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雪
其他
卢雪

人气:6385

喜欢:6385

关注:

+ 关注

卢雪:让剪刀唱出民族的歌声

时间:2017-11-11   作者:杨润勤   来源:网络


19岁,卢雪首次举办了剪纸艺术展,一位日本人出价40万日元,欲购其一幅《奔马图》,十分拮据的她没有接受;28岁时,她完成大型剪纸《九龙壁》,一位美籍华人开价20万美元,又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将这幅作品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贺礼,献给了人民大会堂;现在32岁的卢雪,被邀到过美国、德国、丹麦、瑞士、韩国、芬兰、新加坡等8个国家交流剪纸技艺……

19岁,卢雪首次举办了剪纸艺术展,一位日本人出价40万日元,欲购其一幅《奔马图》,十分拮据的她没有接受;28岁时,她完成大型剪纸《九龙壁》,一位美籍华人开价20万美元,又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将这幅作品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贺礼,献给了人民大会堂;现在32岁的卢雪,被邀到过美国、德国、丹麦、瑞士、韩国、芬兰、新加坡等8个国家交流剪纸技艺…… 

快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谓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帖”,并且,已引起世界的兴趣。日前,记者获悉,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永久收藏了我省剪纸艺术家卢雪的112幅、描述安徒生童话的剪纸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家喻户晓,卢雪的剪纸缘何能得到这个童话王国的如此青睐?记者11月26日赶赴泰安,采访了刚刚从香港办公地回到家中的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

妈妈心中美好的旋律

“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我不仅从她那里学到了剪纸的基本功,还学到了勤劳贤慧、知书达礼和吃苦节俭的品格。”一见面,卢雪开门见山谈起了母亲。她说,她老家在泰安满庄镇,小的时候,见妈妈用五彩丝线,刺绣出好多好看的民间艺术品(绣花鞋、手帕、虎头帽等)。刺绣需要花样子,那些葡萄藤、牡丹花、大芍药、小狗、小猫等刺绣的花样,成为她幼时最喜欢的东西。这些花样是妈妈剪的,她剪时格外仔细,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轻微的声音格外动听。在这个声音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妈妈剪刀下的图案是五彩缤纷的。妈妈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就要爱这个世界,那怕你生活得不如意,也要爱这个世界,只要爱生活就会美好起来。她剪的东西,是装点生活的,是给生活做伴的!妈妈剪刀的声音,就像一支向往美好生活的歌,是妈妈心中美好的旋律。她说,这声音到今天还在耳边不停地响着,成了她在艰难环境中前行的一种动力。
卢雪酷爱那些花样子,五六岁时常常用一支短短的铅笔(舍不得用长铅笔),一丝不苟地帮妈妈描花样儿,有时也拿起剪刀照着妈妈的样子剪几下。7岁那年,卢雪以自己家中的芦花公鸡为“模特”,剪出了第一个有创意的作品,芦花鸡高昂着头,大大的鸡冠,长长的脖子显得格外威风。妈妈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亲了又亲。这之后,“母女师生”常常在一起揣摸剪纸了。
后来,她们全家搬到了山西,一住就是六七年。那里也有剪纸,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窑洞里到处都贴上剪纸,这对于卢雪来说,无疑是走入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当时,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向那里的老奶奶、老爷爷们学剪纸。母亲教她的剪纸,蕴含了齐鲁文化的成分,而在这里又融入了黄土高坡的“泥巴味”,凭着她的技巧和灵气,她的作品在生动传神之中又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当地剪纸艺人的称赞。13岁的卢雪在当地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剪纸女”了。
再后来,全家又搬回山东。“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这个时候的卢雪,对剪纸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剪纸已成了她离不开的一个伴儿:有委屈时剪几幅纸,心里就痛快了;在学校学习累了,课下剪幅纸就轻松了;甚至肚子饿了,剪剪纸也就“饱”了。

藏在指尖上的“五线谱”

