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云
戴晓云,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艺术理论、佛教艺术、佛道二教比较研究、书画史等。代表...[详细]

戴晓云:从书论、画论看书画中蕴含的哲学 2022-06-07

“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就是古书画,“士大夫”是指古人,古书画体现了士大夫(古人)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文脉的延续、一种人文情怀。那么这种理想和情怀表现在何处,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呢?

在中国古代,各个学科是联系在一起的。一部典籍,比如《史记》,它既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巨著,因此有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庄子》,既作为哲学名著体现了道家的精神,又凭借其瑰丽的想象和准确形象的比喻成为文学名著,为中国文学史开了浪漫主义先河。而历代的文章、诗词、绘画和书法,乃至于音乐,也是一个组合体,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哲学,书法中有情怀。由此可见,哲学的载体可以是文章、诗词、绘画、书法,甚至音乐。除了文字以外,哲学有时也会出现在一幅画里、一段音乐里,如果一位画家或是音乐家没有人文底蕴,那他的创作肯定是没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今天的讲座,就让我们来探讨下书画所表现出的哲学,即文人士大夫在书画中所寄托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情怀。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书画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作,都由一套固定的理论来指导。在中国古代,指导绘画实践活动的理论叫“画论”;指导书法实践活动的理论叫“书论”。正因中国古代的书画从很早以前就受到绘画书法理论的指导,古人所寄托的情怀既体现在绘画书法作品本身中,也体现在绘画书法作品的评论中。

无论是文字、绘画、书法还是其他创作,实际上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创作者心里的东西,创作者想传达给其他人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是说音美之极为无声,象美之至为无形。宇宙中有一种非常大的声音,但是很少有人听到,它大到已经听不见了;宇宙的空间非常大,大到没有任何一种形状可以界定它,大到无以形容。这其实是老子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而非人为的美。或者更确切地说,与其说这是一种美学观念,毋宁说是老子的人生态度,这是他感悟出来的,他所认为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就这样写了出来。

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思想,往往一说到孔子,大家就会想到孔子是一位教育家。孔子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按照我的理解,孔子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和老子阐述同样的一种人生理想。“冠者五六人”指的是同道者,“童子六七人”说得是他的学生;这样的一群人一起春游踏青,一起学习论道、体味人生,最后再沐浴着微风,唱着歌回家,一看就是一幅很欢乐的画面。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学生,号称弟子三千,其实传道授业就是他本人的人生理想,他也是这么做的。

文字的东西先讲到这里,接下里我们聊聊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就属于画论,它提到了一种“畅神说”,就是说山水画可以令人的精神感到愉悦。《画山水序》中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这句话详细描绘了古人是如何把山水中所体现出的本质的东西演绎到画中去的。具体来说是人们通过眼睛摄取山水的性灵并心领神会,就明白了世间之理,然后再将这种“理”注入到画中山水的“形”上。

一幅成功的山水画作,作画者和观画者所能看到的画面和联想到的情境应当是相近的,如若做到这一点,观真实的山水景观就不见得比观画强。因为无论是眼睛所看到的景象还是心所感悟到的山水之神都被完整地表现在了画里。山水之神本无形,但寄托在有形的山水之中,通感于山水画上,形神兼具之后,理也会自然显现。后文中对前面的表述作了总结:“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于是闲居在家里时气定神闲的喝酒弹琴,在幽静的环境中对着展开的画卷坐观四方,寻求自然中本质的东西,既可以看到天际荒远的丛林,又能看到杳无人烟的野景,既能从中看到悬崖峭壁,又能找到云林森眇。这句话很有哲学意味,绘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需要思想的,如果没有思考探究的过程,是画不好画的。末尾一句“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句话是说虽然圣贤及其思想多是照耀着比较古早的时代,但是山水的灵气却能蕴含在画中时时与人的精神相合,引发人的无限感触和思索,令人得以神游物外,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所谓的“畅神说”。

此段论述也有提及古代的“卧游”说。古代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大多在卷轴上。大家在影视作品中应该看到过,卷轴可以展开,看到哪里就展开到哪里,其余的部分卷起来,根据几案的大小和观看需要自如调节。于是古人只需坐在原处就能任意欣赏到整幅画卷的全貌或部分,欣赏到山水景观,这就是卧游。现在我们看画一般是去博物馆,画是全部展开的,因为你不能一个人看,它是供大家一起看的,所以在“卧游”说那种徐徐展开游览的动态感受上,现代人体验得没有古人那么明显。

