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眼”——丘挺的中国画山水世界

2016年11月2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承办的“山水之眼”讲座在七号楼一层的红椅子报告厅展开。此场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画学院的丘挺老师。在本次题为“山水之眼”的讲座中,丘老师带着大家走入了他的山水世界,让大家领略到了自古一直滋养着人们的中国山水的情怀。

讲座一开始,丘老师便用了一部短片动画展现了自己展出于公望美术馆的作品《水泉院》。在这幅画中,我们不难看到,丘老师真正地将京郊碧云寺的风景,心手相合,创造出了郭熙所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在这段短片动画结束后,丘老师便展开了对他自己心中“山水之眼”的讲述。

“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自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

——钟惺(明)

钟惺的这段话,所待者何物?在丘老师看来,这就是中国山水一直以来最重要的几个元素:不仅有钟惺之后所说的“事”、“诗”、“文”,还有“画”。“事”,就是在名山大川里承载的历代文人身后的故事;“诗”与“文”,即传统文人的游记与心得;而“画”,就是艺术家们对堂堂大山的主题性的描述与地理方位式等表达方法,丘老师就是在此用了“山水之眼”,呈现给了我们最精彩的山水画作。

在这之后,丘老师先是借了德国风景画大师弗里德里希的例子,说明了其在风景画中运用的类似于张彦远所说“测幽微”的方式,用一种对造型内在精髓的探索,结合着心绪,通过对自然山水去表现自我的情怀。在丘老师看来,无论是在中国的山水画中还是在西方的风景画中,这种内化造型以求抒怀的魅力,一直都是特别让人着迷的。另外,在追求内化的魅力的过程中,伴随着丘老师绘画历程的古典音乐,也贯穿着他创作时的思路。在他看来,在诸如马勒、布鲁克纳等人的音乐中,包含着恢宏的山水意象,这种意象,也正是丘老师绘画创作时灵感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在布鲁克纳的奏鸣曲中,其时间的延伸,是从一个事件里复原,聚集力量到下一个事件,这与中国画手卷中的留白处理同妙。

荆浩在《笔法记》里写“度物象而取其真”。在讲座接下来的时间里,丘挺老师一直没有用枯燥的学术语言,而是用自己创作历程中一个个最鲜活的例子,一幅幅最经典的画作,一次次最精彩的展览,为我们展现了极富意趣的山水精神,一步步地为我们揭示了荆浩所说的“真”的含义。此处提及的“真”,并不是形象上、客观呈现的“真”,而是应用了“山水之眼”所捕捉到的隐藏在事物背面的精神内核。这深刻地启迪了我们在如今,在信息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在创作中只讲观念的时代,这种山水的体察、分析方式是多么的可贵。另外,丘老师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手卷这种中国绘画中最经典的形式语言之一。正像一部电影,手卷的展开是与时间发生密切关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也就不断地延伸。用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的话说,像是“一首诗的呈现”。在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后,老师也为在现代这种展示制度线,这种形式语言的魅力无法得到完全的表现而感到惋惜。

在讲座的最后,丘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藏品,也为我们讲述了与中国文物收藏有关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丘老师认为,在谈起对古代文物的辨认时,与他之前说的“山水之眼”很像,都应是将眼力经过多次的比较训练,来达成一种对其内在精神的辨识;同样,在对古代刻石拓片的观察中,我们若能寄情于其间,想必会得到不同的新鲜的体悟。由此观之,我们似乎可以发觉,“山水之眼”并不只是通过具体的“眼”去进行表面化的观察,而是真正将这种“眼”,化作自己对艺术、对世界充分体悟的核心。它更像是一种真正让自己寄情于自己所感悟的对象的能力。正如丘老师所说,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山水之眼,这山水之眼,是极具开放性的,代表了一种开放的世界观。确实如此,在现当代艺术的冲击下,如何守住中国艺术的精髓,确实是需要严肃探讨的。因而,我们坚信,若是我们都可以坚持训练自己的“山水之眼”,那我们最起码可以为对这种精髓的保护作出一点贡献了。

文丨中央美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

图、丨胡思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