是神话,还是童话?
夏天的树,
春天的花,
秋天的果实,
冬天的洁白无瑕,
都在你的剪裁下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蓝眼睛的俊俏,
黑眼睛的潇洒,
古代人的智慧,
现代人的豁达,
都妙手生春让他们一个个神采焕发。
卢雪呀,卢雪,
你用剪刀创造了艺术,
你的故事便是一首天真无邪的童话。
这首《卢雪之歌》,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的近作。乔羽惜墨如金,缘何为一个“剪纸女”写歌?
卢雪坦言,这是她的作品和她的故事感动了“乔老爷”。她说,几年前,在别人引荐下,她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乔羽,他正在准备接受一家电视台的采访,见山东老乡大老远来了,就给了她一点时间。当时,她是带着自己的一大摞作品去的,没想到“乔老爷”一下子被她的作品吸引住了。可能是这些作品勾起了乔老的思乡之情,也可能是这些简练、流畅、生动传神的作品打动了乔老,看着看着他眼睛竟湿润了……他问卢雪的生活情况和艺术生涯,他们谈了几个小时,电视台的采访也被乔老忘记了。在这之后,乔老经常约卢雪谈剪纸艺术……今年秋天,去丹麦捐赠剪纸作品之前,她把求艺之路写就一部《剪纸童话》(即将由出版社出版)拿给乔老看,没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老艺术家看到动情处,竟然潸然泪下,他还答应和卢雪一起去丹麦。在回国的飞机上,乔羽挥笔写下了这首歌。
那么,感动乔羽的是什么呢?卢雪说,可能是她独特的求艺之路吧。
卢雪17岁那年,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当时,家中很穷,她不能继续复读了。为给家里做点事情,她经人介绍到泰安城里,到一个厂长家当保姆。她当时想,这差使挺好,一来干罢活后可以剪纸,二来每月还可以挣到30元钱补贴家里。让她更为高兴的是,这位厂长家有看不完的书,中外名著、各种报刊杂志放了几大橱子,这对于渴求知识的卢雪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对此,她白天忙着给人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到了晚上便一头扎到了书堆里,有时读着读着,就好像书中的人物向她走来,她赶紧把这个人物剪在纸上,倾心地看,细细地剪,往往看着剪着天就亮了。一个月过去了,当她提出要工钱时,厂长却“卡了壳”,原因是她天天晚上都开着灯看书剪纸,30元的工资顶了电费。分文未得,但她还是愿意在这里做保姆,这些书对她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有一天,她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剪纸图案,是一种“爆炸式”的,被剪物从中间向外逐渐扩大,且都相互衔连着,其技艺之高令她叹服。她一看落款是一位山西蒲县的一位民间艺人。她千万遍地看,怎么也琢磨不出这个剪法。这时的卢雪已由着迷变成“着魔”,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终于,她回到家求母亲,要到山西蒲县学艺。母亲知道女儿对剪纸的热爱,含着眼泪点了点头,随即到邻居家借了20元钱给她,并给她准备了一包煎饼。就是这20元钱让她在山西学了三个月。
卢雪到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她花9元钱买了张火车票到达临汾,尔后再求一辆运煤车司机把她捎到了蒲县。下车时,这位司机让他沿着山路走,说翻过两座山就到了她要去学艺的村子。她沿着山路往前走,走着走着太阳落山了,满天挂满了星星,她听到山里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叫声。兴许当时太幼稚了,她没有感到害怕,她用心想童话故事里的星星。走着走着,他脚下一滑,滚到山沟里,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醒了,天上还是布满了星星。她用手摸摸,自己的衣服已经划破了,脸上也出了血;煎饼包不见了,藏在内衣口袋里的11元钱还在。她爬起来又往前走……天亮时,她来到这个村子,当见到村子里那位年过7旬的民间剪纸老艺人时,她像见到妈妈一样,一下扑在她怀里哭了……
卢雪说起这段往事时,眼里淌下了泪水。她说,当时,她在他们家躺了一整天,这位老艺人和老伴又给她烧汤喝,又给她擦药,到了晚上当老艺人把一箱子剪纸拿给她看时,她又一次激动地哭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她白天帮着老艺人到地里干活,晚上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她剪纸。
学艺回来后,她又去过东北、广东、广西和湖南、湖北。她寻找艺人的方法是,先到当地的文化馆打听到剪纸艺人的住处,然后到人家中为其干活,求人家教她剪纸的“绝活”。她看到艺人们灵巧的指尖上,像是藏着五线谱,剪出的作品像是一首首动听的音乐,悦耳、动听。
近3年的时间,她拜访了几十位民间艺人。南方流派构图上的细腻、逼真;北方流派色彩的浓重、夸张与热烈奔放,都流泻在了她的指尖上,融在了她的作品中。

