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苗如何走进国际语境
时间:2018-04-07 作者:雅昌艺术网专稿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导语】2012年9月7日,艺术家林天苗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在美国纽约的亚洲协会美术馆开幕,展览回顾了林天苗自1995年以来的代表作品29件,其中一件作品中包含着15件小作品,作品包括从1995年的第一件《缠的扩散》开始直至2012年的新作。
西进归来 等待多年的回顾展
对于自己的大型回顾展,林天苗认为这是“等待了很多年”的结果,林天苗与丈夫王功新是当代艺术家比较早一批出国的艺术家,在纽约他们经历了中国艺术家们共同经历的那些谋生手段:为游人画像、设计工艺图案等。而90年代初的纽约,艺术家有几十万人,诸多国内知名艺术家到纽约之后才发现进入西方艺术语境之内堪比登天还难。于是他们夫妇1994年回到国内,开始在国内进行当代艺术实验和探索,直到2000年以后,中国艺术家整体被西方所认可,林天苗的观念和装置艺术开始逐渐被西方藏家收藏,她的90%的艺术品都被国外藏家所收藏。
在1980年代出国到今天的大型回顾展,林天苗经历了20多年时间,所以“等待了多年”所包含的不仅是一句话,而是林天苗作为一个艺术家从无法进入语境到大型回顾展所走过的路,这也正是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走过的或是正在走的路。于是,林天苗在这里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西进二十年历程的一个缩影。
关于林天苗的创作,从她的第一件作品开始就与“线”“缠绕”等元素无法分开,如今依然如此。只不过对于这些元素的实践和表现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林天苗自己总喜欢通过两三年的实验来展示给大家一个新的面貌,从1995年《缠的扩散》到1997年的《缠了,再剪开》,从2002年与丈夫王功新合作的《在这儿?在哪儿?》到2005年的《看影》系列,之后则是2008年《妈的!!!》系列作品,2011年的《一样》系列,林天苗从最初对手工的体验到关注身体话语,再到色彩的奢华表现,林天苗说:“如今的作品体量跟之前相比变小,但越小的东西越难做,越小的东西力量表达起来要求更精准。”从制作上,林天苗作品的工作量和繁琐过程是无法现象的。
民生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为林天苗的回顾展撰写了《句子才是真正的痛苦》短文,她谈到林天苗的大型回顾展览时说:“相信在纽约的这个大型个展将在一定意义使我们得以观察,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一个作品和另一个作品之间,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之间,气质的、思维的、心理的关联,从其中的契合点和变化,我们将形成对林天苗作为艺术家迄今以来工作的仔细观察。更重要的,这也将成为她对于未来行动的一次动员。”
展览是以林天苗作品的时间线索展出,主题为 “缠绕剪开”(Bound Unbound),来自林天苗1997年的作品《缠了,再剪开》,那也是她的个人装置展览的主题。刚刚生完孩子不久的林天苗用白绵线以缠绕的方式包裹了各种日常生活近八百件器物,这件装置在当时是不寻常的,因为它结合了视频元素:在由线构成的屏幕上投射出用剪刀正在剪开白线的手。这件作品具备她许多装置作品的典型特征:大型并结合了线、雕塑、视频和多媒体。
知名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评价这件作品时说:“她设计了将投影仪把剪刀剪丝线的过程投射到大屏幕上,这个屏幕是由数万根丝线垂直拉成的,剪刀剪丝线只是个符号,是林天苗整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这个动作意味着剪断母亲的束缚或者是暗喻了与周围的家庭、朋友或社会脱离关系,由此影响到个人空间的变化。与屏幕并列的是一大堆散落在地上并被棉线包裹的家庭用品,由于展场空间的限制,这些家庭用品都按比例地缩小了,而屏幕的使用则放大了剪刀的刀刃,突出了‘剪’的动作。林天苗注意到工人hod的‘硬’,并用它们强化所有被缠绕物品的‘软’,因此就形成了物体本身被缠绕和向往自由之间的矛盾:剪刀的影像产生剪的幻觉,但事实上刀刃从未碰到过真正的丝线,这只不过是站不住脚不易实现的欲望的反映罢了。”
评价林天苗:不可避免的身份特征
对于此次林天苗的大型个展,招颖思(Melissa Chiu)女士对于林天苗的评价是:“林天苗是中国60后艺术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观念及材料的应用选择都突出了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与解读。展览意图为我们梳理林天苗一贯的艺术观念,在肉体表现上的进化与转变。同时深刻洞察了林天苗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圈最重要的变革时期到今天的艺术发展历程。”
林天苗自己从来不愿意被冠以“女性”的特殊身份,但这种现实却是她无可避免的,郭晓彦谈到在观看她的作品时的感受:“在其中,你能感觉到矛盾与纠结:如“缠绕”与“剪开”的意向的反复使用;对物的无用和虚无主义态度,男性、女性不同的世界观的隐喻——她在作品中一直融汇着各种矛盾的材料,强调身体与日常生活与艺术的特有关系。在近几年的创作,她持续在作品中讨论权力关系中女性身体,身体与时间,女性作为作者,身体的对抗性等问题,但又始终保持着对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解释学背景的警惕——她质疑所谓由女性视点构筑的知识、材料和女性词汇叙述的陷阱,她在一种运动式的重复中她擅长使用如此复杂的叙述——直到将这种惯常的叙述打断,进行一种对这些物质所代表的特有‘乡愁’的反省,并将自己的问题叙述拽入一个更复杂的当代背景中,通过构筑自己的独特词汇,独有方式,来彰显一种力量的源出:女性,意识,语法和现场。”
