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10个才是最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来源:画画很美杭州    作者:画画很美杭州    时间:2022-03-30

艺术领域中,

女性一直是临摹和塑造的对象,

凝聚着情感和遐思。

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

却寥若星辰。

仔细品位她们的作品,那独特的切入和细致的视角,柔和而感性、敏锐且细腻的特征;为男性主导的艺术领域增添了许多色彩,也让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拓展到更广阔的视野和空间。

索芳妮斯贝 安古索拉

Sofonisba Anguissola 1532-1625

安古索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女画家,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女性艺术先驱,曾和Bernardino Campi和Bernardino Gatti一起学习艺术,史无前例。

当时社会在对女性学艺术怀有偏见:女性通过艺术创造获得成功,实现目标和理想,宛如天方夜谭。即使很久以后妇女允许成为艺术学徒,解剖学和人体依然是禁区。

安古索拉之所以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父亲经常鼓励她在艺术学习上多加努力。这在当时的社会教育背景下,实属不易。

安古索拉与Campi师承关系开了男老师带女学生的先例。米开朗基罗还曾送过一些画给安古索拉临摹,并亲自对作品给予指导。

安古索拉相当多产,作品有大约50幅。最重要的是,她是首位进行多人物肖像创作的画家。作品《露西亚、米勒娃和欧罗巴-安古索拉下棋》,表现的就是她穿着正式的服饰与姐妹们下棋的轻松场景。

当时意大利肖像画都比较刻板,人物僵硬。安古索拉创造了自然的人物绘画手法,画真实自然的人,而非人们想要被画成的样子。

15世纪50年代,安古索拉逐渐为人所知,还被邀请至西班牙出任菲利普二世的宫廷画师。之后的14年间,她在宫廷有专门用于画肖像的住处,甚至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及女儿的艺术导师。

作为颇具创新精神的肖像画家,安古索拉打破当时社会对女性追求艺术的性别障碍,始终坚持创作,不断突破自我。这不可忽视的艺术力量,在同时代甚至后人中都很罕见,安古索拉在国际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激励了很多女艺术家。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

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3

真蒂莱斯基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艺术上最杰出的女性,擅长在画作中表现不为人知的女性进步和思考。

真蒂莱斯基受父亲画家Orazio Gentileschi的影响步入艺术界,但风格却受卡拉瓦乔影响更甚,偏向现实主义而非理想主义,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真蒂莱斯基早期备受关注的画作是《Susanna and the Elders》,讲述Susanna被邪恶夫妇诬陷,因拒绝敲诈而被捕,快折磨致死时Daniel救了她,揭露谎言,洗清冤屈的情节。

画作之所以引人瞩目,因为真蒂莱斯基侧重表现Susanna的情感及创伤体验。在那个时代,从未有画家用如此真实的手法,呈现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

1612年,曾经是真蒂莱斯基老师的Agostino Tassi强奸了她,更试图通过结婚掩饰罪行。官司公审时揭穿了Tassi的险恶用心,他想要谋杀真蒂莱斯并盗取其画作。Tassi最终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但始终没有执行。

经历过强奸、审判、女性的无助以及长时间的法庭对峙之后,真蒂莱斯基从此改变画风,专注于女性力量的表达,以坚强的女性形象宣泄孤立无援的绝望情绪,仿佛对自己的影射。

作为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真蒂莱斯基一生都奉献给了绘画,获誉无数。同时,她专注于为女性发声,用自己的情感浇筑坚强的女性形象,影响深远。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

Vigée Le Brun 1755–1842

勒布伦生于巴黎,是洛可可时期众所周知的人像画家。

作为法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人画家,勒布伦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画作,包括600张人像画和200张风景画。

勒布伦的艺术在当时就享有盛誉,1783-1789年最具创造性的年代,作品甚至超越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每两年一次的沙龙艺术品数量。

法国大革命时期,勒布伦和女儿逃离法国,游历欧洲,即使流亡期间也从未停止作画。

布伦一路游历到俄罗斯,继续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创作,所到之处得到贵族们热烈欢迎和追捧,还曾为凯瑟琳皇后和女儿画了美丽的肖像画。

1801年重返巴黎的勒布伦依旧致力于肖像画,直至生命结束。

勒布伦对绘画的热情,独特的个人风格,多产的职业生涯以及遍及全球的影响力,至今依旧鼓舞人心。

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1841--1895

贝尔特·莫里索出生于巴黎,是印象派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画家,其祖父为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弗拉戈纳尔。

