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特讲座回顾:女性叙事中的个体诗意|半影 × 青年艺术100
2022-09-15
2020年度“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启动展上邀请了半影的创始人、前美国国家美术馆策展研究员李洁特与策展人邓婷、导演Lily林俐余以及青年艺术100合作艺术家秦晔璇、李宁欣在启动展上围绕“女性叙事中的个体诗意” 谈论她们的艺术实践以及对社会和自我的观察。
PART 02
主持人
开场
李洁特,李洁特,独立策展人。2017-2020年初于美国国家美术馆和美国国家肖像美术馆任策展研究员,参与策划与日本政府合作的 “日本艺术中的 动物的生命”等国际特展、华裔女性艺术家刘虹和Maya Lin在美国的巡回个展等。曾编译《华盛顿美术馆:精选馆藏》等书籍。她于美国的 Smith College和纽约大学获艺术史学士和硕士学位。
女性叙事中的个体诗意
如果说男性逻辑即资本逻辑、即充满竞争与对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加速主义,那么它的对立面站着女性叙事。正如学者戴锦华所说:“女性逻辑总是在人类灾难时刻被重新挖掘,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女性叙事是个体诗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是创伤的暴露以寻求疗愈,还是对人际关系中充满暴力和恶行的关怀式反思,女性逻辑为我们正在面临的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变革提供了一湾坠落后可柔软着陆的保护层。本次“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展览中又出现了怎样的女性叙事呢?
PART 03
嘉宾
访谈
Lily林俐余,毕业于Istituto Marangoni时尚管理专业,后进修于伦敦电影学院导演夏季课程, 是伦敦FAFD Communication创始人。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北京艾弗艾迪国际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担任48 Hour Film Project上海赛区评委。制片:中英合拍记录片《干杯》中国制片人、《南方的某些呈现方式》联合制片人、舞台剧《她》;导演作品: The Thief, Photo No.7 , Crime Fiction, 《Wallance Chan艺术纪录片》;编剧作品:《无回应之地》、《女子月半》、《舅舅》。
2:15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1949年建国后至今,涌现的女性作品中,大众主要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和影视作品,主要集中在单个作品和创作者身上,没有引起宏观层面的社会反响, 始终是隐晦的存在。”
“男性作品为主导的文学作品会片面化、扁平化、符号化、欲望化女性。”
“女性不是父权意识形态体系的符号,不是只能承担功能性角色。”
7:16女性叙事的优势意义
“创作中,女性对于情感的敏感度,同理心,情绪捕捉能力的优势。女性叙事不同于矫情,而是正视自己的情感,与自我作斗争,完成自我成长和展现自己的情感链接。”
9:24 个人创作作品中体现的 女性叙事
《无回应之地》、《女子月半》、《舅舅》
“个人创作中的女性叙事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主要分为原生家庭、青春记忆、情感叙事、中年困境四个部分,囊括女性成长中的每个阶段。聚焦和探讨在不同年龄阶段下,当代女性群体在成长、生存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挣扎以及面临的绝境。”
“我认为女性主义并不仅仅是正对于女性的,我认为女性主义是一种对边缘人物的 共情和关怀心。”
提
问
环
节
13:56《无回应之地》讲述了三个留守儿童关于成长的故事。你在采风过程中,如何挑选了三个孩子,并与他们建立联系?你提到你后来发现他们三个都是自己,你是如何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他们的故事融合?
“无回应之地是绝境。---武志红”
“父母和孩子也是相互爱对方,但有时爱对方是一种伤害。我更想展现的是一种爱与一种正确的回应。”
18:34关于自我疗愈,写剧本、拍电影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吗?
“人活着应该是一种 不断了解、 探索自我并且 疗愈自己的过程。”
“写完这个剧本,我才真正地与自己的童年告别。”
20:50 《女子月半》讨论了body politics的问题,你对于身体、欲望的立场是什么?
“这个剧本可能并不仅仅关于body image的问题。也是关于在一个没有社会规则的世界,你是否还可以遵循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遵从自己的动物性? 与自我的抗争和成长,如何与自己的欲望相处?”
制片作品《南方的某些呈现方式》海报
秦晔璇, 留法青年艺术家,声像诗人。她的作品多结合录像、声音与行为等综合材料来呈现, 也以 “ 瞳小刀 ” 为名进行民谣音乐和插画创作。她乐于探索多种不同的观察与记录方式,尝试以“氛围书写”与“模糊主客体”的方式,在嵌入社会生活的多重时间线里,进行类似“日记体”的艺术创作。作品曾参与蓬皮杜 40 周年法国巡展、POEMA 诗歌艺术节等活动,也曾在法国巴黎东京宫、 瓦朗斯 LUX 与南希 CCMA 等国家剧场进行展出与艺术现场。
31:50【虚焦日常】 与临时记录
“在生活的失重感里与自己的各种身份和解。在碎片化生活的体验中, 重新思考自己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33:38【自我】与对自我边界的扩大
“作品和人很像,是在公共场所中可以发声的存在。观众和作品一直在 经历主客体的模糊与交换。”
35:13【个体叙事】到社会观察
《一块肉的自我》
“‘我’的存在是否是由我在社会中的实践所确定的?”
