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后现代 与女性画家的三个注解

来源:原创    作者:梁 宏    时间:2015-01-04

一、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的注解

      “女性主义”这个词源于法国,意同于妇女解放。在我国,20世纪初,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个词引入到中国。

       最早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时并不包括女性,女性没有说话的权利,所以西方妇女运动最早就是争取妇女的选举权,即所谓女权。到2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基本上争取到了选举权,但她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不能和男人平等,表现在不同工同酬,在人们的观念中女人是男人的客体,在道德中对女人有偏见,等等。她们发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利的差异,因此,她们从争取女权这个目标发展成研究为何女性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地位,这样就把争取女权转变为分析女性为何得不到平等及如何得到平等,更强调性别关系的分析。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妇女运动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何法律规定了男女平等但实际却仍然无法平等,看来,满足于法律上的权利平等不行,于是也开始转向性别分析,因而国内很多人就用了女性主义这个词。

       但是也有人仍用“女权主义”,认为这比较明确。国内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用“女性主义”是有考虑的,因为“女权”好像给人的感觉比较狭隘,仅仅是为了争取妇女权利,而没有分析如何达到这些权利,“女性主义”强调性别分析。也有人认为,虽然我是女权主义者,但若用“女权主义”这个词就会把男人都吓跑了,被认为是一种“变态”,这实际说明男权话语很严重,但为了不引起男人反感影响沟通,所以采用“女性主义”这种说法,这是从策略上讲。实际上这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它是包括男女平等信念及社会变革的一种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它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政治上的歧视,除了性别歧视以外的其它一切不平等,它都要考虑到,这就是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内在涵义。

        一般认为女性主义的发展经过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利。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公民,女性也要求有选举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女性一点也不比男人差。这个阶段以女性争取到选举权为结束。美国的妇女就是于1920年获得选举权的。

        第二次浪潮发生于本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男人都到了战场上,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填充男人空缺的劳动岗位,国家也动员妇女要为国作贡献。原来男人干的所有的活,女人都能干了。但是战争结束后,男人从战场上回来了,女人又得回到家里。这使女人非常不愉快,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浪潮,这次妇女解放运动发展很快,到了70年代改变了很多社会观念。

         第三次浪潮,人们说法不一,认为一般产生于70-80年代,产生了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应的女权/女性主义各流派。这个时期,女性主义内部呈现多样化发展,如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

 

二、关于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注解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哪些共识。第一点是反对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认为事物存在着一种不变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则认为根本不存在不变的本质,事物是流动的、发展的,而且与主体状况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与女性主义相同,即不能说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就注定她是弱的,注定就应该相夫教子。

        第二点是反对二分法、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中把理性与感性等对立,女性主义对此也是反对的,它反对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客等二元对立。

        还有一个问题是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差异,我简单说一下。二者的逻辑起点和理论诉求是不同的。女性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在追求妇女解放的实践运动中产生出来的,妇女要解放,就要探讨为什么受压迫,因此女性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从大的方面当然也应归结于实践,但准确地说还是从理论的自身矛盾中产生的。女性主义产生于妇女运动,其理论诉求也必然是为妇女运动而服务,必须要结合妇女运动的实践。后现代主义更大程度上还是书斋里的,还是理论上的思考。还有一点,女性主义对启蒙和现代性的评价与后现代不同。后现代对此的评价可能负面的更多一点,但女性主义不能彻底地反对,因为女性主义最早发源于启蒙运动,要追求科学和规律的,不可能彻底反对现代性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女性主义本身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法向男性要平等、要权力。

        现代艺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对大自然回归的向往,意味着对传统的离距和叛逆,由此开始了人类精神的永远流浪。个体意识的觉醒带着与生俱来的精神痛苦,引发了个体对自身的同情和关注。前卫流派试图用新的个人创造,取代旧有的、传统的、统一的模式。 “艺术的意志力”为前卫艺术要求得到无限的创作自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现代艺术的动力性机制。

        后现代思想成为推展女性艺术的助力。90年代大量涌进后现代思潮,将世界性的“结构”与“解构”认知广泛地渗透到各类学识领域,也使过去在人类发展所标榜的高度文明下所忽视的另类世界,如黑人文化、东方文化、原住民文化、同性恋文化以及女性主义等,逐渐成为研究后现代思想的“显学”。

        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则从此多样另类的认知中,经历了对既有价值的质疑、传统认知的颠覆、自我认知的彰显、以及从中所展演的各形各色“后现代艺术”。伴随此松绑传统的精神,女性主义在艺术表现上所发酵出来的价值,亦于自我价值的评断上,提供了无限的鼓舞与勇气!就此,女性艺术家得以在后现代思潮的灌溉之下,逐渐茁壮。以尖锐精准的言论来挑战艺术权威势利,质疑女性艺术与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历史以及现状下,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并试图为属于女性的艺术作一番整理以及定位。艺术界是如何对待女性的。

        在一片后现代的声浪与女性自觉的复苏中,女性艺术家们回复自觉性之后所要平反、争取的是什么?当然,站在“既得利益”的男性立场来说,这不仅不是个问题,且是理所当然的认知,因为他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祖父的父亲、曾祖父的父亲等等前辈们都是这样子,要不是为宗教、宫廷、社会创作艺术,便是为追求纯粹性与独创性的“为艺术而艺术”,或是为后现代的解构既有认知而艺术。然而,女性,她们在传统的艺术社会架构中,最能够与艺术能够沾上边的职业,便是当艺术家的模特儿或情妇(从模特儿到情妇似是理所当然的过程),为艺术家制作复制的织锦编织(女性的传统的工作──女红),当然还也包括必然性的洗衣与相夫教子(女性的宿命职责),而在近代的发展中,则是出世了一些,能够从事艺术界的行政和服务业(伺候威风凛凛的男性艺术家)。

