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
国画
张小琴,祖籍山东蓬莱,出生成长于陕西西安。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陕西省政府参事厅文史馆研究员,黄土画派研究院院士,西安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伍眉画社成员。

人气:22

喜欢:22

关注:

+ 关注

琴瑟和鸣——西安美院张小琴成文正教授云南采风与讲学

时间:2023-11-21   作者:姚风   来源:百度
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风采行,受云南师范大学邀请,2017年03月16日于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举行讲座。云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杜龙琪先生讲到:“今天有幸邀请到西安美术学院张小琴教授和成文正教授来我校给我院师生做了一场精彩讲座。他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感染了听讲座的每一个人!把对艺术的求索当成一种自我修行让我非常钦佩!”
2017年3月30日,西安美术学院张小琴、成文正教授又应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邀请在学院多功能厅作《丹青的中国画——从远古通向现代的中国重彩画之路》和《谈生活与艺术---我的作品与云南采风》主题讲座,并在讲座后通过现场问答形式与在场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
(图为张小琴教授在玉溪师范学院作讲座现场)
上午九点半,先由西安美术学院张小琴教授作《丹青的中国画——从远古通向现代的中国重彩画之路》主题讲座,讲座内容围绕“由丹青到重彩画之溯源和概说到中国重彩画教学与技法表现,再到现代重彩画作品赏析”三部分,讲解了中国重彩画由远古的丹青发源,唐代的昌盛,到明清时期的衰微,尤其是在壁画和民间绘画上一脉传承的重彩发展脉络,并给予重要作品进行了画理画法的学术分析。张小琴教授通过图例详细介绍了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复兴、发展和拓展之路,尤其可贵的是从西安美院国画教学拓展现代重彩画教学的教程、技法、示范等入手,展示了学生、研究生的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涉及其中每一幅作品究竟是怎样运用重彩的表现,在技和道的层面上,最终呈现在观者面前等诸多问题。在谈到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芳教授的作品时,张小琴教授阐述道:赵芳的作品纯静雅正,画面色彩运用较之同代工笔画家的画法来说更加内敛朴厚,这种内敛蕴含着,并且体现了她在艺术追求上的纯粹和精神力度,以非常妥帖的方式既表现物象又表现个人,既“状物”又“抒情”,研究与表现均深入而独到。
(图为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芳作品)
谈到艺术家的创作与地域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时,张小琴教授回答道:“艺术家的创作与地域性背景密不可分。”提示在场同学们在研究一位艺术家时需要深度挖掘、研究分析画家所处时代、地域背景等生态环境中创作作品时的情境对表现语言、表现风格的影响。并列举了地处陕西的地域性画派画家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以及黄土画派刘文西先生的创作,论证了与地域文化背景之间潜移默化以致影响至关重要。谈到来到云南采风看到了这里的山川河流、生态人物后,作为艺术家,非常激动。云南处于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希望学子们都能把握住:“立足自己脚底下所站的这片土地,但不拘泥于此,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些,横向的多吸收多元文化,纵向的向传统打入的更深度一些,包括对自己内心的发掘---观物观我,并将这些展现在自己的画面中,我想这是艺术发展的一条正道。”
张小琴教授鼓励在场的师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脉要深入钻研,继往开来,创造研究,以更好的发扬光大新时期中国文化是每一位现代艺术家的使命。。也诚如张小琴教授讲座中所言:“我们古老的民族绘画,终将面向世界,融入到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美好的现代文明之中。”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张小琴、成文正云南采风
张小琴简介: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学会理事
陕西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陕西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
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师从刘文西教授 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1年应聘赴敦煌研究院,参加中国敦煌壁画出国展的绘制工作一年
1982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8年结业于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
2014年法国巴黎艺术城访问学者
作品获中国美协颁发的中国重彩画大展杰出成就“学术奖”; 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银奖; 第二届中国岩彩画展铜奖;2016 陕西省美术创作奖 一等奖
作品入选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韩国际女艺术家展览;首届中国岩彩艺术展;重彩-创造中国重彩画获奖画家作品展; 陕西书画三百年进京展览;第三届中国壁画展览等
曾在陕西美术馆、德国文化与艺术史博物馆、台湾雅之林画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陕西美术博物馆、陕西法门寺等国内外多个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和联展
出版有画册专著有:《张小琴中国工笔画》《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张小琴重彩人物》《为艺术而燃烧—张小琴艺术文集》《中国画人物画教学》《敦煌壁画精品线描》《张小琴成文正敦煌壁画临本选集》
发表画作及论文有:《现代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工笔画》《现代重彩画》《美术》《画刊》《美术观察》《中国画》《敦煌研究》等。
图为张小琴教授作品
