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如果没有陈逸飞,就不会有今天的陈丹青。
2023-05-11
陈逸飞与陈丹青,
这两个上海画家中的翘楚,
一个已经离我们而去,
另一个在对斯人怀念。
初见:逸飞风采“吓呆”丹青
幼年的陈丹青生活在石门路、威海路一带,就读于茂名北路小学。他自小喜欢画画,画关公、画吕布,十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静安区少年宫拜在潘黎老师门下,从此正式走入绘画之门。青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三位画家。
刘跃真是陈丹青和陈逸飞之间的引见人,由于年代久远,陈丹青只记得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一天,刘跃真带着陈丹青进到他们的画室,陈逸飞当时也在里面画画。陈丹青一看见陈逸飞,竟吓得退了出来,因为他觉得这太让人激动,太神圣了。
很大的一个画室里,陈逸飞站在一块画布,观察自己的新作。他的专注让陈丹青能够冷静下来观察他。陈丹青说:“我没想到那么有名的一个画家,看起来会这么年轻,像个高中生,他当时只有二十五六岁。”陈逸飞匆匆地瞄了陈丹青一眼,又继续作画,但是这一眼却使得陈丹青再次吓得退出画室来。经过刘跃真鼓励,他又才走了进去。陈逸飞和陈丹青说的第一句话是:“现在的小青年画画都很不错嘛,下次再来玩啊。”就这样,陈丹青渐渐成了陈逸飞画室里的常客。
合作:从《鲁迅》开始,亦师亦友
到陈逸飞开始和魏景山合作《鲁迅》的时候,陈丹青开始逐渐参与了陈逸飞的工作。当时他在江西已经画过一两本连环画了,而陈逸飞恰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陈丹青就时不时会对画稿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比如鲁迅演讲的时候,下面坐着一排青年,到底画的角度是选择侧面,还是直接从台上望下去呢?陈丹青当场勾出一幅草稿,陈逸飞对他的作品十分满意,当即采用了。不过,这次陈丹青纯属帮忙性质,没有稿费,只是在出版以后他拿到了两本,可是就这样,他已经非常开心了。
除了在美术上指导陈丹青,在生活上陈丹青也受到了陈逸飞的照顾。陈逸飞的前妻张芷很会做饭,这使得陈丹青经常到他家去“蹭饭吃”。他说:“在‘文化大革命’中,要吃到满桌的饭菜很不容易,完全靠巧妇把这桌菜做出来,有炖的、有炒的、有蒸的,上了桌子我们就像野蛮人。”
有时候去陈逸飞家,还能撞见他正在给儿子喂饭,小孩子不乖,陈逸飞就会说:“警察来了,你快点吃。”儿子马上就拉着陈丹青的手,吃得满嘴都是口水。几十年后,当陈丹青在灵堂里见到这个的孩子时,孩子已经31岁了。陈丹青说:“我非常高兴,因为他跟他爹一样,落腮胡子都剃清了,非常清,很好看,眉毛没有他爸粗。我看了他好久,因为我记忆中的逸飞就是二十几岁的样子。”
陈丹青常说,如果没有陈逸飞,就不会有今天的陈丹青。学生时代的他,常受到陈逸飞的启发和指导。1975年,尚在江西插队的陈丹青在陈逸飞的帮助下,辗转江苏,得以继续从事他的绘画事业,并在那里结识了妻子王松宁,随后夫妻两人便去了西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使陈丹青后来创作出了让他成名于画坛的《泪水洒满丰收田》和《西藏组画》。
而后,陈丹青与陈逸飞二人先后去了美国。在陈丹青去之前,他只有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亲戚,连中文都不会说,还是陈逸飞拿着地址跑到对方家里,为他联系出国的事,这对当时的陈丹青来说十分关键。
在美国的日子,两个人常常见面,一起聊画画、技巧、笔触。陈丹青还记得陈逸飞对他说:“丹青你看着,以后我肯定会画得圆进去一些,这样更有层次。”
