝斋的第三个月,骆芃芃就在荣宝斋挂上了“笔单”,即把自己的篆刻作品明码标价张挂于这家老字号销售。两年后,在一次中日书法交流会上,她的篆刻艺术功力和治印速度令日本同行惊叹不已,日本同行当即赠予她“ 神刀女”的称号。此后,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有各界人士专程来华向她索印。
在荣宝斋,骆芃芃埋头刻印,天天如是,不但从未厌烦过,而且全身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她用“幸福感”来形容当时的感觉,还记得自己当时甚至会经常莫名其妙地涌出泪水。
1994年,骆芃芃调入荣宝斋出版社后出任书法篆刻编辑部主任。她主编和编辑了一百多部篆刻书法专业书籍。做的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然而正是手头那些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的篆刻作品令骆芃芃对篆刻艺术的审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骆芃芃认为,“想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眼高手低其实没关系,手高眼低就完了,手是追着眼睛的,所以眼必须得高。”
当时,出国潮在中国涌动。骆芃芃身边不少同事都选择了出国学习或谋职,但她从未动过出国的念头,“我觉得篆刻的土壤就在中国,离开这个土壤,这棵树就长不好。如果去日本,我的印章就变成了‘日本的中国印章’。”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骆芃芃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有时候,她篆刻古代先贤的警句,常常会感觉是在跟亲人对话。朋友们都说她“很中国”,骆芃芃自己也为此感到骄傲,“我非常庆幸我是一个中国人。因为是中国人,我才能从事篆刻书法专业;因为是中国人,我才会始终让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
从“小我”到“大我”
这位“很中国”的篆刻艺术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6月,中国篆刻艺术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惟一的以研究和创作篆刻艺术为核心的国家院体机构,骆芃芃出任常务副院长。中国篆刻艺术院的成立意味着篆刻艺术在中国成为了一门系统、独立的学科。
身为中国篆刻艺术院的当家人,骆芃芃做了很多富有开创性的事情。熟知她的同行、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这样说道:“骆芃芃在行政、组织、管理、教学、展览诸方面都呕心沥血地不惮其烦、苦心经营,其投入精力之多、之大,是绝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2007年,在骆芃芃的热心倡导下,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点,骆芃芃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篆刻艺术硕士导师,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
2008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将“中国篆刻艺术”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联合国申报。在漫长而曲折的申报过程中,骆芃芃主持和组织了整个申报工作。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骆芃芃说:“这不但提高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国际地位,也让中国篆刻艺术有更多机会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认知和喜爱。同时我越来越意识到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实现自我价值就是要对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出任常务副院长以来,骆芃芃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还包括篆刻的展览。“2006年,我们准备去意大利做‘中国印文化艺术主题展’,当时我就想,新中国成立快60年了,但现有的书法、篆刻展览已经完全不适应今天的环境,它们本来该在中式的建筑环境中展示。”骆芃芃希望能让篆刻艺术与茶文化、书斋文化、园林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融汇贯通、浑然一体地进行展出,她还萌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展原石。
2008年8月,由骆芃芃总策划的“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现代艺术馆开展。她邀请众多篆刻名家篆刻了100句《论语》和36句《道德经》,并以佛龛式的设计承载这些原石,用以展现中国古代儒释道精神的统一。书斋式的展厅还恰到好处地设置了条案、多宝格、书柜、圈椅等古典家具,展厅设计与展品相得益彰,令人一进去就有一种想要亲近篆刻的感觉。这次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但创下了同类展览参展人数的最高记录,其内容和形式都成为篆刻展览的一个突破,在中国篆刻艺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有朋友劝说骆芃芃应该专心搞创作研究,不要把大量精力投入这样一些工作。骆芃芃却认为这些工作反而让自己成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给了我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平台,我意识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只顾个人的成名成家,而是要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来实现自我价值。”
骆芃芃投身篆刻艺术的这三十年,正是中国篆刻艺术由书斋小圈子进入大众视野、获得了新的时代生机的三十年。骆芃芃被公认为是这项事业中“一位骁勇的功臣”。
与时俱进的现代视野
就算再繁忙,创作始终是骆芃芃工作中的主体。她用了“控制”这个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什么都控制不了。比如自身的健康,周围一切的人__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而我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自己手中的那把刻刀和那块要镌刻的石头。”骆芃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的一个地方游刃有余地把印章镌刻出来。这种控制力被骆芃芃视为自己为篆刻付出三十年所收到的回报,而这个回报,反过来也正是她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骆芃芃的印风被认为“有意回避乃至摒弃那些以纤细柔美见长的印风。”很多篆刻家追求古风,喜欢将印面处理得有如出土文物,骆芃芃却独辟蹊径,展现出颇富现代视野的印风。她的作品《明》、《半日闲》、《上善若水》等,显现出对几何图形的分割和排列。《从心》、《人长久》、《心游万仞》等作品又可看出骆芃芃在利用汉字的象形性特征的同时,又在努力创造一种具有抽象意味的表现形式。她还娴熟地把汉代瓦当和民间图案的形式转换为印章,如为“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创作的《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她的刻刀下被改造成极富现代感的篆刻作品。
骆芃芃令人称道的还有她的大印作品。在印章中,10公分见方的即被称为大印,这样的大印就算是治印多年的人也很难驾驭。2011年骆芃芃举办个人篆刻书法艺术展览,集中展出了16方大印,印章内容以儒释道名句为主。之所以选取大型印材,骆芃芃的目的是希望不受任何规范形式的拘束。她以打破视觉常规的表现力,跟随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儒释道三家的理解。这些作品既有秦汉印的传统功力,又有现代人鲜活的灵性。
骆芃芃很喜欢古玺,会从古玺中寻找艺术脉络。但她同时认为身处现代社会的篆刻家们也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复古。“3000多年以前,篆刻就一直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我们应该用刀表现当代人的思想,篆刻不能完全成为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她开创性地把篆刻与平面设计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极具装饰色彩的展示题材;又将篆刻艺术运用于邮票、卫星、茶壶、广告标识等现实生活的多个领域,让篆刻艺术融进百姓生活……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