张小琴追求的中国画色彩方面的表现厚重而有力,受中国古代壁画的传承,运用岩彩的材质做重彩岩彩画,她不仅是有追求的艺术家,是创作实践者,也是一位培养学生的好老师。张小琴透过作品所展现的言说方式,是以水墨与色彩不同层次的渗透和勾勒产生的种种线条和肌理形成的,由此产生绘画手法和程序的多样可能,或勾勒、洇晕,或厚涂、薄罩,或贴箔、滴洒,使画面在层层交织、多重覆盖中呈现出高低起伏、隐显藏露、远近明暗的多维视觉效果。显然,形成张小琴绘画特点的动因是她对表现性绘画理念的确定。只有表现性才富有色彩的情感性。只有表现性才会诉诸于强烈的视觉效果,也只有表现性才会给创作者以极大的内心自由。表现性赋予了张小琴作品鲜明的个性特征:激越的情感、强烈的视觉效果、个性化的形式处理。
张小琴·融
张小琴1·.玄奘涉远图
下午两点半,西安美术学院成文正教授于该院多元报告厅作了《谈生活与艺术---我的作品与云南采风》主题讲座。
讲座中成文正教授通过图像介绍了自己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热情洋溢的阐述了艺术源自于生活,生活之树长青,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成文正的水印版画作品《黄河之歌》气势雄强,博大壮阔,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文化特征。它来自于作者在黄河岸边数次采风和亲身感受的生活,成教授一一展示了他的黄河写生,以及数易其稿,在水印版画技法上的探索。如何使作品精神的内涵与印痕表达之美达到一致,息息相通,成文正教授在讲座中围绕自己的多幅创作作品如何深入生活,获得独到的感受,形成构思,从而进入创作谈了自己历程。他谈到,在技法表现上,必须大胆探索创新,追求思想的深度。版画技术性较强,没有技法的支撑,学术的高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作品表现集版画的平版、凸版、凹版三个版种形式先后共用,突出印痕、肌理的版画语言,在有限的印迹中蕴含着无限的精神空间,彰显出版画表现的独特魅力。讲座中成文正教授通过大量图例,声情并茂,用通俗的话语阐述了生活感受与艺术语言的协调和统一。
图为成文正教授作品黄河之歌
成文正教授通过展示一幅幅图像,介绍了他们这段时间在云南采风写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感受。在两个多月里,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在建水古城、云阳梯田、尤其是会泽县娜姑乡、巍山县琢木朗村他们都进行了深度的考察,了解民风民情,同那里的村民交上了朋友,并且现场画了很多写生。他讲述到对于云南筇竹寺500彩塑罗汉的理解,其摆脱了一般寺庙中造像的固定模式,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把筇竹寺五百罗汉塑造成极具强烈个性的亦人亦神的形象。可谓人间百态,仪态万千,是中国近代雕塑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好好重视和研究。成教授激情洋溢的话语使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得到了感染。
他认为云南有源远流长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使云南现代绘画获取了丰厚的艺术养分。云南美术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使云南绘画具有绚丽、浓烈、厚实的风貌和视觉美感。他认为云南山美、水美、花美,人更美。他用云南采风的感受勉励大家,立足于本土,重视绘画本体的创作规律,重视画面形式美感,重视自我内在的真实体验与感受,重视自己生存的环境和脚下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浪漫的情怀,广纳博取,不断进取,探索并逐渐寻找到适 于表现自我,找到表现云南丰富、美丽、神奇的艺术图式,在座的每一位,大有可为。
两位教授都谈到他们参观考察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的感想。认为该院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国家级美术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广大地处边陲而勤奋努力好学的莘莘学子,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和教学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无论在重彩画的研究拓展上,还是在绝版木刻的研究上,在绘画设计领域的教学上,以及该院创办的卓有特色的传习馆,都有自己独立的面貌和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成文正教授在回答结束时也期待以后与云南的文化艺术教育界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成文正简介: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原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含研究生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水彩画学会副会长。
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并曾获奖,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黄河之歌》,被评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最高奖),入选《现代中国之美术》,发表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作品入选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并有《黄土地的主人》《收获》《初升的太阳》等多幅水彩创作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和全国美展。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青岛美术馆、黄河博物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陕西美术博物馆、台湾雅林艺术馆等
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今日中国美术》《水印木刻选集》《中国版画年鉴》《中国现代黑白木刻选》《中日优秀版画家作品选》等。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报》《中国版画》《艺术教育》《水彩艺术》《中国书画》等刊物。
出版专著有《水印版画技法与创作》《永乐宫壁画线描》《中国古代壁画教学丛稿(敦煌壁画)》《成文正版画水彩》《黄土画派画家成文正》等
成文正 皇宫游
艺术之于生活,生活之于艺术,对于成文正和张小琴教授而言是没有界限的,他们夫妇有着一致的艺术追求,对绘画充满热情。他们将艺术的热切追求渗透到家庭生活和情感中,合一为相同艺术趋向的共同体,在艺术上并进发展。同时,他们又保持着截然不同的绘画特质和发展方向。
讲座尾声,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郭巍院长和赵芳副院长代表学校接受成文正张小琴老师赠予校方的书法作品“天道酬勤”、个人画册和专著,两位老师的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借此机会两位教授对在云南釆风中给予他们热情帮助,支持的所有单位,朋友和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