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萍
油画
李青萍(1911-2004) 湖北荆州人。1931年考入武昌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由武昌美专校长唐义精推荐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新华艺专毕业,留上海闸北安徽中学任教。1937年在新华艺专研究生班攻读西画。

人气:66

喜欢:889

关注:

+ 关注

大彻大悟的李青萍

时间:2015-12-07   作者:张新建   来源:上善若水莉的雅昌博客

著名艺术大师李青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有跃上巅峰的风光无限,也有跌入谷底的悲惨磨难,93岁的老人阅尽人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大彻大悟。她的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感悟,集中于《李青萍画集·自述》之中,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李青萍人生经历、艺术理想和高尚情怀。

一、“除了绘画此生别无他求”

李青萍《自述》:“人生是漫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对我来说,在人生的长河中唯有画笔与我相随,除了绘画,此生别无他求。”

绘画是李青萍生命的唯一,生活的全部,为了绘画她放弃了爱情,终生未嫁。以李青萍的美貌和才艺在上海艺专读书期间就不乏追求者,李青萍怕影响学业、事业拒绝了爱情。1942年,李青萍从南洋落难归来,打算重续姻缘的时候,别人取代了她的位置。李青萍从此将爱情深埋在心里,与范先生的交往始终保持在友谊的范畴。解放以后李青萍屡次蒙冤,连遭厄运,但是她无怨无悔,把这一段刻苦铭心的生死恋情凝聚于作品中。爱情是中外艺术家创作的永恒主题,李青萍也画过多幅表现爱情及家庭生活的作品,有情人倾诉的、有婚礼庆典的、也有家人欢聚的······这位追求爱情、渴望家庭的李青萍,为了绘画终于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她根据自己的爱情故事创作了一幅油画,并供奉在神龛里,以纪念初恋情人和她内心无法割舍的情愫。

李青萍舍弃了爱情、家庭,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绘画,即使在被剥夺绘画权利的艰难岁月,她也没有放弃绘画和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因为人生没有自由,因为生计没有时间,因为困顿没有材料,这对于一个画痴来说是多么惨痛的精神折磨。她面对青山构思,在大窑边遐想,挨批斗双手被缚,她的手仍在空中作画,蜗居铁女寺烧火,她就用木炭在地上画画。她不能不画,却从不乱画,从未背离艺术追求。以李青萍的聪明才智和深厚功底,画点时髦主题,表现高大形象,也并不难。但是,李青萍的智慧就表现于她一根筋地守护着创作理念和人生追求。“文革”期间在小纸片、碎布头上的画,仍然是深沉的抽象和激越的泼彩。李青萍平反以后的第一次画展,虽然是在她所在的福利院举办,也着实让古老的江陵县城轰动了。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美术机构还是社会公众都很少接触西方美术,特别是现代抽象油画艺术,参观的干部和群众络绎不绝,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也算油画,简直是“鬼画符”。时任江陵县文化局的领导黄德泽选了十幅画派人送到湖北省美协,美协的领导专家震惊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闭塞的江陵县城竟有这样前卫的现代抽象绘画。对于荣辱毁誉,李青萍早已无动于衷了,无论别人说什么,她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始终没有变化。改革创造,弃旧图新需要智慧和勇气,而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念和目标,更需要大彻大悟的大智慧、大气魄。

“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的一段话。李青萍也是这样一位“不合时宜”、不被人理解、不入时流的“痴人”。在漫长的近三十年中,李青萍的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的对象,也身不由己多次被卷入政治运动的漩涡,但是李青萍从来没有融入任何一次政治运动,甚至没有融入身边的政治生活。她一直格格不入的疏离和种种不合时宜的痴狂而被视为疯子、傻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由于她的“痴”、“疯”、“傻”,官员百姓容忍了她的“不合时宜”和另类异端,使她能够在残酷的打击与迫害中免遭杀身之祸,得以苟延残喘生存下来。

