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人间国宝”——谈非遗传承人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0年10月26日    作者:苑利    时间:2023-08-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意义的活态文化,非遗的传承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也因此,非遗传承人成为人们关注非遗的同时同样关注的对象。那么,一个民族在社会高速发展之际,为什么会关注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为什么成为中华文明的另类传承者?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及其重点又是什么?非遗传承人如何保护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成为中华多元文明的重要捍卫者?本期讲坛邀请苑利研究员讲述非遗传承人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个基本事实: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这些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上都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展开的。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巧合,实际上存在着历史的必然。

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天都要出产新产品,而新产品的产生仅靠我们冥思苦想的创新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向祖先学习,从祖先处汲取经验,汲取智慧,寻找答案。由此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显然与时代的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现象反过来又会提醒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仅仅为了认识历史,保护好这笔遗产也可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不竭的资源;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其传统文化很容易因时代列车的疾驶而被“甩”出车外。

于是,抢救、保护文化遗产,便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保护工作也随即展开;三是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人们很容易因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而忘却自我,忘却了那段本属于自己的历史,忘却了本应熟记的那条“回家的路”。于是,一场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拉开了历史的序幕。在这个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走进世人的视野,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礼遇。

传承人———中华文明的另类传承者

自冯骥才先生提出“传承人”概念始,这个概念便一直被沿用且直至今日。记得2007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以往,一讲到中华文化的名人,我们便会想到孔子、孟子。不错,作为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他们确实做出过杰出贡献。但是,在关注他们以及他们成就的伟大事业外,我们还应注意一个问题——除孔孟之道外,中华民族还有许多文明创造并不是由孔孟创造的。

譬如中华饮食制作技术、东方建筑技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纺织技术以及我们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华农耕技术等等。也就是说,在中华文明的创造过程中,除孔孟之外,还有那么一批人,为中华文明的创造同样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他们就是妇孺皆知的鲁班、毕生、蔡伦、黄道婆,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创造,没有他们的参与是万万不能的。随后提出的“以人为本”原则,以及“传承主体”概念等,基本上也都是围绕如何认定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和用好传承人这一基本思路展开。

那么,在中华文明的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底传承了怎样的中华文明呢?

与精英文化所传文明经史子集不同,传承人的所传文明,主要表现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和传统节日仪式三个方面。

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表演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文学和狭义的表演艺术两个方面。传统表演艺术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民间社会的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民间人眼中的历史。很多人以为中国老百姓对于历史的了解是从《史记》《汉书》开始的,但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中国老百姓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多半是通过一出出小戏、一部部说书、一则则传说故事来完成的。

譬如,普通百姓对唐代历史的了解并不是通过《新唐书》《旧唐书》,而是通过《贵妃醉酒》《打金枝》《长生殿》《薛平贵东征》《说唐演义》这些传统评书、剧目来完成的;对宋代历史的了解并不是通过《宋史》,而是通过《包龙图》《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探阴山》《岳母刺字》这些传统表演艺术来完成的。而这显然与当时传统社会识字率不高的社会现实有关。当然,传统表演艺术还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眼中,劳动歌可以帮助他们协调动作、减轻劳累;仪式歌可以让他们的仪式变得更加庄严,儿歌可以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增长知识、培养性情,而情歌则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歌声中获得来自异性的恩爱。俗话说“饭养身,歌养心”,民间文学在教化人心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小觑的。这也是传承人对中华文明过程中所作出的第一个贡献。

传统工艺技术

传统工艺技术大致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与传统工艺技术两个部分。在中国,这类遗产主要由传承人来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具有以下三大特征:首先,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它主要是由艺人或是匠人来传承的;其次,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没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不能称之为传统工艺美术;其三,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不具有实用性质者同样不能称之为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涉猎范围广泛,包括传统绘画工艺、传统镂刻技艺、传统织造工艺、传统刺绣挑花工艺、传统印染工艺、传统彩扎工艺、传统雕塑工艺、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传统金属制作工艺、传统髹漆工艺、传统造纸工艺、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等。

传统工艺美术尽管在典籍中也偶有出现,但其中的绝大部分,特别是难度最高的那部分,主要还是通过艺人或匠人来传承的。

与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并肩的还有传统工艺技术类遗产。这类遗产多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譬如我国的传统农耕技术、传统游牧技术、传统渔猎技术以及服饰制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房屋建造技术、桥梁建造技术、传统交通工具制造技术等,都属传统工艺技术范畴。在中国历史上,与传统工艺技术类遗产有关的典籍并不少。如农业方面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茶艺方面的《茶经》,医学方面的《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肘后备急方》。但由于这些典籍的记载过于简约,很多细节很难通过文本说清楚、讲明白。故而更多的技术细节,更详尽的工艺流程,仍需要通过工匠们的活态传承来实现。没有千千万万个传承人的活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无论如何是不会保存至今的。这也是非遗传承人对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二份贡献。

