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春色伴纸鸢

来源:学国学网    作者:泓萱    时间:2016-11-10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  

春,披着柔暖的微风,吹暖了大地,吹走了阴霾,吹蓝了天空。在时而飘过的鸽哨声中,轻盈的风筝也随着春风在空中起舞。

 

放风筝曾经是风靡老北京的一项“全民迎春活动”。早年间,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琉璃厂一带的商铺就会布满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让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风筝作为我国独到的发明,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英国博物馆还把风筝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说风筝来源于春秋战国墨子(墨翟),后传给学生公输班(鲁班),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坊间才出现了“纸鸢”。

起初风筝主要用于军事和传递工具,到了很会玩的宋代人手中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玩意儿。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及苏汉臣的《婴戏图》中也都描绘了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瘦燕 黑锅底

 

 比翼燕

 

要说咱北京盛行放风筝约始于明清时期,相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大多继承了曹雪芹先生的遗风,最具传统精华的当属曹氏风筝和哈氏风筝。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金福忠兄妹和享誉中外的“风筝哈”。

北京的风筝以制作精巧而著称,制作一只风筝一般要经过十道工序,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沙燕风筝,又叫京燕风筝。

老北京的风筝行有句俗话:“北城黑锅底,南城大沙燕”。这“黑锅底”说的是宫式风筝的传人金福忠。当年他在地安门火神庙外边摆摊卖风筝,用黑烟子作画,做出的沙燕黑白分明,风筝飞在天上就像一块黑锅底,远视效果极佳,故此得名。而“大沙燕”则是指琉璃厂以做瘦沙燕闻名的享誉中外的哈记风筝。

   沙燕

 

曹氏风筝 博众家之长  

说起“曹氏风筝”,很多人都会误解为曹雪芹先生自己创建的流派。其实,“曹氏风筝”是金福忠先生的《宫廷风筝图谱》与孔祥泽先生1943年抄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两部著作结合后,形成的风筝流派。当年自幼喜爱风筝的孔祥泽先生承接了金福忠先生《宫廷风筝图谱》的技艺后,又将抄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进行细致的研究,从此树立了“曹雪芹风筝”简称“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工艺是宫廷风筝与民间风筝艺术完美的结合,其特点就是把风筝拟人化了——肥燕儿就像成年男子威武伟岸,瘦燕儿好似窈窕淑女柔美多姿,比翼燕儿恰如一对恩爱夫妻白首相随,半瘦燕儿仿佛是青少年英姿勃发,小燕儿则喻为顽皮儿童俏皮活波,雏燕儿恰似胖娃娃细小可爱。

曹氏风筝是中国风筝发展的历史见证,融民间文化、宫廷文化、南北扎制的精华于一体,融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它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及20种制作技法,其扎、糊、画、放的制作工艺流程具有独到之处,是大俗大雅制作之结晶。

  

哈氏风筝 享誉中外  

老北京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进北京逛厂甸儿,玻璃琉璃大沙燕儿。”这里的沙燕儿专指的就是哈氏风筝。《琉璃厂小志》曾记载:“哈记风筝店,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按近数十年,以哈记所售风筝为最著”。

哈氏风筝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哈氏家族祖辈考取了武状元后,从河北省河涧县鸽子洼村迁至京城,后家道没落。哈氏风筝的创始人哈国梁由于从小喜欢风筝,加之受周围文化熏陶,便开始钻研风筝制作。心灵手巧的他所制作的风筝小巧玲珑,别有风韵,博得世人赞许,求购者甚多,于是在北京南琉璃厂西北角开了两间铺面专卖风筝。

当时主要制作大风筝也就是大沙燕,哈家以用料考究、做工精良,吃大风,起飞快,高而稳等特点而叫响整个京城。1915年,哈氏风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银奖,从此享誉海外。  

其实在京城无论是哪个流派的风筝都始终贯穿着两个字,那就是“讲究”,只有精致的风筝才配得上咱精致的老北京。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