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霞
山西稷山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艺术学研究》主编,研究方向:艺术原理、艺术思想史...[详细]

美学、民族与历史 ——18世纪德国民族精神的美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论启示 2018-10-08

2018年10月1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十一期“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论坛主题为“十八世纪德国民族精神的美学基础及其理论启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杨一博担任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主任徐碧辉研究员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授担任评议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晓霞任学术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美学研究所所长刘成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常培杰等学者出席了论坛。参加论坛的学者就中西方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传统及现状进行对话,深入分析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历史特征,探讨了美学在现代国家的民族精神及历史建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主讲人杨一博从“论题提出”、“德国民族精神形成的美学基础”和“审美思维与历史思维之间的关系及其美学的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德国古典美学与其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德国古典美学先后经历了审美思维补充、超越、修正历史思维的三个阶段,实现了审美对历史思维的建构,形成了自我民族的历史观念。这一理论模式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与其民族精神间的内在关联。近代的德国民族精神正是基于此模式,通过对东方的审美想象,将东方精神与德国中世纪精神并联,构筑了符合德国民族精神发展所需的历史观念和理论资源。美学与历史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塑造了德国古典美学与民族精神建构的关联,这一点在当代叙事主义历史哲学被赋予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分析了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诸多理论范式后,主讲人提出一个新的美学研究路径:以微观的、日常的历史事件来书写美学史,通过历史来打通美学与中华民族精神间的关联,建构一套符合当下价值判断的美学史观,发挥美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建构的积极作用。

徐碧辉重点分析了传统美学与政治间的张力关系、美学精神与审美精神间的区别,以及儒家美学特征。她认为,美学与政治间既纠结缠绕又相对独立的张力状态不只是20世纪以来的现代特征,也是中华美学传统的历史面相之一,今天在思考美学与政治之间正向的、互相构建的关系时,仍需正视审美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功能,特别是美学和艺术对个人价值及生命自由的张扬。同时,徐碧辉指出,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是在历史过程中建构、发展起来的。她认为,儒家美学注重历史,在慎终追远和血脉延伸两端体现其伦理学与美学主旨,形成了情本体的美学概念,确立了中国传统美学以情为本,把人和自然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审美形而上学精神,这种形而上旨趣与德国古典美学是相通的。20世纪初期,中国美学在作为现代学科形态的开端期深受德国古典美学影响,此后在50年代和80年代的数次思想启蒙过程中,中国美学也或多或少地借助德国古典美学理论资源,形成新的思想潮流,挺立在时代前列。这是本次论坛的一个启示。

陈剑澜着重论述了中国现代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的亲缘关系。他认为,近代中国与18、19世纪德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境遇和现实问题:一是如何在现代世界中确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身份;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他区分了美学学术史研究与现代美学话语史研究,认为后一研究路径围绕现代问题即主体正当性问题展开,旨在探究现代问题的独特性是如何借美学这块领地充分表现出来的。按照这一思路,18世纪以来关于美和艺术的论述是现代精神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的重要环节。在此框架内,他讨论了德国现代思想中的希腊主义、德意志国家观念与美学的关系,以及席勒等人的审美教育观念对中国现代国民性批判思潮的间接影响。他指出,近年来在中国美学史研究领域,有学者注重考察美学思想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政治制度的内在关联,这个研究方向与上述美学话语史研究有相通之处:二者都从美学史进入到思想史,最终归于历史研究而非纯观念研究。他还指出,尽管德国经验对我们重新理解中华美学传统有重要启示意义,但必须留心德国美学与政治关系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常培杰强调美学研究的历史化。他认为美学研究不能够简单地停留在对文本的单维度理解、解读和介绍,而要将特定美学话语放在由社会史、政治史、哲学史、艺术史和文学史等构成的语境中,理解其生成逻辑、思想方法和具体内涵,而后以此为基础,反观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各种艺术现象和文本,提取具有解释力的范畴和概念,进而生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美学话语形态。其中,美学研究要尤其重视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论的研究成果,互相借鉴、补充。此外,常培杰还从具体艺术实践的社会价值角度入手,反思了审美介入社会以及艺术自律等传统观点。他指出,在建构理性社会以及现代主体性时,需要借助审美理性来调节理性本身的压抑特性,但不能在讨论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走向不具现实性的浪漫主义观念,甚至完全依赖审美而舍弃理性。

刘成纪强调美学研究中应理性对待历史,特别要秉持两种学术态度:一是坚守作为研究者的个人主体性;二是尊重被研究对象的历史本真性。要尊重历史上存在的宇宙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原貌;要尊重不同时代所确信的观念的真实性,而不是一味强调文本的文学性、艺术性,并依此对文本进行单维度的价值判断。同时,刘成纪倡导一种宏大的审美价值观。他指出,德国古典美学深入国家政治理想,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的安顿之所,这种关涉民族精神、国家观念乃至知识架构的宏大美学范式,对于当前理论界所呼吁的审美回归理论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最后,刘成纪同意主讲人所提出的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研究路径,希望通过将艺术作品还原为艺术事件,努力形成一种更加饱满的历史审美精神或审美意识,重新理解并构建中国美学的历史。

作者简介

姓名:孙晓霞 工作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