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咏白
中国著名女性艺术研究学者。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江阴市苏市桥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详细]
人物简介

中国著名女性艺术研究学者。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江阴市苏市桥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美术资料室、美术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79年开始从事美术研究,一方面广泛收集油画史料,进行发掘与抢救史料的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对美术现状的调查研究,不断作出评论,并扶助了一些青年画家。

1985年一1989年间曾任《中国美术报》主任编辑。

80年代着重油画现状和历史的研究,发表过百余篇关于油画及作品的评论。自1990年始又转向对中国女子美术史与女性美术的专题研究。

1995年创建“女性文化艺术学社”,始任“女性文化艺术学社”社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

1999年被文化部评为“巾帼建功”标兵。

 

完成专著


《<中国油画>(1700―1985)》(9万字,图200幅),1988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性及地方性文艺和出版系统六项奖赏:全国性的有:中国美术图书银奖;中国图书印刷大奖;中国图书博览会铜奖。省市级的有:江苏首届文学艺术奖;华东地区图书博览会大奖;江苏图书精品奖。

 

1995年出版个人论文集《画坛――一位女评论者的思考》,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陶咏白和李湜合作完成,2000年6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专门阐述中国女性绘画发展的史书。本书的宗旨是追寻从人类的祖先原始社会至20世纪前半叶(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的女性绘画的踪迹,以女性从“非人”到“人”的觉醒进而到“女性”的觉醒为主线串联起来编写成一部完整的女性绘画史。全书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上下两篇。

评论文章


共发表评论文章150余篇,约100万字。

《中国油画280年》,载于1988年《江苏画刊》及《美术史论》第1、2期,获中国艺术研究院1991年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奖三等奖;被中外美术史论家认为是"中国油画简史"。

 

《女儿国的圣歌》,为1992年外文出版社和湖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当代女画家画集》作的序文,1994年《造型艺术研究》第4期转载;

 

《赞硬邦邦的四川小伙》,载于1981年《美术史论》第1期;

 

《清醒的探索者――李化吉》,载于1984年香港《美术家》第2期;

 

《众里寻他千百度》,载于1984年《油画选刊》第6期;

 

《柳暗花明处》,载于1985年《江苏画刊》第6期;

 

《对林风眠的历史思考》,载于1990年《美术史论》第2期。

 

《对庞薰栗的历史思考》,刊于1992年《美术史论》第1期。

 

《画家的探索》;

 

《油画风格探索随笔》;

 

《回望历史——徐悲鸿与林风眠》;

 

《迫寻吴冠中艺术的踪迹》;

 

《迟到的青春――三女性的新探索》;

 

《如火的情怀,似歌的乐章――油画家闻立鹏》;

 

《夹缝中的常青藤――鸥洋与其画》;

 

《访德国当代绘画大师――吕佩尔茨、彭克、伊门多夫》;

 

《无穷的追求――赵晓沫的艺术》;

 

《中国女性绘画的艰难之旅》;

 

《女娲们的义旗》;

 

《追回历史――赵兽与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

 

《决澜社――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声》;

 

《大海样浑厚宝石般晶莹――徐坚白的艺术》;

 

《与世纪同行――中国女性艺术的历史足音》;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

 

《油画领地的"新社区"――保定的七条汉子和一名女将》;

 

《走在中西艺术交融的路上――杨佴文的艺术》;

 

《沙耆艺术的文化意义》;

 

《涅檠:女神的再生――张温帙陶艺的文化意义》;

 

《女人的艺术,艺术中的女人――王小蕙的雕塑》;

 

《一个女儿的爱一何鄂的创造世界》;

 

《夹缝中的常青藤一鸥洋其人其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