有一首歌唱到:“心中有个恋人,身外有个世界”。其实李青萍从来就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面是现实政治生活,一面是理想精神世界。无论现实生活给予她多少苦难和窘迫,她都能从苦痛悲愤的漩涡中挣扎出来,灵魂出壳进入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她神游八方,任意泼洒,酣畅痛快。现实社会的坏分子、疯婆子,在艺术世界却是君临天下,无所不能的白雪公主。正是由于艺术世界的强烈呼唤,才使她摆脱现实的苦难和冤屈,不堪面对的林林总总,以顽强的毅力生存下来,高寿善终。正是由于李青萍长期而执著的神游于艺术是世界,才有充分的时间,专一的研究,沉湎于中外艺术领域,探索现代绘画精髓,抵达常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境界,终于开创了融合中外、吐纳古今的中国现代抽象油画的广阔空间。

二、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多宽,有多深,他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

在世界艺术史上,大多数艺术家都不富裕,伟大的塞尚也是穷困潦倒,但是像李青萍这样惨痛困苦,靠捡荒为生的却绝无仅有;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有艺术家遭受迫害,身陷囹,但是像李青萍这样多次入狱,屡遭劫难,几十年在管制、劳教、羁押、释放中度过,却矢志不移、坚守艺术的,也绝无仅有。就凭这点,李青萍就可以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至少她的执著艺术,献身绘画的精神就足以丰富世界艺术的精神宝库。

对于生活的磨难,李青萍看得淡定坦然,曾经熟读诗书的她牢记孟夫子的古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青萍把苦难升华了。在李青萍看来,她的遭遇仅仅是社会悲剧的缩影。她说:“我离奇而坎坷的经历,至多只能引起善良人们的同情。其实,比我的经历更坎坷、更离奇的人也并非绝无仅有。况且我留在世上的作品,也在向热爱艺术的人们缓缓诉说。”(《青萍自语》)

李青萍吃过很多苦,无论是受到冲击时,还是平反昭雪后,李青萍都没有向他人,向社会大倒苦水,把自己沉浸在苦海中不能自拔。把幸福放大,让别人分享你的喜悦,同样,把苦难放大、摊薄,让他人分担你的痛苦,这也是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智慧。在李青萍看来,在所有受到冲击的知识分子中,她不仅不是苦难的代表,而是幸运的化身,因为在最困苦的日子,有些人放弃了信仰、追求,甚至放弃了宝贵的生命,而李青萍却一刻也没有放弃艺术追求,她有大量作品存世,可以向热爱艺术的人们展现苦难中绽放的艺术奇葩。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李青萍喝的是苦水,甚至囫囵吐下常人难以下咽的苦果,吐出的却是甘露,是人民最需要、社会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李青萍看来,苦难也是人生经历、生活积累。她说:“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宽,有多深,她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李青萍93年的人生经历是坎坷、离奇、精彩的,是世界其他艺术家无可比拟的。她有跃上事业巅峰的风光和孤傲,也有跌落生活苦海的悲惨与追求,这一切都为她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青萍艺术的“宽”表现在创作题材上的广泛性和表现技法的多样性。她早年侨居马来西亚,巡展于日本名城,这段经历既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的创作题材。她的风景画中以《南洋风光系列》和《富士山系列》最为著名。在她笔下湛蓝的海湾、高大的椰树和丛生的仙人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南洋风光;日本之行,富士山给她留下美好的记忆,她一生创作了多幅富士山风光,红色的背景、白色的山峰、巨大的倒影,雄浑激荡,震撼人心。李青萍的创作题材不仅有风景画、静物画、抽象画、泼彩画和图案画等等。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创作条件的艰难,李青萍试验过能够得到的多种绘画材料,包括画纸、画布、颜料、笔墨。在表现形式上,她采用泼彩、滴流、笔戳、刀刮,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因此,她的作品既有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风格,也有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痕迹。

