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奉家丽:以自然复魅重构风景诗学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雅昌艺术网     时间:2019-12-23

    我在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的个展《自然复魅》(学术主持:贾方舟,策展人:雁西,学术支持:岛子、克利斯托弗.佩利,出品人:张思永)长达近5个月的展示终于落下帷幕。这是我个人艺术生涯绝无仅有的一次体验,相信艺术圈也不多见,对我个人而言此展览意义非凡。

    回望展厅,效果肃穆而庄严,有种神圣的仪式感,作品与空间相得益彰,互相烘托。植物草芥在卷轴布面上,在犹如云朵的墨色岩石痕迹与黑白线段之间飘浮、游弋。被绣在布面上的昆虫和植物似乎被人不经意惊起,散落在云间。近两千平米的展厅中,尽管部分作品已移至南非德班美术馆和布达佩斯YBL创意艺中心参加相关展览活动,但回看我从2010年开始创作此类综合媒材作品至今9年的创作历程,仍然是热泪盈眶,被自己数不清的手工与刺绣作品所感动。

    经主办方汉威国际艺术中心馆长张思永特别安排,在展览结束前由"在艺"媒体平台进行了专题视频访谈,我与女儿王歌诗分别谈了对于作品的作创理念以及创作思路和感想,算是对《自然复魅》个展的一个总结。

    访谈中我谈到:起初是因为环境的恶化,上苑村北水库的干涸,露出经过岁月冲蚀的堤坝,而实施的一个行为、地景与装置相结合的艺术作品,通过用油墨拓印堤坝石头的肌理,成我祈福水库早日注水和自然环境的改善的期望。在拓印过程中,石头缝隙里的干枝草芥顽强的生命力,在纱布上凸显出来,因而诱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在不断深化的综合制作与匹配过程中,我日愈认识到人注定不可能胜天,体验到自然秩序的混乱颓败,与社会道德秩序及灵魂秩序关系的失衡紊乱是密不可分的。而后者的不可见、虚白或空灵维度,正是我着意营造的间性,唯有会心之处方可能与上苍和好、祈福。

    同时,还谈到艺术中情感和观念的关系。我谈到早年一直是观念在前创作在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画作更多的是由情感在支配我去创作的,近年来尤为明显。如今已不在乎了我的创作是否"当代"或"前卫",也不一定要有强加的观念,甚至认为我一直是在往回走的,走回我的童年,忆起我的妈妈在逢年过节时在灯下缝衣,在物质匮乏年代为我们姐妹在衣领和胸前绣花,那种情感和对美的纯粹的表达,一直很打动我,在我的记忆深处,是一直不能忘却的对美的原初的认识和感知。每当拿起画笔或针线,一种无法抗拒的原动力和冲动左右着我,无法自拔。或许,将来我的创作会继续"返魅"。回到自然与心灵契合的精神性关怀,是我的人生进入中年的重要反思,而这种回归的创作方式、语言图式谁又说不是一种的观念呢?

    近些年,油画与剌绣女红始終是并列在我的创作中进行的,没有主次之分,两种功力,互为弥补。由于在画完《星.比黑更蓝》(2008)和《墓园》(2017一2018)丶《石墟》(2018一2019)等凝重的悲剧题材的大型油画之后,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与悲悯之情,通过缝纫、绣纳的过程和密密匝匝的女红技艺的针脚运动,起到了对于自我个人精神世界的安慰和治愈的力量。从而也从性别身份关怀转向自然和灵性的终极关怀。

    留学海外的女儿歌诗,从小在上苑村玩耍,她热爱动物与自然,她也在假期回来参与到我的作品中,近百只天马行空、形神兼备的昆虫皆是由她完成。画面中的草虫使得作品更加灵动而富有生命气息。她的绘画线条流畅,变化多端,是水墨线描与素描速写的完美融合。她的绘画启发了我,从传统的针脚走出来,在虫草岩石间飞针走线,以针线代笔墨,让线条自由地穿行在山水浮云中。

    感谢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尤其要感谢张思永馆长对当代艺术的不妥协的坚守与推动,使得展览与空间在重重压力之下,顽强的得以展示。