林天苗从最开始所运用的材料到她对生活和自身的观察带给自己一个特别的身份特征,王功新说:“她没有办法,她无奈,我们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所以我后边跟你要说的就是我们一直在期盼着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特别期待有一天能够以一个更平等身份的,一个个体艺术家身份来在每一个美术馆做一个展览,实际上这是一个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又无奈,没有办法,从正面来讲没有这个大的语境。”
亚洲协会美术馆:洞察中国当代艺术
王功新所谈到的身份问题是中国艺术家在进入国际语境中遇到的最大困境,郭晓彦说:“如何成为艺术家是艺术家的课题,需要厘清的正是艺术家作为时代观察者对于当代生活的理解,对于政治和现实的判断——归根到底,我们所有关于艺术的讨论和实践,都离不开我们对生活及政治本身的讨论和实践,这正是需要发现和开辟的艺术之道。”
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和亚洲的当代艺术发展的西方艺术机构亚洲协会美术馆,同时也作为此次林天苗大型回顾展的主办方,先后为多位中国艺术家举办大型展览,例如蔡国强、张洹、吴冠中等。而亚洲协会美术馆与林天苗的合作也并非是偶然促使而成的,王功新先生谈到合作缘由时说:“对方对于林老师的艺术也并非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也会写信说‘我们已经了解你的情况’,无论是美术馆还是画廊,他们会发现你一直在寻找,观察了很长时间,例如这个人怎么样,每年的状态怎样,市场怎样,学术怎样,还会找理由到你的工作室来看,来打听,最后他跟你还会找到一个切入点,比如这次画廊终于让他们下决心就是跟林老师签合同做也是借着亚洲协会美术馆。一个美术馆的展览给一个艺术家定性了,一般一个艺术家在这样的美术馆定个展是很难的。”
亚洲协会在美国成立于1956年,位于纽约70街公园大道,也因其藏有约翰-洛克菲勒和其夫人的著名亚洲传统艺术收藏而闻名遐迩,他们的收藏涵盖了从11世纪到19世纪的亚洲文化瑰宝。于是1990年代初成立了当代亚洲艺术项目,是最早成立该项目的美国博物馆之一。2007年博物馆宣布成立当代艺术收藏,在标识及促进当代亚洲及亚美国家艺术家的发展方面是公认的表率。
亚洲协会2007年宣布发起当代亚洲及亚美艺术收藏,当时收藏了28件录像及新媒体艺术,尽管其他美国博物馆也开始收藏亚洲当代艺术,但亚洲协会是第一个正式成立关于这一领域收藏的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包括来自6个亚洲国家艺术家的录像、动画及新媒体艺术,这些艺术家有白南准、张怡、小野洋子、泽拓、阮初枝淳、张培力、徐冰、王功新、希尔帕-古普塔、杨福东,他们的收藏还包括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张培力、洪磊、黄彦、张大力的作品。
目前亚洲协会美术馆的馆长招颖思(Melissa Chiu)博士是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馆长和亚洲协会全球艺术项目副总裁, 同时也是重要的当代艺术策展人, 中国和亚洲当代艺术的国际权威之一, 著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本著作。 在2007年,她策划了张洹在纽约的第一个大型回顾个展。
她担任过悉尼澳大利亚亚洲艺术中心的创始总监。在澳大利亚时,她学习中国艺术的课程,并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是从那时开始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我在澳大利亚时看过许多展览。我记得在1993年十分幸运地看到了第一个在澳洲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从那以后,我对中国发生的一切更感兴趣了。以后我多次访问中国,同时也和艺术家合作,策划展览,例如我曾策划过王友身的个展。当然,澳大利亚也从这些1989年后移居过来的艺术家们获益许多,并使得我得以进入国外的中国艺术家圈子。我做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并清楚地知道两个不同环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国内的和国外的。”
对于亚洲协会对于亚洲当代艺术的收藏,Melissa Chiu女士说:“我们有协会创办者John D Rockefeller和他妻子Blanchette Hooker捐赠的古代艺术品收藏,我们也宣布了建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计划。另外,我们最先关注影像、新媒体和摄影等艺术作品。这个战略的一部分是探索今日亚洲艺术的强项在哪方面。我确实觉得许多亚洲艺术家很擅长运用这种新媒体。他们被国际艺术界视为在影像视觉艺术方面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新媒体艺术上来。在这个领域积极活动,不过我们也会展出水墨、油画、装置、雕塑和影象等全方位的艺术作品。它们都是理解当代艺术的重要媒介。我们会继续展览它们。不过就收藏的方面而言,我们首先关注那些能够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互动的媒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