莫里索自幼喜欢绘画,最初跟随学院派吉夏尔学画,后来师从柯罗,受其影响强调师法自然。

1864年,23岁的莫里索首次以两幅风景画,入选声誉卓著的巴黎学院派美展沙龙,之后连续6年参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莫里索在卢浮宫结识马奈,后与其弟结婚,来往密切,相互影响。莫里索不仅掌握户外绘画要领,更开始效仿印象派的绘画手法,注重光色的研究 。

在 1874 年莫里索放弃沙龙画展,投向印象派的怀抱,展出了描绘其姐姐和侄女的作品《摇篮》。温情的画面体现了人性的温柔,更为她赢得了艺评人少有的赞誉。

莫里索的作品主题基本围绕其日常生活经验与家常一隅,亲朋好友,同时试图反映19世紀社会阶级与性别差异,以及对当时女性艺术家造成的限制。

莫里索擅长肖像画和风景画,凭借女性特有的直觉和敏感,她的画面排除一切粗野的笔触,而着重撷取生活中的诗意,那精美而华丽的光影色调,使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显得如此活跃而生动。

在将莫里索视为知己的早期印象派大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绘画完美的联系在一起”。

玛丽·卡萨特

Mary Cassatt 1844-1926

玛丽·卡萨特是当时极少数活跃于法国艺术界的美国艺术家。更是不受世俗拘束、意志坚强、全心投入自己热爱艺术事业的女性。

卡萨特早年便学习绘画。在那个女人无法进入艺术学校的年代,卡萨特只能上私教,但立志成为职业画家的目标从未动摇。

卡萨特21岁时游历欧洲,研究意大利、西班牙等艺术前辈的名画。1872年,卡萨特作为唯一被邀请参展的美国人,以《The Mandolin Player》入选巴黎美术学院沙龙展。

此时正是印象派崭露头角的新世纪。定居巴黎的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派对外光的表现和色彩明亮的画面,后来和德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不断参加印象派画展。塞尚、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主将都引她为知己。

1886年卡萨特偏离了印象派,强烈的设计、卓越的素描和明亮的色彩,创造出简朴和直率的画风。一系列母爱为主题的代表作,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温情洋溢,透露出生命的光辉。

the bath circa

卡萨特始终追求梦想,坚持艺术创造,最终成为震惊世界的女性艺术家。

凯绥·珂勒惠支

Kaethe Kollwitz,1867—1945

珂勒惠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以作品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版画家之一,一生旗帜鲜明地支持革命事业。

珂勒惠支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等,不仅传达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斗争精神,而且唤醒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1927年珂勒惠支应邀访问苏联,社会建设鼓舞了她的创作热情 ,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新境界。

1928年,珂勒惠支被选为柏林艺术学院版画部主任,同时被授予教授的学衔,这是德国艺术教育界首位女教授。

1933年,希特勒对进步文化界实行法西斯镇压。珂勒惠支被解除一切职务,禁止展览和出版。但是全世界的进步人士都尊敬这位杰出的版画家。罗曼·罗兰称颂道:"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珂勒惠支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一部“人物姿态和表情的词典”,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艺术界,现代几乎无出凯绥·珂勒惠支之右者。

玛丽·洛朗桑

Marie Laurencin 1885-1956

玛丽·洛朗桑是巴黎艺术界的一朵耀眼的玫瑰,是改变了艺术流向的“野兽派”和“立体派”中的一员,年轻时代便与马蒂斯、毕加索等交往紧密。

洛朗桑的出众风格独树一帜,在巴黎风云变幻的艺术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学视域。那艳丽妩媚中透露淡雅高贵的气质,如神秘薄沙般极富抒情韵味。

洛朗桑在作品中强调展示色彩般的音乐韵律,以纯净的色块组合寻求富有变化的和谐,犹如诗歌中的韵脚和节奏变幻,带给美妙的体验和视觉享受。

洛朗桑赋予色彩神奇的魔力,它对主题的提炼达到高度意象化的境界,将形象与构图统一在感性色彩中,传导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梦境化美感。