除了画画之外,两个人还去过卡内基音乐厅听帕尔曼的的小提琴,当时由于没吃饭,两个人就着张芷包的肉粽在车上解决了一顿。吃完了粽子听帕尔曼,这个奇妙的画面长久地停留在了陈丹青的记忆中。
上海滩
隔阂:一场误会,翻脸成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的一天,一场并不因为两人之间谁对谁错的误会,让这对亦师亦友的海派画家,在美国纽约陡然翻脸成仇。因为这一场误会,两个人之间差不多有整整15年没见上一面,即使偶然见到了,也从不说话,非常尴尬。这件事至今让陈丹青想起来就难受,也不再愿意道出其中的原委。
直到1998年,在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两个人再次相逢了。陈丹青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1998年是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了中国五千年的大展,我和他都有作品入选。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层层窄窄的圆圈,这就叫做狭路相逢。见到陈逸飞之后,我们俩先是打了个招呼,但是没多说话。后来开幕式时我们坐到了一个餐桌上,从那一刻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他,因为只要看到一张老朋友的脸,所有的往事都回来了。我会想起我们过去在一起,他总是跑到二楼来,边跑边喊‘丹青、丹青’。这是多么熟悉的一个人啊。等到再一次,我们在现代馆见面的时候,我对我太太说,我们过去吧,该和他说说话了。当时一群人围着他,他穿着非常好的西装站在人群中间。我们跑过去叫他:‘逸飞。’就这样,我一直在很近的距离看着他,但是他很快被人叫走了。”
陈丹青说到这一段时十分动情,他继续回忆说:“此后我回国,在拍卖行或是在一些活动上,也跟他有过2、3次见面。那个时候,我们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掉了,但是却没有机会和他单独谈话。如果只剩下我跟他,我想我会非常着急地告诉他:‘你的电影不好,我要告诉你不好在什么地方!’不过我也会把好的地方告诉他。我还会告诉他,我怎么看他后来的画,因为他似乎跟其他朋友说过,丹青现在不睬我了,没有能够跟我讨论画画的事情的人了。因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说这个事,说你这笔触不对,说我用油用得太多了,一天到晚都在讲这个……”
浔阳遗韵
遗憾:斯人已逝,友情难觅
陈丹青说:“从1983年到现在的22年中,其实大家都有机会坐下来开始一次新的沟通,但是一直没能进行。我至今都很遗憾。”在陈丹青的一生中,有一个故事一直很让他感动,就是塞尚和左拉。“他们两个人都是普罗旺斯镇的中学同学,一个喜好文学,一个喜好画画,后来一起到了巴黎,他们俩的交情十分地好。在印象派闹事的时候,左拉还仗义执言帮塞尚说话。可是到了两人中老年的时候,左拉写了一本小说,以塞尚为原形,暗示他是一个失败的天才。塞尚大怒,觉得受了老朋友的曲解和侮辱,于是两个人绝交了。
没过多久,左拉死了。到他死的时候塞尚才发现,自己原来非常非常舍不得左拉,左拉的离去,带走了他整个青少年时代,以及对艺术的回忆。当然,我不是塞尚,陈逸飞也不是左拉。青少年时候的朋友,特别是亦师亦友的那种关系,是不可替代的。我想这是很难说出来的一种感觉,尤其是,他这么快就去世了。
更多陈逸飞作品欣赏
长笛手
二重奏
吹双簧管的女孩
中提琴手
四重奏
年轻的大提琴手
中提琴和大提琴手
弹吉他的女子
吹单簧管的女孩
休息
竖琴师
等待演出
大提琴手
乐手
大提琴少女
吉他女郎
才女
女长笛手
美妙的音乐
大提琴演奏家
弹曼陀林的女孩
恋歌
笛韵
琵琶女
小提琴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