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

1990年5月17日,有关部门在泰安为卢雪举办了剪纸艺术展。这就是篇首提到的,一位日本人欲出40万日元购其《奔马图》的事儿。卢雪说,那幅作品是她的得意之作,画面上是抖鬃腾蹄的几匹奔马,为剪这幅图,她不知揣摩了多少匹奔马的样子,试剪过几十次。当时,那位日本人一出这个价,她有些吃惊,在感觉到了“艺术的价值”的同时,她脑子里忽然联想到了电影里的坏日本兵。所以她坚定地说——“不”!
到现在,她对这个“不”字也不后悔,人就该活出自己的骨气来。1999年8月,她历时11个月才完成的大型剪纸《九龙壁》时,一位美籍华人愿出20万美元购买,当时,创作这幅剪纸的目的是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所以,她仍坚定地说了个“不”,并且无偿献给人民大会堂收藏。她说,世上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尔后才有自己的亲人、朋友。
她说,我们中华民族许多东西比外国优秀得多,比如剪纸。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剪纸,但是他们本土的剪纸,有的线条比较流畅,但表现力差了一些;有的很生动,但不细腻。可以说,我们中国的剪纸是完美的、最好的。
1994年,卢雪随中国艺术展览团首次访问瑞士。在那里,面对一双双羡慕的眼睛,她现场做剪纸表演,当一幅精美的图案从她的手上展现给观众时,那欢呼声骤然响起。1996年2月,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邀请,她在那里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引起反响,现场到处可以听到“OK————中国”的话语。1997春节前夕,山东省政府组织艺术访问团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卢雪作为民间艺人随团前往。活动期间,时任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前来欣赏,当看完她现场表演创作后,王鼎昌感叹道:“中国能剪出这么好的东西,能剪出这么美的东西的人,她的心灵也一定很美!”并欣然收藏了她剪的一幅《寿星骑鹤图》。同年6至8月,她又出访瑞典、芬兰等欧洲五国,举办多场个人作品展。1998年2月,他再次应邀赴美办展……卢雪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现任美国总统布什曾亲笔来信,赞扬她的剪纸。
让卢雪真正高兴的是,前不久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收藏她的112幅作品。她说,2001年,她取材于德国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被德国格林兄弟博物馆收藏。这一次,丹麦安徒生博物馆一下子收藏了她的《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和《野天鹅》等作品。当时,在捐赠仪式上,安徒生博物馆馆长卡斯滕·埃斯基尔德森说:“这是安徒生博物馆第一次接受中国艺术家的捐赠,中国剪纸艺术家卢雪用她高超的艺术,展示了东方人对安徒生作品独特的理解。”说到这里,卢雪解释说,1994年,她开始萌发让中国剪纸艺术走向世界的念头,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为创作题材。她想,让童话王国的童话变成中国的剪纸,再展现在童话的王国里,该是我们中国人多大的荣耀呀!现在,她的梦变成了现实,但她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和起点。
问到“起点”的含义,卢雪认为,现在要剪的东西太多了,像浩如烟海的世界名著,这些著作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把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出来。如若能把这些名著的主要人物和重点内容,用我们的剪纸表达出来,让世人通过中国的剪纸,了解世界的故事那该多好呀!有些国家把中国剪纸比做来自东方的歌,那样,我们的“剪纸歌”就可在世界唱响了。
卢雪认为,我们的生活中要剪的东西就更多了,人物、鸟兽、文字、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今年她做了另一个尝试,用多幅剪纸表现人物故事,创作了由104幅作品组成的《孔子圣迹图》,这些作品以编年为顺序,所表现的“圣迹”从孔子生于尼山,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为止,剪出了孔子一生的行迹。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4周年,这一天这些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得到各界的关注,直到10月20日展览结束,来观看的人仍络绎不绝。
当谈到山东剪纸时,卢雪十分兴奋,她认为,我省的剪纸最为丰富,不限于一地,也不限一种形式,像蓬莱、招远等地的窗花,胶县的单幅剪纸,烟台的门签,夏津的顶棚花,龙口的纸盒花,诸城、临沂的鞋花、牟平的墙花,莱州的喜花等。如若把这些剪纸放在一起,那该是一副多么灿烂的画面呀?如若形成一个文化产业,该会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时下剪纸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装饰、印染、广告之中。因此,剪纸产业的前景应该看好。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