         现代主义的异化倾向在表现主义艺术中得到矫正,因为表现主义艺术把孤独的自我作为立足的根据,通过对个体意识、情感和欲念的肯定,守护着艺术和生命体验、和精神反应、和心理需求的联系,守护着分散化了的个人化和此时化的人文主义。反传统一度成为现代主义的共同纲领,但视其内部变化,却常常是一种主义否定另一种主义。出于同样的心理需求,后现代主义开始返回历史,吸纳古典传统的东西同时亦开始摒弃现代主义严格划分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不承认高雅文化和流行艺术、表象与现实之间的陈旧区分,针对现代艺术全盘否定传统的极端态度,后现代主义主张多种选择。它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而是以历史上空前众多的艺术家,创造着历史上空前丰富的艺术作品。对个人风格的漠视,促使后现代艺术家打破艺术与生活界限,使艺术平民化、生活化、日常化。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现代主义的再生状态,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历史过程。

 

三、关于后现代主义与女性艺术的注解

        后现代主义出现于1960年代中期,最初产生于对现代建筑风格的批判。作为现代性标志的种种观念,如中心、主体性、总体性、同一性、本源性、语言深层结构性等,无不受到怀疑和批判。无论在建筑、诗歌、小说还是在其他文化领域,后现代最普遍、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努力摆脱以往发展创新的线性逻辑。对目的的轻视和放弃,使后现代艺术抛弃了现代主义追求的权威性,阅读过程或思考过程代替了艺术品。艺术世界的权利中心从作者、作品向读者、观者转移,由中心到失去中心而出现非中心状态。正是这种状态给予商业操纵以真正的权利,因为非中心的市俗状态并不是没有中心,市俗社会是靠市俗权威建立的,后现代的市俗权威就是金钱和传媒。

后现代艺术处于影像文化开始盛行的时代。

        艺术史上性观念的变革,是以女性形象的变化为载体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形而上和形而下相互冲突的形式来阐释情爱理论。它和古典时期沉醉于虚幻的道德理想不同,而是深深陷入自我冲突之中,让服从于快乐原则的原欲与服从至善原则道德观念和服从现实原则的社会规范面前碰撞,充满疑虑、张惶和内心矛盾。女人作为艺术母题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精神倾向关系密切。在现代艺术中,女人形象是一个反思社会生活的符号代码,她是艺术家表现个人意识、情感的载体,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的社会现实及思想观念。女人成为各种观念的载体,传达艺术家个人的独特感触、情绪和幻想。她从神性审美规范中解放出来,以超越外表的直觉和内在力量,抒写着人类现代精神状态的感伤诗篇。从美学解放、个性解放的角度看,现代艺术开放了一种女性主义的可能性。但它本身并不是真正自觉的女性主义艺术。女人摒弃了神性美仑美奂的光辉从神坛上走下进入现实的同时,又被重新纳入男性的视角之中。

         现代艺术对自我意识的挖掘和女性主义所导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并行不悖的。早期女性主义艺术更多地带有一种自恋倾向和主观意象。它排斥社会、异性,要求象男性一样成为社会主体。20世纪初的墨西哥女画家弗洛达·卡洛 (Frido Kalt)的作品,是鲜明的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她多数是自画像,明显地带有男性化特征。"卡洛的作品将历史、观实、幻想、传说以及个人意象化的符号拼接在一起,超越了直线性的现实主义描述手法,从而以自我心中的意象,打破了现实中父权制话语的秩序感。现代主义艺术对传统的反叛意识和对自我意识、个体情感的强调,正是女性主义的特点之一。但是现代主义艺术的情爱意识更是一种返回内心的自省,它无力也不会面对处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的男女关系问题。于是爱欲便只是一种表达的动力,在大多数时候,由于受阻的真实感,而成为一种痛苦,用厨川百村的话说,即是"苦闷的象征",而像卡洛的那种早期的女性主义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生存体验,自我意识向个体情感的回归。对社会、异性的排斥,忽视男女差异的正当性,归根到底它仍旧是以男性为标准为参照的。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结构里,性的身体也渗透着其它层次的经验。女性及女性身体在企业主那里被商品化,一切消费领域的东西都染上了性暴露癖,性变得不再私密,而是象商品一样被用于消费。在后现代对文化同一性的新设定中,妇女问题有特殊的地位。女性主义在内容上是对性别意识、对关于性别意识的女性文化与男性文化的探求。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女性文化与男性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追求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如果说现代女性主义的口号是“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那么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口号则是“女人不仅是人,而且是女人”。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源于后现代主义。对于后现代女性主义来说,妇女有阶级、种族、文化与人种的不同。过去的女性主义研究把妇女的声音和观点纳入“人类的即男性的”思维方式,最终落入主导文化的价值规范之中,女性主义的脆弱的统一受到了挑战。比如黑人女性和同性恋者就对女性主义运动提出了质疑。女性主义运动对她们来说,就如同身边刮过的一风,除了掀起一阵蠢蠢欲动的幻想,眼前仍然是高耸的他人发言的论坛,边缘者只是一种生祭。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必须倾听那些声称“这不代表我们”的妇女们的声音。对此琳达·奥尔克芙(Linda Alcoff)指出,我们应当从女性的“地位”方面探讨全球女性主义者联合起来的可能性。首先,妇女地位是不稳定的,随着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制度、意识形态背景不断地变化而改变。其次妇女地位给她们提供了合作的理由,因为她们都在寻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妇女的共同性并不在于她们的本质,而在于她们政治权力方面受到的限制。因此,对于后现代女性主义来说,主要挑战不仅仅在于分享权力,还是在于如何把差异与共同性结合起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