说完绘画之后我们再说一下书法,孙过庭的《书谱》里有一句话叫“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就是说书法想要达到一定境界,做到浑然天成,就要顺应自然规律,感悟自然的玄妙之处。光靠蛮力是写不好字的,这跟绘画是一个道理,我们后面会讲到。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在《笔法记》里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这是什么意思呢?度就是揣度、琢磨,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个山水的自然场景,要尽量寻找并保留其真实的面貌进行绘制。在北宋

及五代时候,有一大批画家的山水画作品都符合这一说法。

1

北宋 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

上图是北宋王诜的《渔村小雪图》,作者用白色的粉末把白雪皑皑的景象全部描绘了出来。北方人应该都知道,冬天的时候树是没有叶子的,尤其下过雪之后,树的枝干就像蟹爪一样,看起来很凌厉。画面中还有出行的人,应该是古代的书生,一般山水画都这么表现。以国画来说,能把下雪之后的景象表现成这样已经非常写实了。

2

五代南唐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上图是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大家可以看到画面右侧的床榻,这也是一个对真实场面的描绘。这幅画描绘的是后唐皇帝李璟和他的几个弟弟一起下围棋的情景,围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棋类娱乐方式。之所以叫重屏,是因为画中还有一个屏风,屏风里还有一幅画,屏风里的那幅画中也有一个屏风,所以叫重屏会棋。

3

北宋 祁序《放牧图

这个是北宋祁序的《放牧图》,大家可以看到画面中有很多匹马,虽然细节看不太清楚,但通过对作为背景的树木、山坡等景物的描绘,也可以看出它反映的场景是真实的。

4

宋徽宗 赵佶《听琴图

这是宋徽宗的《听琴图》,图中的松树从高度到枝叶都特别写实。树下摆着条案,抚琴的是宋徽宗本人,据说右侧头戴纱帽、身穿红袍的是丞相蔡京。这幅画我们在后面还会提,现在就先略过。“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绘画思想在以上几幅图的例子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在张彦远看来,什么样的画算是神韵妙有,令人怎么看都不会厌呢?那就要求作画者凝神开悟,体味自然的奇妙之处,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抓住事物的本质,将灵魂精神留存在画作中。言外之意你画什么对象都无所谓,只要这个对象能体现出你的想法、哲学、人生或其他一些特质,或者能体现大家普遍认可的道理事理,那么这就是一幅成功的画作了。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张彦远对“顾生”的评价很高,这里的“顾生”是指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女史箴图》。

5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故宫有一个“石渠宝笈”书画展,会不时展览《女史箴图》。女史是指宫廷妇女,包括皇后、嫔妃等,“箴”字是箴言、箴告的意思,合起来整张的《女史箴图》就是要把她们好的品性及行为举止画成画记录下来,比如说冯媛为汉元帝挡熊救驾之类的故事。

那么顾恺之的画这样备受推崇,到底好在哪里呢?他的画能体现出一种神气,是一种无关画中人胖瘦美丑的精气神,用唐代书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来概括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个人是比较推崇张璪的绘画理论的,他这两句话是不朽的画学名言。“外师造化”就是画家的灵感是源于自然界的,“中得心源”则是说自然中存在的事物不能自动转化成绘画艺术,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还需要画家经过内心构设加入自己的想法。

6

唐 张璪《写生蛱蝶图》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既是对画家创作的指导,也是对绘画作品的评论。以师法自然为中心,辅以画家的学识修为,内化成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这种绘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为什么有些小说家、散文家的作品能打动人心,有的却不能呢?区别就在于创作者有没有做到内化。人生履历阅历、读书多少都是具体的东西,要做到“中得心源”,就需要把这些具体的东西概括出来,内化成自己的创作动力和源泉,变为抽象的东西。因为内化程度及所想表达的思想的不同,作家就分成了三六九等,有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在当时那个时代完全不被理解,直到几个世纪以后才能得到理解,这样的人的思想和抽象概括能力都是相当超前的,张璪及其绘画理论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以极强的包容性引导了后代多种绘画理论的诞生,直到今天都备受重视。比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清代画家石涛等人的书画理论都受到张璪的深刻影响。不仅是书画创作方面,该理论在文学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明代的公安派(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及后来的性灵派(主要活跃于清中叶,主张直报“性情”,反对复古模拟风气,强调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都能见到这个理论的影子,它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意识。

综上所述,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尤其对后世的绘画、书法、诗歌和散文创作产生了无以估量的影响。

秉承“中得心源”理论所创作出的绘画作品是得之于心灵的东西,必然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与此同时还有宫廷画派、民间画师等其他画派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比如宫廷画家蓝瑛就是一例。但是他们的东西毕竟还有让人诟病的地方,留存于世的作品也比较少,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