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展览相继聚焦年轻一代 70后艺术家接棒市场
2018-01-03
贾蔼力的《疯景1号》10月拍出1180万港元,令其领先于其他70后艺术家跻身千万俱乐部。
刘韡的《紫气IV-2》将亮相11月北京苏富比拍卖,估价220万至280万元。
在50后、60后已成功统治艺术市场多年的同时,70后艺术家的崛起成为艺坛的一大话题。如今这样的期许似乎得到了更多的佐证。10月香港苏富比夜场首次有70后亮相,而近日“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便直接将目光投向70后、80后艺术家。新京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以及70后艺术家代表,他们在市场发展的个案或许也能为我们找到一个切口,看看艺术家成长的路径。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健亚
现象:市场青睐70后艺术家
11月6日至12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的“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上,当前被市场追捧的青年一代几乎成为展览的主角。既有陈飞、欧阳春、陈可、韦嘉等这些早已成为百万军团的主力,也有这次在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上创下新纪录的贾蔼力、王光乐。不过策展人朱彤将这些艺术家给予了一个定性,那就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
说起为何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绘画两大词汇来限定此次青年艺术家展览,朱彤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他看来2008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8年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学术价值体系都是以西方为标准,类似张晓刚等当代艺术F4成为了市场重要力量。“但2008年后发生重要变化,市场发生巨大震动,此前高价位的艺术家作品有跌幅,也有逆势而上。这就引发了大家对此的反思。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年轻一代在展现方式、自由表达艺术观点上更为广泛,他们的表现方式呈现了中国新的方式。”
不过,此时此刻来举办这一展览,不可避免地让外界认为主办方更多考虑的是迎合市场。10月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中,首度进场的三位70后艺术家其表现便让业内HIGH翻了天。贾蔼力的《疯景1号》拍出1180万港元,刷新其个人纪录的同时也令其领先于其他70后艺术家跻身千万俱乐部。同样创下纪录的还有王光乐的《水磨石2004.1.1-2004.2.5》,拍出了544万港元,而刘韡的《紫气系列H2》则拍出340万港元。
朱彤指出,在今天艺术和市场走得很近,好的艺术家市场也是最好的,这里应该厘清的概念是,“艺术家可以与市场保持距离,但市场永远会介入艺术。”而就年轻艺术家而言,不光是中国藏家在收藏,西方艺术机构和藏家早在几年前也开始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介入,“类似尤伦斯在售出其收藏的85时期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在购藏中国年轻艺术家的,”朱彤指出。
个案
贾蔼力放弃与画廊合作,严控作品质量和销售
2006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贾蔼力受到站台中国负责人孙宁关注,随即2007年便在站台中国推出了首个个展《疯景》。展览中亮相的便是贾蔼力日后被市场所追逐的《疯景》系列。该系列作品制造出一种独特的空旷而荒凉的精神坟场,表达着抑郁内心的绝境。
成为职业艺术家开始,贾蔼力就向外界展现其个性和艺术魅力。他钟爱绘画,却也不断尝试在绘画和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之间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路径。2008年冬天,换了合作画廊的贾蔼力在其新东家都亚特画廊中又展开了一次“冬眠”的新艺术实验。他将展厅变为工作室,每天进行创作,向观众完整展示一件大型绘画作品《世纪儿》的创作过程。
相比其他年轻艺术家,贾蔼力的艺术个性也表现在其与画廊的合作中。目前的贾蔼力并没有严格的合作画廊。去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双向刺点:作为表象的切入口,一种绘画”展中,七位年轻艺术家的名单中就包含贾蔼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告诉记者,目前贾蔼力在国内与画廊、艺术机构之间是松散式合作,“我们之间进行的是项目之间的合作。”
但这种合作方式一点也不妨碍市场对贾蔼力作品的追逐。夏季风告诉记者,据其了解,贾蔼力藏家中包括不少欧洲美术馆,其中内地藏家与海外藏家的比例几乎是对半开。而之所以贾蔼力作品被市场追捧的原因,“一方面与流通量有关,一方面也与画作质量有关。”自2009年放弃与画廊合作后,贾蔼力便严控作品的质量和销售,“一方面每件作品都画得很精致,一方面销售量也很少。”
拍场表现
首次拍出195.5万元2014年1180万港元
在经过画廊等一级市场的推广后,贾蔼力作品直到2011年才首次上拍。这一创作于2007年至2008年的布面油画《风暴前的留念》估价为60万至80万元,最终拍出了195.5万元,首次上拍便让贾蔼力进入百万军团。而这四年的拍场经历,贾蔼力作品也创造了一个个一飞冲天的传奇。今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中,贾蔼力的《疯景1号》拍出1180万港元,刷新其个人纪录的同时也令其领先于其他70后艺术家跻身千万俱乐部。
刘韡从个体户式“经营”到与专业画廊合作
2004年前,刘韡还在美编和艺术家之间摇摆,有展览时就做一下,“但肯定是要做艺术家的,只是当时展示空间还不多,还要生活嘛。”后来感到工作与艺术已经不相容,他辞掉了工作,做了职业艺术家。
更大的底气还在于,2002年他的装置和影像作品已经能卖了,“那会儿国外藏家开始买我的作品,一件作品差不多就是一年的工作收入,”然而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内心里获得他人的肯定,我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卖了。”
2004年,刘韡做了一组影像作品并在上海双年展展出,那就是《风景》系列。“做作品的时候,我就有感觉一定是能卖,而且能全卖出,很好卖,”刘韡称自己这种信心来自于美院的教育。
那时,刘韡对影像作品的市场价格还不了解,就咨询了一位搞影像的朋友,被告知1万美元一幅。刘韡还以为朋友告知的是保守价,开价时就应该翻一倍。“开展当天,就有人打电话说想买我的作品。”那天,刘韡就有了两三个买家。整个系列下来,“一共几十万美元吧。”刘韡很自信地说,在学校时没想过钱的事,现在自己对钱也并不是很在乎,但依靠作品来卖钱,“肯定不是问题,我是能把东西做得特别漂亮的人。”
历经直接面对藏家的个体户式“经营”后,刘韡也曾与北京公社等多家画廊都有过合作,此后刘韡在国内的市场主要由长征空间代理,海外市场则与世界顶级的画廊白立方等合作。随之在国际上的展览及国际藏家也日渐增多。独立艺术评论人王从卉告诉记者,目前70后第一梯队的成功艺术家其市场轨迹基本可以概括成,有专业画廊的推动,同时国际方面运作得也不错,经常在国际上亮相,造成市场面很活跃。进而导致在拍卖市场也很活跃。
拍场表现
2004年6.6万美元2013年首次破百万
具体到刘韡作品拍卖公司自2006年便开始上拍。从最初纽约苏富比上拍刘韡2004年创作的摄影作品《风景-天山》以6.6万美元成交后,刘韡作品的攀升一直比较平稳。
直到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上拍其代表作《紫气》系列时,才有了第一个百万元的成交纪录。
对此,刘韡自己也表示自己作品的市场一直都很稳健,并没有大起大落。甚至在2008年下半年后金融危机对当代艺术重创时,刘韡说其创作也没受到影响。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