    最后要鸣谢上苑艺术区的艺术家们与村民们的支持与参与,才使得作品得以顺利完成。

    2019.10.24奉家丽

    q7L6OyTN5oPBlzRAmYyqok7DdoGjFQTgF4ciZaBz.jpg

    艺术家奉家丽接受媒体采访

    4OG1CIMJZCvrsLbHAW0kSp2yH9vvJxX5114WOszr.jpg

    王歌诗接受媒体采访

    wDrFiqWF00ILHHsdcv4AG4jpUjnW57pABzMtWRKc.jpg

    39hcgQzOB9s4LLHrzdtb2v9Qm7n9XDuzKln8L7C2.jpg

    MPKPFG61gzQ55afxAcE1q0ZttVJHXnK5kulDboTF.jpg

    eYcOmwLj6nLTpELdlkaE323O2W4Ty7e6PuhkUS34.jpg

    展览现场

    如果说前两幅大型油画作品(汶川大地震、墓园)是与她的家乡和家乡人的命运有关,那么,这后两件作品则与她现在的生存环境相关。生存环境的恶化促使她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对生存环境的冒犯。但在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照中,她的表达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女性方式。她先以拓印的方式将那些直接取自自然之中石“还原”到布面之上,再围绕这“石”将刺绣的草、虫穿插其间,这样独特的处理方式使她观照自然的视角具有了一种性别特征。而这一特征正是奉家丽一直以来在不断拓展中的坚守,坚守她的艺术身份与学术立场。(摘录《坚 守 与 拓 展——奉家丽艺术述评》贾方舟)

    elulD3yjl7czxPqB7UyMwyGqXc2MLEfQITd1eWCi.jpg

    kJtzWAsZp4KuMT0oRfSFyLWmaQjj2SGXf1pb6cQU.jpg

    ETuWin4W4fyVy4bb3YARGUY8tw4WL2BONDiRTQgH.jpg

    DLcuzFNBJJPn4mar8huo5Jj8YodHTnKfLRNZUPoN.jpg

    展览现场

    约在2015年的九月份的一个清晨,我和家丽去了这个已经干涸荒废十几年的水库。五、六十年代人工堆砌而成的石头堤坝裸露在阳光下。在那里,沿着陡峭的石坝,家丽将一条二十米长,八十厘米宽,未经漂白的细纱布铺开在石头表面。随后,她蘸着黑色油墨轻轻拍打铺好的细纱布,隐藏在布面之下的岩石粗糙的肌理和石块间的缝隙,便徐徐在布面上凸显出来。随着拓印过程的继续,每一寸被油墨拓显出的肌理都决定了下一步图像的变化和走向。在拓印时,家丽在不断变换着手法和方向,轻重与缓急,确保了图像的灵活多变。

    9wKdc9hQvhhoFtBXMq4t8YWfwIfbf3PgiKovAl5f.jpg

     

    dAcOozBgfPQkzbka9cNN6LPvtjUX9QWTETtd7FIL.jpg

    ePvaxKb4DA3GM5MucmDDT1kMo4ZxFzTDWWMpov6S.jpg

    jKnrmWmcMEDKvD3fOqiokWPzMPJgERJ2CYhAWdaR.jpg

    展览现场

    这是一种超现实主义行为,涉及潜意识和自我暗示。坚硬的岩石在布面上呈现出一种柔软的质感,墨迹则散发出一种空灵虚静的气息,部分是风景美感,部分是精神意志,布面下的景物被艺术家转化为她的精神图像。这样随机和无意识的创作决定了画卷的最终效果。它既是自然生态主题的行为艺术,也是一种受到东方物派和当代荒野哲学启发的绘画。布面上那些岩石的印痕记录了这一时刻,也将瞬间凝结为永恒,正如那布面之下被凝固在石堤中的山石一般。(摘录《奉家丽的后女性艺术视域》(美)克里斯托弗·佩利(马赛克)王歌诗 译)

    uk1S30tWF35Twhz2gqUojJwms0WvBOv58ekdkTHd.jpg

    uimrT8SFLSXkK35LUcVpK1OoaYvSKRczUdAUJuG7.jpg

    RjDqxHvR9xpcpsoA5bd7Q7oIIjB1S5fBRFJ5T3eh.jpg

    展览现场

    2015年以来,奉家丽在油画和综合材料实验两个领域持续创作,在推出大型油画《墓园》之同时,完成了一系列综合材料实验作品,题为《自然复魅》。其主题关乎自然,其旨趣则寄寓生态的质询和关怀。此系列60余件作品结合了拓印、女红、线描、纤维工艺诸多媒材和方法,从中攫取诸多媒材自身和它们相互之间所指涉、所潜在的有待唤起的意义,按照解构美学的理念,意义不仅依赖于差异,同时也依赖于向无止境的“能指链”的推延;这种意义是由能指的无限“循环”或“游戏”制造出来的幻象。(摘录《以自然复魅重构风景诗学——奉家丽新作的观念旨趣》岛子)