传统节日仪式

传统节日仪式是一国国民的共有遗产,在官方文献及文人作品中这类遗产尽管也不乏涉猎,但能像《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这样用专章专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仪式者并不多。作为规律,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仪式主要还是通过民间社会实现世代传承的。传统节日,不仅可以拉动“假日经济”、缓解身心疲劳、传承人类文明,同时还可以增进人们的家族认同、民族认同直至文化认同。传统节日仪式可以让我们用一种更为随和、更为亲和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民更幸福,民族更团结,社会更安定,环境更美好。没有民间社会对于传统节日仪式的活态传承,这一切是万万不能的。这也是传承人为中华文明的活态传承作出的又一独特贡献。

传承人———中华文明原汁原味的传承者

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由此拉开序幕。这还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新时代。因为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引领科技的发展,才能雄踞世界民族之林。但社会是有分工的,分工的结果,便是作为中华文明“二传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得了这样一份工作:一是将祖辈们所创人类文明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二是将祖辈们所创人类文明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也就是说,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传承人的本职工作并不是创新时代所鼓励的“创新”,而是“远离”创新的“继承”。他们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好资源。即传承人的工作是利用自己了解传统甚多的先天优势,将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样子、老技法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而不是放弃自己熟知传统的所长,去从事并不擅长的所短。

冯骥才认为,传承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者。他认为“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在《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中,冯骥才又说:“自觉地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就是传承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

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与“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既是传承人的特点,也是传承人的最大优势,离开这些,传承人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关注传承人所谓脱胎换骨式的“创新”,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多少成功的案例,这一点,与传承人的特质是基本上吻合的。相反,残酷的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懂得老样子、老技法、老剧目、老传统的人已经所剩不多,再不保护,再不继承,再不做好这最后一搏,我们的许多传统知识与技能,就会因老艺人的离世而“断崖式”消亡。比如,就在改革开放这40多年间,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老艺人的离世,我国的民间说唱已经由原来的400多种,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00种;我国的传统小戏由原来的近400种,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00种,我国的其他遗产类型也在快速消亡,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继承呢?

传承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也是中华优秀基因的坚强守护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最稳定、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最中国”,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当然是我们手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遗产,我们的文化才会永葆本色,永远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中华优秀基因的守护者,传承人应该明确责任,站稳立场,坚定态度,在西化文化大举进攻面前,确保自己所传中华基因的纯正性,确保中华文脉永不断流。

如何保护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传统就会因为外来文化的融入而变色、走味。譬如,如果我们的传承人将散点透视改为一点透视,中华文明中的《清明上河图》的画法、《韩熙载夜宴图》的画法、《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画法、《簪花仕女图》的画法就都没有了;如果将西方人体结构法引入中国的传统泥塑、传统雕塑,那么,天津泥人张的大头娃娃、无锡的阿福就没有了;如果把美声唱法引入民歌,把五线谱、简谱引入中国,那么,纯正的、变化自如、独具特色的中国唱法及演奏技法也没有了,因为中国的很多“调调”都“藏在”西方钢琴键子的“缝缝儿”里,这些“调调”用西方的记谱法、演唱法,是很难表现出来的。不要小看这些看似“无心插柳”的小事,放在一起,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中华文明就会因为我们的“无心插柳”而渐行渐远。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了江浙一带的《茉莉花》,中华文明就少了一份婉约;没有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中华文明就少了一份欢快;没了蒙古长调,中华文明就少了一份辽远和悠长;没了陕北的信天游,中华文明中就少了一份高亢和嘹亮……

李学立拍

保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保护各自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做起,这就需要我们弄懂各自文化的独特气质与独特优势,要把自己的“好”说出来,讲出来,做出来。其实,要想“弄懂”自己并不容易。记得某位西方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是谁发现了水?我想那肯定不是鱼。因为鱼就生活在水里,它已经感知不到水的存在。”要想打破“魔咒”,一是借助他人眼光发现自己的优长,二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找到自己的传统,特别是自己的优秀传统。比如,徽州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优势——笔墨纸砚,热贡发展了属于自身特色的唐卡……

当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承者,仅仅做到“各美其美”尚远远不够,还要学会尊重他者,学会欣赏他者所创文明。因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实现,需要全体国民甚至是全球人的共同努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各地、各民族甚至是各国之间应该多多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最终实现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