代表作《美惠三女神》形象轻盈而优雅,明静之中流露着温婉和奢华,宛如湖水般清澈,展露着安谧、宁静的气氛,在知觉层面上有着不易察觉的持久的冲击力。

洛朗桑将心灵的光辉隐藏在审慎选择的色彩暗示里,将宁静与深邃隐约流泻在装饰化的纯美氛围中,使作品超越时代限制,发展出温婉妩媚的抒情风格。

洛朗桑画中那明亮轻柔、极富敏感性的灵气,充分体现了富于直觉激情的女性魅力,是巴黎画派一个全新的开拓。

乔治亚·欧姬芙

Georgia O'Keeffe 1887–1986

作为20世纪艺术大师之一,欧姬芙的作品已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

欧姬芙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主题多为花朵微观、岩石肌理,动物骨骼以及内陆景观,同色调的微妙变化组成富有韵律的构图。

1912年,欧姬芙受Arthur Wesley Dow启发,认为“艺术家应善用线、色彩、面与形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欧姬芙尝试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其中,以身边事物创作抽象画,是美国首先突破现实主义的画家之一,预示着美国艺术走向一个新的台阶:纯抽象主义。

1919年欧姬芙搬到纽约,画作主题越来越丰富,色彩、线、面都已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清澈纯净,赋予画布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气质。

1924年,欧姬芙开始了最著名的花卉系列,以微妙的曲线和渐进的层色,组成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构图,1925年展出时即将欧姬芙推到绘画生涯的高峰。其中“海芋”以25000美元创造了当时在世艺术家画作的最高价,也奠定她代表1920年代美国画家的地位。

欧姬芙晚年去新墨西哥进行了一场旅行,那里的景观、色彩和岩石,给予她巨大的创作灵感,最终选择定居。不管进行哪种主题的创作,她作品的欢迎度从未被动摇过。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欧姬芙始终是潮流的缔造者,其漫长的一生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传奇;直至1986年98岁高龄去世时,欧姬芙已经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女画家。

欧姬芙的艺术始终按自己的逻辑发展,巨大的成功源于她始终清楚自己要什么,以及为此要舍弃什么。

弗里达·卡罗

Frida Kahlo 1907–1954

弗里达·卡罗是以用色大胆和诡异自画像而著称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也是墨西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

弗里达18岁时遭遇车祸,对身体产生了永久的创伤,康复阶段由于行动不便,她放弃正在进行的医学学习,开始尝试绘画。作品源泉是她的天才和热情,也是医疗过程中的个人痛苦和斗争的编年史。

艺术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弗里达的绘画生涯中,共画了超过140幅画作,其中有55幅自画像,画作主题多是对身体和心理状态的象征性表达。

弗里达热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时而幻想、时而奔放,强烈而写实,明亮且多彩。

弗里达的生命中还包含与画家里维拉的动荡婚姻,及共和党的政治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越来越多地展示了她与慢性疾病和精神痛苦的斗争。

弗里达的生命中还包含与画家里维拉的动荡婚姻,及共和党的政治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越来越多地展示了她与慢性疾病和精神痛苦的斗争。

弗里达用充满情绪和热情,绝望与痛苦的画作分享她感受到的一切,这些想法和感受在画布上展露无遗,仿佛全世界都能窥探到她的思想和状态。

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1929-

“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大概很早就自杀了”。

作为日本最伟大的艺术家,草间弥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成就了日本艺坛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度,引领前卫艺术近半个世纪。

草间弥生自幼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被大量幻觉困扰,眼中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甚至梦境中的空间,都布满了密集的圆点。

疾病也成为了草间弥生的艺术之灵,她尝试以圆点来描绘这个世界,最终成为她最具标志性的绘画符号。

草间弥生是战后日本最出色的国际艺术家之一,也是纽约前卫艺术的一员,艺术对她而言不仅是创作,更是治疗自我的一种方式。

草间弥生在纽约邂逅了美国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彼此相伴至1972年柯内尔去世。伴侣的离去给草间弥生带来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1973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的精神疗养院。

草间弥生的创作手法有绘画、软雕塑、行动与装置艺术等,归类到多种艺术派别,包含了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作品呈现了一种自传式的、深入心理的内容。

1966年,作品《无限的爱》(Love Forever)用圆灯泡和大面镜的无限反射,造成相当视觉迷幻的作品,具有无穷的震撼力,是草间弥生的成名作。

同年,草间弥生受邀参加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名为《那克索斯的花园》(Narcissus Garden)

90年代之后,草间加入了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计界合作,推出了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1998年开始,草间弥生创作共十件《无限网》雕塑系列,将二元平面幻想的圆点图案,延伸至维纳斯的三元立体雕塑上,其艺术感官已完全被强烈的潜意识幻想操控。

作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草间弥生的影响力甚至堪比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

晚年的草间弥生住在东京的心理治疗所,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她经常对媒体表示“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