    TWhTGrWlMDzEYG9tdkDZ2cUq74cSidqPdz3henON.jpg

    ox01mrIqQxU5ll0BWTKELNf1GRnMToKWzKEgk9gD.jpg

    mCp77KPkUOCmgaAC7duIstyjZaNzmQL6MGWAWakH.jpg

    作品局部

    C7yBxFYHtzRnmE8k9le14iwMbWUdJ86fJrr9b9cD.jpg

    作品局部

    奉家丽的此次个展,展示她近几年来创作的综合媒材与刺绣的作品,绣纳手工活儿耗费了他大量的内力与心血,集中呈现了她近些年艺术创作的想法与观念,是她绘画生涯的关键!“自然复魅”是艺术家对架上绘画经验的延伸与突破,她在叩问艺术和自己,在寻找艺术创作的新可能,这种可能是在用针线穿越时间和艺术,也是对传统与当代艺术,凭借一种传统工艺的方法,实现向当代艺术的转变与嫁接,刺入之后的完成,进入自由之境,超然之境,凝固之后的宁静实现了某种永恒,这种永恒有时间之痕与艺术碎片的串连。这种以线绣出的画面,看似简单,语言却刺痛了传统中的某些固有的观念与格式,全新的改变、实验,获得了艺术新的发现与经验,她开始构筑自己艺术的美学和价值体系 ……(摘录《针刺的永恒》策展人雁西)

    河流走过石头留下石头,它们被挖掘出来想拦截河流,最后的结局是时间带着石头的影子回到植物纤维织就的绸布,世界在一种击打中拓出自己的变容。(摘录《石头、刮刀与绣针——写给奉家丽》卢文悦)

    vR68o7L6RYlI5eTPYxdmACGdSSDfaZcZx7oWkE6S.jpg

     

    IK9UfQa86CRY6dz7EhoSTkL7oP7hA4Oak6TozvkQ.jpg

    Wxf3ejlWVLMzKR0dM19HobSC9rbpyq2SDAhQCDLV.jpg

    3esFyxFlhq089NLf38penTknRXvmDrDAYrnbUCIR.jpg

    wGsK2WDINtaFeHDS6DpEq7tsf4lgRmrrEWIyKPjp.jpg

    作品《山水长卷》局部

    奉家丽的《自然复魅》艺术展,是一场揭示女性与自然与石草枝叶诸物之间关系的演绎。这与博伊斯种树、徐冰拓印长城等男性艺术家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东方女性一向与针线补织有着不解的象征性关联,而奉家丽在大地拓片上穿针引线所构成的视觉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挑战观者陌生感与想象力的特别行为,因此产生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而张小童作为文学作家,在奉家丽作品中所生发的幻觉想象,既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更是同为女性的作家敏感体察思考的才情所在。张小童通过对奉家丽拓拓片的敲击声,进入了几代女人的形象化想象。在这篇不长的千余字文章中,浓缩着丰富的女性生活情景以及母性大地的醇厚阐释,与艺术作品之间构成了一曲完美的二重演奏。她利用富有色彩感形象感以及心灵情感的文学性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或者说是超越了传统艺术批评的视角,呈现出完美的散文化转身。

    —— 李向明

    于洪江2019年6月13日晨

    fxmoCDnlP84ke5QU6lZRJoMajGLkimKiyssXodGI.jpg

    奉家丽,女,1963年生于重庆市。

    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6届油画研修班;

    职业艺术家

     

    获奖情况:

    1998年 获《世纪.女性》艺术展女性艺术学社奖

    2014年 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奖

     

    个展:

    2019年  《自然复魅》,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北京。

    2018年 《墓园》,黑空间,北京。

    2017年 《身份》----送给歌诗的成人礼物,奉家丽艺术工作室,北京。

    2010年 《闺秘——奉家丽油画新作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

    2003年 《奉家丽手工与媒材艺术展》,久久画廊,德国。

    联展:

    2018年 《狂野-百年中国乡建》艺术展,食草堂艺术园区NIU空间,石家庄。

    2017年 《与妳同行》,东西projects,北京。

    《首届中欧布拉格国际双年展》,布拉格。

    2019年9月《究其所思 — 中国南非对话艺术展》,南非德班美术馆。

    2019年10月《隐现:意志与形式—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匈牙利》,布达佩斯YBL创意艺术中心。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