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为邻——百子甲壹宋庄工作室
时间:2016-01-05 作者:栗宪庭 来源:ABBS建筑论坛
2003年,宋庄小堡村领导带我看了一块高压线下的荒地,希望我给个主意,我说这里聚集了这么多艺术家,就做艺术园区吧。这块地夹在两条三十万伏高压走廊之间,面积四百亩,有意思的是中间有一个一百亩地面积的水塘。北京水少,规划时我把水塘作为一个可以依托的自然环境,水塘南岸靠近道路的一侧,做成一组由美术馆和画廊区组成的公共区域,环水塘东、西、北三面做成艺术家工作室区。当时我过于理想,想把艺术区建成一个艺术、建筑和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和试验田,所以我有意请了除画家外,还有音乐家、电影人,当然还有建筑师来盖自己的工作室。
2006年,彭乐乐在宋庄设计了好几个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我喜欢她的工作和建筑的方式——在尊重客户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充分理解环境:包括艺术家工作室区域的特殊性;土地即郊区以及水塘等;以及自然即北方相关的气候环境。所以我把一块临水塘的地留给了彭乐乐,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建筑能让房子和水塘相映成趣。
这块建筑基地的特征:面积将近2亩,由东向西长50米,由南向北长25米。东侧临水,基地距水面高差6米,南北两侧相邻都是工作室,西侧是入户村级路。百子甲壹工作室建成于2011年,总建筑面积589平方米,占地309平方米,只占基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我喜欢这个设计的理由:一是他们把“多留地少盖房”作为设计的初衷,体现出对土地的尊重。二是尽可能突出环境——尤其水塘这个景观对建筑以及生活在建筑里面人的重要性。三是整个建筑有种中国园林的意味。四是空间处理的开放感觉。
“百子甲壹”的大门,开在靠近基地西侧的村级路边,院落由西向东形成五“进”空间,先上后下,起伏跌宕逐渐向水塘下跌:第一“进”,进入大门是个小院子,地平面略高于门外路面,是停车、库房、锅炉房以及人员进出的缓冲空间。小院迎面是一道类似传统照壁的花墙,阻隔了人的视线。第二“进”,人们通过花墙照壁由两侧——北侧是台阶,南侧是缓坡,无论拾阶而上,还是沿坡缓行,绕过花墙,眼前豁然开朗,居然一派“田园风光”:整个院子以弯弯曲曲的田埂为界,划分成几十块“田地”,花卉菜蔬,五颜六色,加上林荫绰约的七棵果树,颇有一点农家意味。透过果树的掩映,就是院子第三“进”的主建筑了,为了突出院子的开阔,有意把地上的建筑体积缩小,其余的隐藏在地下,地上部分是25米面宽,6.9米进深,3米层高的长方形工作室,屋顶挑檐和地面——即作为地下部分的屋顶挑檐,形成两条平行直线,夹在中间的是三面落地玻璃,而挑檐部分自然成为环绕建筑的一圈室外走廊,这个设计不但使得院子外的“田园风光”映照在玻璃上,由于室内顶部涂成深色,又让建筑内部向外形成一个开放的视野,尤其进入建筑内部,向东看去,俯视加广角,整个水面尽收眼底,仅仅一百亩的水塘,似乎感觉浩浩瀚瀚地向我们涌来,正如彭乐乐说的“我想让水面漫上来,我想让水面漫到园子,想让水面漫到屋面。”这种空间的开放感,让我想到拙政园的“远香堂”,但“百子甲壹”向外借的是真正的自然景观。
最有创意的设计,是第四“进”、第五“进”的私人空间,它隐藏在“田园院子”的背后,向水塘方向下沉3.9米,人们只有进入工作室,或者走到东边走廊时,才可以俯视到整个私人生活区。与工作室的整体性相对比,私人空间强调的空间小而多,五六个似乎是单体的小房,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并由此形成的三四个小院,也是大大小小,开开合合,似有一种江南小筑的味道。为了让每一个独立“小筑”的体积更完整,设计强调单坡瓦顶的面积投影和每一个建筑体相等,四周没有挑出,只有大小头瓦的直接收边。尤其单坡的灰色瓦顶,选用了北方农村最常见的干槎瓦铺法,在形态上更接近水波纹,并与水面浑然一体。而水漫上来的感觉,正是通过庭院模仿波纹的小青瓦铺地和中远景真实的水纹波动,与屋顶波纹在视觉上的连续“传送”中造成的。
如果要进入私人生活区,必须由工作室内的楼梯才能上下,这种“不方便”的设计,同时成为一个把工作室的公共性,与生活空间私密性相区别的独特方式。通过工作室的楼梯下去,就是工作室延续到的地下部分,作为一个起居空间,上承工作室,下启三路独立的小型“单元”空间,而每一小型“单元”的空间既独立又相通。同时,每一组小“单元”的不同组合,既形成有开有合和变化多端的塘边小院和天井,又让每一个独立的小“单元”与相应的室外院落、水塘和天井取得内外关联。
记得百子甲壹建成的一天晚上,我去参观这座房子,站在工作室的东廊上,俯瞰错落的灰顶小筑,仿佛镶嵌在平静的水面,一轮明月映在水塘里,水天一色,清明如镜,远处皮筏艇的划动,平静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宛如置身于江南水乡。(2011-12-5)
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
2001年6月成立于北京,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对当代的建筑问题与城市问题提出具有传统意识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并以此作为我们建筑实践的思想基础。
将建筑设计的过程作为对建筑学科研究的过程,力图在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当代的诠释,通过发展传统的方式积极回应中国城市的急剧发展和变革,寻找在当代语境中,不以失去自身传统为代价,获得持续发展的道路。
以中国传统城市和古典园林的研究为切入点,关注当代城市和居住环境的建设。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n June 2001, the studio has been offer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roblem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inspirations, which is a basis of their architecture practice.
The team deems design process a research of architecture, seeking for modern interpretations from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practice. Posi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of Chinese cities by means of revitalizing traditions, they have found a sustainable approach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without losing precious heritag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ties and gardens, the studio focuses on issues of contemporary citi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