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讲述女性艺术家的电影

来源:“鲁迅美术学院画廊”公众微信号    作者:“鲁迅美术学院画廊”公众微信号    时间:2019-12-15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一个在情感上苛求的心灵,不会在爱情中找到安宁,因为它追求的是一个矛盾的目的。她撕心裂肺,痛苦异常,有可能变成对于她梦想成为其奴隶的那个人的一个负担;她不感到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就会让自己变成讨厌的、可恶的。”

在男人和女人的世界里,始终不能用一杆理性的秤去衡量彼此,嫉妒心、占有感、保护欲、窥视心,这些内心深处不时迸发出的小心思总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一对爱人之间,吸引着,羁绊着,博弈着。

在艺术家的敏感国度里,感情永远是无法逃脱的话题,甚至是他创作的源泉,或是灵感枯竭的壁垒,那么,对女性艺术家而言呢?感情与艺术,像是两只捆绑在一起的氢气球,它们一起上升,一起看擦过身边的风景,一起在风景中寻找可以栖息的场所,驻扎下来,慢慢变小,直到破裂。

以下的八部电影,讲述了八位女性艺术家的故事,她们或用画笔,或用相机,记录下了温润的、癫狂的、痴迷的、执着的自己,而导演则用更加细腻多情的镜头记录下了她们的人生。

周末闲来,挑选几部看看吧。

 

1. 《花落花开》,2008年,法国/比利时

在被收藏家发现之前,萨贺芬(Seraphine de Senlis,1864-1942)只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女佣,随后的一系列画展中,她炙热而稚拙的画风一鸣惊人。然而,萨贺芬终是在精神失常、伶仃一人时,默然离去。

 

2. 《罗丹的情人》,1988年,法国

有人说,卡蜜尔的艺术天赋因罗丹而显得不那么耀眼,倘若没有罗丹,她的人生也会少些坎坷;然而,卡蜜尔若真的没有遇到过罗丹,也许结局不那么悲惨,但她的作品一定无法倒出这么多故事。 

 

3. 《乔治亚·奥基弗》,2009年,美国

“我爱他这个人,也从未与他分道扬镳过,我想主要是看在他所取得的成就份上。无论他身上的强项还是弱点,我都心知肚明,毫无疑问,那太明显也太出彩了。所以,这种相互矛盾的荒唐我是能否容忍的。”这便是画家乔治亚·奥基弗与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的爱情。 

 

4. 《阿特米希娅》,1997年,法国/德国/意大利

女主人公阿特米西亚·简提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奥拉其奥·简提莱斯基(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是在意大利很有名望的画家,她擅长创作富有表现力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戏剧性一生的反映。阿特米西亚在19岁时在罗马被父亲的朋友兼同事阿格斯提诺·塔西强奸,并在随后的审讯过程中饱尝折磨,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那个时代的性别偏见,最终塔西被绳之以法。1612年,她和艺术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结婚且定居佛罗伦萨,还成为了瓦萨里创建的绘画学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5. 《皮毛》 ,2006年,美国

影片改编自Patricia Bosworth在1984年出版的关于黛安娜·阿巴斯的畅销传记小说。黛安·阿布斯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摄影师,她以拍摄让人厌恶或不安的人群著称。黛安的摄影艺术真谛在于让众透过她所拍摄的对象,去思考命运与悲剧,思考自己与他人,思考正常与反常的界限。影片虚构了她和一个她作品中出现的多毛症患者男人之间诡异的感情,以之为她进入自己独特艺术大门的开端。生活中,黛安自1969年与丈夫离婚后。在艺术学校学习时,黛安结识了著名女摄影师莉赛特·莫德尔,她被后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雅元素所深深吸引,开始学着用镜头来捕捉生活中的反常和畸形,丑陋和残疾的人群成为她的主角。黛安出没于社会底层,参加变性人聚会,甚至在天体营中同样赤身裸体。在非同寻常的世界观的指引下,黛安成为了非主流摄影名家,然而在她镜像悲苦命运的同时,自己也换上了忧郁症。1971年7月26日,黛安服用了大量镇静药后在浴缸中割腕自杀,当时年仅 48岁。 

 

6.《卡林顿》,1995年,英国/法国

美丽的女画家多拉·卡灵顿(Dora Carrington)和作家列顿同是伦敦最有名艺术圈子Bloomsbury的成员之一。Bloomsbury是由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姐妹主办的艺术沙龙,成员包括小说家福斯特、伦纳德·伍尔夫(弗吉尼亚的丈夫)、画家和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赖伊等。卡琳顿十几岁就已是非常有前途的年轻画家。她十八岁爱上列顿,一位男同性恋作家,生活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爱人,这种选择影响了她的生活和艺术事业,她画画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出于一种情趣和爱好。当列顿不幸病逝,卡琳顿就像选择自己的画风一样,采取极端的激情策略——自杀身亡。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选择生活的电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选择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卡琳顿选择列顿,只不过宿命地把生命的必然消失提前了若干年,正如后来投河自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7.《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1993年,德国

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一个德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不能忽视且又引起无数争论的名字。这个美丽且带有神秘气质的女子身兼舞蹈家、摄像师、演员、导演多职,作为导演,她以其强烈浓重的阳刚风格俘虏万千众。

她的争议来自于为电影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她间接对人类“犯下的罪行”。在动乱的年代里,里芬斯塔尔的电影风格受到元首希特勒的赏识,因此受邀为纳粹拍过多部歌功颂德的纪录片,如《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凭借帝国的支持,里芬斯塔尔创造性地将电影美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些影片也成为战后饱受诟病的魔鬼作品。

本片根据大量采访和珍贵影像资料,向人们讲述了这位走过百年岁月传奇女性的一生。

 

8.《弗里达》,2002年,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大象与鸽子”(迭戈·里维拉和弗里达·卡洛)的故事,三联君曾多次提过,想必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故压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