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最新水墨画展览数据

    来源: 新华W    作者:admin    时间:2014-07-01

    自2012年起,新水墨一直霸占艺术圈热词榜,被艺术媒体同行们不厌其烦地讨论着。“探索了三十多年的当代水墨终于熬出头了,我们就是美术史的见证者”,打鸡血般的兴奋。全国各地美术馆、画廊新水墨群展个展轮番轰炸;连大都会都令人振奋地举办跨年度的水墨展;拍卖行也纷纷为新水墨开辟专场……一切都成为新水墨火热的佐证。这股热潮已经蔓延全国了么?专门运营、推动新水墨的画廊、机构是否已成气候?新水墨艺术家群体注入了多少新鲜血液以延续探索?都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

    新水墨热:一场群体意淫?

     

    2014上半年新水墨展览地区比重分布

    根据99艺术网展讯数据库统计,2014年上半年新水墨展览数量为44个,而同一时间段当代艺术展览总数约850余场。相比之下新水墨展仅能用“零星”来形容,并未形成“井喷”的趋势。

    从上半年新水墨展览地区分布比重图来看,北京和上海分别拥有50%、20.5%的至高比例,堪称新水墨展览重镇。两个城市毫无疑问是南北当代艺术中心,这一分布情况实数自然。而图表中所统计的“其他”城市仅覆盖了重庆、杭州与西安三地,且上半年新水墨展览数量寥寥无几。浅析其原因,二线城市的当代艺术机构与当代艺术家群体尚未壮大,新水墨主体更是处于缺乏状态,星星之火欲成燎原之势仍需要时间的积淀。

     

    虽是粗略的统计与分析,但展览总量与分布数据都与所谓的新水墨大热状态相距甚远。是否焦点的过分集中让我们将新水墨势力在想象中无限放大?新水墨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还是需要冷静下来客观分析。


    新水墨推手亦或投机者
     

    单以展览数量一项来衡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就堪称“新水墨推手”。从公益机构伊比利亚转型成为商业画廊后,“文人老板”夏季风重新确立蜂巢的发展方向:以东方美学作为支撑的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新水墨自然成为首推的艺术形式,而他本人对于水墨的喜好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梁铨、徐累、刘庆和等都是蜂巢合作并在2013年举办展览的艺术家。2014上半年,蜂巢又以郝量个展“幽邃之地”拉开序幕,先后推出“迁想——刘琦个展”、“逍遥游——武艺个展”(含水墨作品),涵盖60、70、80不同年龄层。可以说,蜂巢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艺术家梯队,系统地进行着新水墨的梳理。

     

    一些经营现当代艺术多年的画廊也在观望中采取行动开始增加新水墨展览的比重,如艺•凯旋艺术空间与亚洲艺术中心。艺•凯旋负责人李兰芳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介绍,她从2010年起有意识地逐步扩大新水墨板块,现在新水墨展览会占到每年展览比例的40%。

     

    美术馆是推动新水墨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南京金陵美术馆乃至中国美术馆在2014上半年都主办或承办过新水墨展览。其中以今日美术馆承办数量最多最密集,包括4月的“墨变——侯拙吾作品展”、“ 丁彬个展:后山水图像研究”、5月“ 开门——王天德个展”、6月“并置——黄国武现当代水墨研究展”等,据说下半年新水墨展览的频率只增不减。

     

    黄国武个展“并置”现场,今日美术馆

    除上述机构外,部分成熟画廊在新水墨热之前已经拥有明确的定位,并不会受到风潮影响而选择涉猎新水墨;而大多数年轻的画廊并未形成明确的规划与目标,他们会试探性甚至投机性地举办新水墨展览,视市场效果决定是否持续跟进。 

    新水墨艺术家群体: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费

     

    2014上半年新水墨展览艺术家年龄分布比重

    根据2014上半年新水墨展览参展艺术家的年龄分布比重统计,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依旧是展览的主要活跃群体,所占比例为52.4%之多。刘庆和、蔡小松、李纲、徐累、朱伟、武艺等新水墨领域的领军人物,依然在展览中最为频繁地亮相。5月在南京金陵美术馆与江苏省美术馆的两个新水墨群展开幕时间只相差4天,就重复出现了徐累与朱伟两位艺术家的作品。

    58年生人的李津独领“50后”新水墨艺术家风骚,3月台北个展“集食行乐”之后,又出现在“世说新语——水墨人物展”(4月,鼎峰空间)、“五官•八骏——中国当代艺术展”(4月,新水墨意象馆)、“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6月,亚洲艺术中心)等群展名单中。

    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一代新水墨艺术家在展览数量上比重相当,徐华翎、刘琦、党震、祝铮鸣等在“70后”艺术家群体中参展频率较高。而郝量则以蜂巢个展和耀眼的拍卖记录无争议地成为“80后”新水墨艺术家行列的明星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80后”新水墨艺术家多以个展或者“新青年群展”等方式展示作品,但相较于上一代艺术家,较少地进入批评家与学术展览策展人的视野。7月即将在广东省美术馆举办个展的艺术家张羽这样评价年轻艺术家所作的水墨探索:他们的创作没有超过我们这一代人在80、90年代所做的努力。那个时候的问题再拿到今天来思考已经不具备学术意义。

    结语

    数据统计并不能完整地反映新水墨发展现状,但已经可以给忧心于新水墨过热的批评家、策展人们些许安慰,也为过分看好新水墨形势的乐观派泼了点冷水降温。毕竟参与在新水墨潮流中的只是小部分画廊、机构,而新水墨艺术家群体也并没有盲目扩大,甚至存在着有限的艺术家被过度消费之嫌。更大范围的学术探讨有待展开,新水墨能热到何种程度仍需观察。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