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燕:一本书,30年,三代人:《女性人类学》的时空
2018-12-14
禹燕青春岁月
编者寄语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40年,也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40年。40年来,曾有一些书籍以其开创性价值给人们以思想启蒙,《女性人类学》当之无愧是其中的一本。
由东方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的这本书已问世整整30年。这本中国女性人类学的开山之作,甫一出版即好评如潮,《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十多家报刊先后发表评论或专访,评其是思想学术领域的“一个大胆的创造性尝试”,“对女性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最高层次”。其作者禹燕更以25岁之青春芳华引起广泛关注,这部以青春激情和智慧凝结而成的著述,不仅惊艳于当时,也影响到如今。30年来,不仅女性/性别研究界,书界学界,每每提及,仍赞许有加;学人撰文著述,亦多有引用。一本书,跨越30年,影响三代人,成为一种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
30年春花秋月,30年春华秋实。回眸过往岁月,禹燕感言,是改革开放成就了《女性人类学》,因为没有1980年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开放风气,没有各种学术思潮的风起云涌,就没有女性学的勃兴和哲学人类学的引进,也就不会有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人类学。这是时代与个人的风云际会,是青春与创造的美好因缘。
为此,本网特推出“《女性人类学》30年纪念特辑”,回望往日报章评说,聆听当下学人思语,品读书中精彩篇章。
以此,向改革开放致敬!向伟大时代致敬!向思想致敬!向青春致敬!
听听大咖怎么说
1
女性学和哲学人类学在国外都是新兴学科,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未真正开展起来。禹燕把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建立起一门在各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女性进行学抽象的新学科女性人类学,这是一个大胆的创造性尝试。这本书写得很有气势,很有文采。我喜欢这本书,尤其喜欢结语部分关于女性文化重建及其对人类文化重建的作用的论述,因为它正与我的所思相合。我相信,这本书为我国女性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她不但会被女性自身注目,而且会引起男性的喜爱。
周国平 著名哲学家 引自《女性人类学》代序
2
禹燕的《女性人类学》在1988年出版,这本中国女性人类学的开创著作,在中国1980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大放异彩,具有文化启蒙的作用。让无数男人看到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所起到的但又被遮蔽的巨大作用,也让无数女性看到了自身所具有又被压抑的创造性力量。对根深蒂固的人类男权社会,是一个知识、理论、见识和历史梳理的重要提醒。我是1989年1月买的这本书,当时19岁,读大一,阅读时的激动与兴奋记忆犹新,带给我的震动也很大。今天,回头再来看这本书,觉得它更加具有着温暖、丰厚、睿智和创造的光芒。
邱华栋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3
我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还是看了禹燕写的《女性人类学》这本书,当时她还很年轻。我受她的启蒙,才知道为什么女人会从女神跌落到女奴的地步。当时我在做油画史的研究,发现30年代,有这么多出色的女画家,她们当时的艺术不比徐悲鸿等人的差,甚而高过他们。可到我这一代,却没有一个人提到她们,只有一个潘玉良,因她传奇的身世,才家喻户晓。她们整体在历史中淹没了,我当时为此愤愤不平,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头。禹燕的书解开了我心中的疙瘩,从此进入了女性问题的探讨。当我弄明白后,就以我研究的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女性艺木的发展的走势。
陶咏白 著名美术理论家、艺术评论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 引自《中国女性艺术》
4
《北京日报》报道
这是一本关于女性的书,但它不仅超越了一般女性学研究的局限,也超越了一般女性思维的局限,它不仅剖析了女性学现有的种种困惑,而且突被了女性学封闭的思维圈;它不满足于对女性仅仅进行具体的研究,而是力图对女性进行哲学抽象。因此,全书显现出了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而更为重要的是,全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女性自我批判精神,它不仅揭示了人类文明的缺憾与男性文化的弊端,而且剖析了女性自身的种种缺憾与女性文化的畸形与变异,从而显示出了一种清醒的女性理智。这是一部融女性的感觉与理性为一体的独特之作。
方鸣 著名出版家,《女性人类学》责任编辑 后任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 华侨出版社社长
看看媒体如何评说
《光明日报》书评
书中详尽地论证了女性解放的完整内涵,描述了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归纳了女性解放的基本模式:“社会革命——男性批判——自我反思”,并据此比较出中国与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不同格局。从而使女性解放在理论上得以完善与深化。
作者最后说,女性文化首先是一种生命文化;其次是一种情感文化和审美文化,最后是一种个体性文化。这些阐释是高于目前许多关于女性问题的见解的。
——《女性之谜的询问及其解答》
光明日报1989年5月30日
2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对《女性人类学》予以高度评价
《女性人类学》以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深刻而崭新的推论为学术特色,对女性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最高层次。该书以人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以“女性”为聚焦点,以“男性”为参照点,突破了仅从女性存在考察女性的封闭思维,在对女性存在、女性历史和女性解放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女性文化重建的设想。
——《中国妇女理论十年》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5月版
3
《中国文化报》书评
正如全书在严肃的学术讨论和冷峻的哲学思辨的同时,不忘用诗一般满怀激情的语言呼唤女性在真正人的意义上的价值复归一样,我们还在书中感受到了一个青年学者对所追求的学术境界的理想体验,那就是在气势和文采之外,付出了一腔真诚。
——《女性文化的哲学思辨》
中国文化报1988年10月5日
4
喜欢这本富有文采、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书,喜欢这本呼唤智慧的女性和女性的智慧的书,喜欢这本向一切歧视女性压抑女性的旧观念、旧习俗、旧意识宣战,同时也向女性自身宣战的书。雅典娜给了它勇敢,也给了他尊严。
—— 《轻松与沉重的和谐》
中国妇女报1989年5月15日
其他评论
《新闻与出版》书评
《文艺报》书评
《博览群书》书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