李青萍艺术的“深”表现创作主题的深刻性和呈现风格的厚重性。李青萍的创作主题集中于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探求灵与肉、幻想与现实等多维的矛盾冲突。研读李青萍的作品,即使不能给你结论,不能让你明晰,然而大色块的层次冲突,大笔触的奔流曲折,仍然能够带领我们透过浮躁的烟雾,认识社会与人生的某些本质和规律。主题的深刻性决定了作者整体风格的深沉浓郁。作者常用红、黑、黄、紫、绿等鲜明的颜色,画面多是浓黑、深绿、紫红等色彩,在对比、衬托、冲突、交融中表现作者深沉而浓郁的思想感情。

从这个角度,我们重读李青萍的“我喜欢跟着感觉走”,就会发现作者并不是仅仅跟着直观感觉走,至少有以下两层意思:

其一,李青萍的艺术感觉包括她所追求的目标和方法是始终如一、矢志不移的。几十年来,她的艺术感觉支撑她勤奋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前贤,超越古人。

其二,李青萍的“跟着感觉走”是指跟着实践走,大起大落的生活经历,使她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更深刻得认识,并把这些认识和理解转化为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呈现在社会公民面前,让观者思索、警醒、振奋、

三、“留给后人一点启示”

李青萍说:“我已届93岁高龄,既不求名也不图利。唯一的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出一本像样的画集,留给后人一点启示,并将仅存的二百余幅作品,捐献给生我养我的祖国,此生足矣。”(《自述》)

李青萍对自己作品的价值、意义和学术地位是非常自信得。在偏僻的古城很难找到艺术知音,因此,晚年的李青萍希望在省城、在北京举办画展。1986年湖北美协、省侨办、江陵县文化局和侨办在武汉举办了“李青萍画展”,轰动海内外。她一直设想在外边的世界展示她的作品,虽然经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的奔波,李青萍在北京搞画展的梦想还是因为政治原因、人为因素而搁浅了。老人心中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打击在李青萍的坎坷一生中已不算什么了。于是,已届93岁高龄的李青萍专注于两件事:

其一,是要把劫后仅存的二百幅作品捐出去,“献给生我养我的祖国”。多么崇高而美好的愿望,然而落到李青萍身上又是一波三折,多少次的希望与失望以后,李青萍选择了她曾经读书、深造、成名的上海,上海美术馆终于接受了李青萍的捐赠,从她二百幅作品中选择了一百余幅,其余分赠其他美术馆。按照李青萍本来的意愿,这二百多幅作品是不能分开的,但是情势所迫,这样的结局算不上完美但也是如此了。李青萍给自己仅存的作品寻找这样的归宿,是让留在世上的作品,向热爱艺术的人们缓缓述说。

其二,是出一本像样的画集。在印刷术的故乡,科技如此发达,只要有钱一本画集太简单了。但是这位大艺术家,曾经为抗战、为灾区、为新中国大把捐献的李青萍,解放后几十年最缺的就是钱,还是业内人士的捐助,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青萍画集》,虽然印刷并不考究,但毕竟圆老人一生的梦。

她捐作品、出画集,是“向热爱艺术的人们缓缓述说”,“留给后人一点启示”,那么李青萍究竟要述说什么?启示什么?李青萍走了,带走了心中全部的愿望和理想,今天我们只能像破解达芬奇密码一样来走近李青萍的艺术世界。

启示一:李青萍的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现有李青萍的作品既有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如《人群》、《呐喊》、《漩》、《舞者》、《虚幻与现实》、《天问》,又有精神层面的深刻探索,如《欲望》、《情结》、《进化》、《预感》、《本质之光》、《存在》、《幽梦》等形而上的主题。大彻大悟的李青萍对现实社会的直观反映和深层思考,带领我们走入了灵肉冲突的精神领域,留给后人的是对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启示二:李青萍的作品是对人类情感的真实再现,她的《生命系列》是最令人感动的作品之一。作者以黑色和绿色大色块的碰撞挤压,留下了最狭窄的空间,使人透不过气来,于是声嘶力竭的挣脱,寻求生存的希望。李青萍终身未嫁,她的《独恋》是她独恋一生的追求,充满活力的紫色身躯,腹中孕育的胎儿和被放大了的子宫,这一切离她越遥远,她追求越热切。李青萍的早期作品就以“无女儿气”著称,后期作品更表达了洁身自好,远离纷争,独善其身的愿望。她的作品笔触刚劲,色块厚实,在线条和色块构成的漩涡与波澜中,总有一小块白色或黄色点染的空间,台风摧枯拉朽,席卷大地,台风风眼却是安静超然的,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她多么渴望有一个安静的台风眼可以避难。她一些作品往往有类似女人子宫形状的空间,她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岁月,她多么想重回母体获得安全,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也尽情地反映到她的作品中。

