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苗
其他
林天苗

人气:52

喜欢:8652

关注:

+ 关注

“从全球到地方”:王功新、林天苗在90年代中国的个人艺术实践及“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建立

时间:2018-04-07   作者:OCAT北京   来源:OCAT北京

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顾德新作品)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当代艺术展示”公共活动第二期

“从全球到地方”:王功新、林天苗在90年代中国的个人艺术实践及“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建立

主办: OCAT研究中心

地点: OCAT研究中心(北京金蝉西路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时间:2016年9月3日 下午2:30至4:30

主持人:周琳

对话嘉宾:王功新、林天苗

活动免费,预约方式:请发送 “903+姓名+电话”至OCAT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平台号:ocatinstitute)。发送信息即视为预约成功。

于90年代中期从纽约回到北京开始艺术创作的王功新、林天苗夫妇,是中国90年代实验艺术先行者中不可不提到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作为艺术家在报房胡同12号凿开的那口可以看见布鲁克林天空的干井和从床铺中央刺出的缠绕着白棉线球的两万根针,还因为他们在2000年初在北京三里屯创办的“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为正处于爆发式生长的中国实验艺术提供了一个可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藏酷在空间设计上沿用了王功新和林天苗从美国带回来的视觉印象上的现代主义工业风格,2001年到2003年之间那里举办开展的各类型活动(展览、艺术交流研讨、地下电影放映、实验舞蹈音乐、诗歌文学研讨等等)为中国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提供了契机。从铺满地面的三吨青苹果(“顾德新个展”——藏酷首个展览),邱志杰、吴美纯、李振华策划的“藏酷数码艺术节”, 到“新潮联播”、实验电影俱乐部、“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座谈会,藏酷多元化和跨门类地推介和促进了中国实验性艺术地创作和交流。作为机构的艺术总监及顾问之一的王功新和林天苗,在其艺术家身份之外从另一个角度和当代艺术产生了关系。

此次对话希望通过两位嘉宾的多重身份和多元文化视角,带领我们重新观看那个充满能量的90年代艺术圈子。王功新和林天苗不仅将针对他们所经历的地域空间转移和身份演变而形成的独立艺术创作进行讲述,也将通过当时藏酷所举办活动的经验与观众们一起进行历史探寻。进而使“关于展览的展览”的一个核心目的——研究搜寻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材料和文献——以参与性活动的方式持续进行。

王功新在报房胡同12号进行《布鲁克林的天空》的作品实施

林天苗,《缠的扩散》,1995年,白色线轴,宣纸,20000支针(12-15厘米长),床,视频播放器,电视显示器,可变尺寸。

嘉宾介绍

王功新

1960年生于中国北京,是中国影像艺术的先行者和重要的代表之一。1978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习,硕士研究生学习。自1989年至1995年生活、创作在纽约。

1994年回国在家中以“工作室开放”的方式展示作品,在九十年代中叶的北京开启了国内的“公寓艺术”。1995年再次以“工作室开放”的方式在北京自家四合院中完成了第一件影像装置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1996年在杭州参与了被认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中国影像艺术展”。1999年创办“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任艺术总监,作为中国最早的非盈利艺术空间,对国内的先锋文化、艺术的交流及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自1996年至今生活和创作在北京、纽约。

作品曾在圣保罗双年展、台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中国美术馆、纽约PS1、柏林世界文化宫、英国泰特利物普、澳洲NGV国家美术馆等地展出。2013年获英国伦敦“奥利弗”戏剧金像奖最佳影像设计大奖提名。2014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

林天苗

1961年出生于山西太原,装置艺术家。1984年研修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8年赴美,1989年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学习。毕业后,以设计师的身份在纽约工作了近8年时间。

1995年,回到中国后在家中以“工作室开放”的方式展示作品,首次在国内展出自己的装置作品《圣特雷萨的诱惑》和《缠的扩散》,并与九十年代中叶活跃的艺术家们共同在北京开启了国内的“公寓艺术”展示形式。1998年创建了“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从基建、内部装修做设计、监工、设备管理、活动组织等事务。1999年开始协调各种有关“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组织、赞助、宣传、策划等等工作,为“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举办上百场次的各种文化活动做最基础的幕后工作。

林天苗作品在很多国家及地区展出,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广州三年展、OCAT个展,上海双年展、泰勒版画中心个展、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个展、长征空间个展、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个展、法国法兰西画廊个展、勒隆画廊个展、加州三年展、昊美术馆个展、越后妻友三年展、濑户三年展等等。2006年获“马爹利年度最佳艺术家奖”;2011年获得首届“视界大奖”;2012年获得“第六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装置多媒体类大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