“在这个社会编码中,女性常常是作为一个 他者存在的,而不是作为社会的主体”
44:10 从开放场域/栖息地到【共同生活的方式】
《阻止你离开的是你对意义的强迫么 阻挡你前进的是你对无意义的恐惧么》
“现当代艺术在创作一种共同生活的方式,艺术家更像是 共同生活档案管理员,一种共有能力的收集者和见证者。 ---雅克·朗西埃”
48:24 关于《之外的雪地》
“有目的的交流像是一种谈判。但是艺术家又在和观众谈判什么呢?我觉得这种 目的性的交流是非常具有男性思维编码的体现,凡事都需要价值与目的。”
“男性与女性思维是否存在本质的不同?还是一种 社会赋予?”
“在这种被社会赋予的思维框架中,我们不自觉地在生活中继续推进其固化,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循环, 这对于女性、男性都是很容易迷失的。”
“女性思维不仅受益于女性,也可以 解放男性于思维的固化。”
提
问
环
节
52:29 你的作品很多都是关于‘无用’的概念的。在《一块肉的自我》中,我觉得这块肉就是我,当我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任何社会角色时,当我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游荡,那我是一个什么状态?我们作为独立的一个人,跳出社会框架和结构,我们的价值来自于哪里?你作品中的‘无用感’非常突出,这种‘无用感’带给观众了什么样的体验?
“现场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我带给观众的是一个综合的、在变化的现场。我的艺术作品的现场 是众人生活痕迹的承载物。”
“我做作品并不是想要留存什么,我希望在 每一个瞬间都可以产生意义。我觉得这些细微细节的东西对我而言非常重要。”
《一块肉的自我》剧照 ,电影短片,2017
《无边旅店》 ,公共社区装置·行为现场, 2019
李宁欣, 1990年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山东。创作媒介以行为、影像、文本为主,对“不可见的空间”充满兴趣,创作中从自身感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切身的生命体验来映射当下的社会现实,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化。艺术语言时而诗意,时而幽默,时而挑衅。
77:20 无形
“我将潜藏在心理的 苦痛和不解, 愉悦与痛苦, 希望与绝望以一种艺术方式与父亲的和解。演绎与对话的转化,在空白的空间产生能量。”
80:06拥抱
“隔离期间的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产生了对以前追求的概念和理论一种 怀疑的态度。然后我就意识到如果我做的东西可以让很多没有教育背景的人感受到,那就已经很好了。我在现场就感受到了人们的触动。 ”
提
问
环
节
82:00李宁欣的艺术是一种身体先行而非理论先行的一种艺术创作。《拥抱》创作的时间非常特殊,在疫情隔离结束,你当时的体验是什么?当时人们对于拥抱是接受还是很恐惧?你拥抱完这些人有什么感受吗?
“人们往往觉得做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往往比较善于社交、爱表达的人,但我恰恰不是这样子的人,我用行为艺术来打开另外一面的自我。当第一位嘉宾很主动地跟我拥抱时,我就真的是泪流满面。她的反馈给我获得了更大的能量。 心与心之间相互信任的连结很触动我。”
85:11《无形》展现了你内心很脆弱的一面。你觉得这个作品在现实中,对于你的家庭有很大的改变吗?在和你父亲的交流中,你会更包容地去看待他过去的行为吗?
“其实最大的改变是对我自身的改变。我能从过去的苦痛中去理解他为何这样做,能去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事情。从问题、负面能量中去寻找一个 平衡的点。我会更加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他的选择。人和人之间交流中,我不想去作一种价值判断和道德绑架。”
87:52《再见》、《我想当艺术家》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在不断地重复,有一股特别执拗的劲。《再见》是关于分手的作品,你用五年去纪念一段感情,我觉得太需要勇气了。它从最初的伤痛变成了一种力量,你的内心经历了什么转变?
“我是一个特别会听取自己的内心。”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是否还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走10分钟可以走完的路?或者说放弃视觉,用听,用触摸去体会? 从内心的深处构建出一个自己的世界。”
《再见》2012-2017
《无形》,行为录像,2019
《拥抱》,行为录像,2020
邓婷,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画廊主。曾供职于Cushman & Wakefield 戴德梁行,参与多个艺术商业地产项目的策划与执行,目前为No Space无空间(北京|伦敦)的联合创始人,负责画廊在中国的运营。她于2019年获得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CA)硕士学位,此前就读于美国加州欧文分校(UCI)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并获得Calit2提供的MDP艺术与科技研究专项基金和Lauds & Laurels Award等奖项,其作品被皇家艺术学院收藏。参与及策划的展览包括“缝合:第四届今日文献展”、“青年艺术100启动展”、“Made in Mind II ”实验影像展、“Acousma 声音实验”、“葬礼与返乡”等。
100:00 青年100其他女性主义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男性的凝视是在观看女性, 而女性的凝视是在注意自己是如何被看的。---劳森伯格”
“在这次青年100的展,我们看到了女性艺术家是 从自身的角度在审视自己的成长和世界的变化。 ”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