启示三:李青萍的作品有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青萍虽然接受了西洋美术教育,从事西画创作,但是她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传统美术技法都深深影响着她,并在她的作品中留下浓重印迹。她有一幅泼彩点染作品可以称之为“喜鹊登梅”,浅蓝的底色,深蓝泛黑的泼洒构成了梅花的枝干,枝干周边点染了鲜红、淡红的梅花,在横贯画面的枝条上,一只喜鹊凌空而立,是一幅传统韵味的喜鹊登梅图。题材是东方的、传统的,技法又是外来的、创新的,梅花图案的点染又回归了传统。李青萍虽然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但是打击迫害从未使她丧失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依恋,她始终眷恋着生她养她的祖国,因此,李青萍绘画总是具有挥之不去的东方情结就不足为怪了。

启示四:李青萍的作品是西画艺术的东方探索。她接受了新印象派、野兽派、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她的创作也吸收了一些滴流技法,但她的泼彩完全不同于滴流。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常用棱角分明的色块和几何形图案,但李青萍则更多采用了中国传统圆融和谐的美学方法,即使是大色块的多色冲突,也表现曲折自然,这一切都是李青萍运用东方文化和美学思想对西画艺术的改革和创新。李青萍知道其中的奥妙,业内人理解其中的价值,可以说李青萍首开风气、自主创新的一代宗师。

对李青萍的抽象画、泼彩画······100个人至少有110种不同的理解,我的感知和理解,很难企及李青萍崇高的艺术境界,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研究中国独特的李青萍现象,探索解读世界唯一的李青萍作品,为了创造和发展中国精神、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现代美术艺术,也为了纪念献身艺术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李青萍。

在李青萍的蹉跎岁月,真正帮李青萍的人并不多。并不是当地百姓不厚道,而是不理解李青萍的横涂与竖抹,他们无论如何无法接受李青萍的艺术。然而一个人,也是为数不多的、李青萍最为信赖的人。他就是黄德泽。黄德泽是学音乐的,他并不懂李青萍的抽象表现主义。但是,他作为基层文化行政部门的官员,他懂得人,他懂得尊重艺术家,理解艺术家,爱护艺术家。他为李青萍奔走呼号,平反昭雪;他为李青萍举办画展,出版画册,使李青萍走出了荆楚小城,面对大千世界。作为县城的政府官员,他为李青萍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李青萍去世了,也已退养的黄德泽却怎么也无法割舍心中的李青萍情结。李青萍屡经磨难,九死一生,就是为了让她的创新的艺术留传于世。因此,李青萍最后岁月的两大渴望是办画展、出画册。李青萍知道她的使命和她的艺术价值。李青萍走了,她的后人有责任让李青萍精神和李青萍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于是,黄德泽编著了《炼狱里的祈祷——李青萍画传》,以他的切身经历讲述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动人故事,并带领热爱艺术的人们走进李青萍的艺术世界。这本书完成的时候,他一再要我写序,对于李青萍我有太多的话要说,我发现更多的话都在书里。我希望读者静下心来读这本书,静静地接近李青萍的精神和艺术。也许你的发现和感悟正是我们今天解读李青萍、理解李青萍的密码之一。

 

                                                 2008年于北京博雅西园

                              (黄德泽著《炼狱里的祈祷——李青萍画传》序二)

转引张新建大彻大悟的李青萍载黄德泽《冷月下的求索》2010.5 P65——69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