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怡:从文物棺材到娱乐至死——什么以及如何打造博物馆体验
2017-12-21
《迪斯尼审美不是博物馆体验的未来》这篇专栏开始以“什么是未来——从发展博物馆体验到娱乐至死”为题发表后收到朋友圈的一些反馈,所引起的关于艺术的跨界与边界、艺术系统、博物馆功能、画廊功能的讨论令我很是意外。也有朋友问,艺术博物馆既要考虑当下主流观众的感受,那么积极地采取些活泼的方式又有何不可,到底提高体验和娱乐化导向的边界在哪里?至少不是由你说了算吧,可是又由谁说了算呢?标准是什么?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气象计划》 泰特当代美术馆展出 2003年
首先,观众是博物馆存在的终极价值所在,一个没有观众意识的博物馆,是无法在当代社会生存的。这是非常肯定的。在博物馆出现的这一、二百年中,从以收藏为导向的文物圣殿,逐渐开放,到以教育导向的精英课堂,再发展为新世纪以来的综合活动中心,更加尊重观众自我建构知识的权利,并进一步重视观众本身的动机、需要、期待、体验等情绪和感官需求,使博物馆在为公众提供展示及教育资源之外,增添了许多体贴观众的展览设计(比如对导览、布置、动线、展示气氛的设计)与观众服务设施。不仅如此,围绕着博物馆的风格与精神,博物馆同时还延伸成一个高尚的用餐地点、雅致的咖啡馆、出售精美礼品和图书的地方,甚至提供某种程度的娱乐。而这种娱乐性和对观众的吸引趋势,也体现在一些艺术作品身上。比如观众对于2003年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Tate Modern泰特当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Turbine Hall)展出的《气象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反应出了超乎预期的参与性和表演欲,变成观众经验的发生地。此后,这个厅引进了许多有类似观众效果的项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很多人来说,参观美术馆和去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一样,都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因此,如果美术馆的参观经验无法符合观众所期待的体验标准和体验特色,美术馆就会承受来自其他行业的巨大威胁。进一步,拿上篇专栏中提到的声光电展览热现象反思,如果艺术博物馆只拼感官刺激和一时新鲜,没有明确的高度和特殊的好处来证实参观的综合性价比高于其他事物,或者有看场电影、听个音乐会之类无可取代的地方,那么人们大可以选择干点别的。而且,继续上篇专栏提到的利用某些著名策展人的只言片语断章取意,为一个水准值得商榷的展览羊皮狗肉浑水摸鱼地鼓吹包装,一旦名誉丧失,对于艺术博物馆的形象损失将是巨大的。曾经担任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的菲力普?德?蒙特贝罗(Montebello.P.D)也曾批评说,“我们应该通过把自己同所有形式的娱乐明确区分开以秉持我们的正直,而不是与其争夺观众--顺便说一句,那是执迷不悟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必须强调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并利用这些差异:尤其是真实性与艺术的奇妙。”
美术馆的职责就是要展示艺术家或代表文明最高质量的作品,让观众尽量去领会艺术作品在技法、美学、背景和哲学上的丰富含义--观众也有同样的期待。当然,人们来到美术馆中,尤其是当代美术馆中,也不完全是为了被动接受既有的内容。每个观众的知识、视野、经验、信仰都不一样,因此展览的内容应尽量容纳更广泛的观众和符合“在地性”特征。要超越常规的参观体验,在如今这样一个感官刺激发达的时代,的确需要用更鲜明的展览策划主题,更有视觉冲击力的展示方式,创造更多的艺术享受与服务--甚至是消费的情境,从各个层面打通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的关系--这要求策展人考虑观众需求多于自我表达欲望,需要有一种把观众作为创造时代艺术精神的主体之一的理念,并将这个理念植入美术馆收藏、教育、研究、展示的传统功能之中,引发观众对美术馆活动的策划、评价与讨论,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与“主人翁责任感”,引导观众“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与艺术之间的一种强烈的关联性,意欲亲身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并最终收获成长。
美术馆的体验除了观看的感官经验,还有社交经验、情感经验。这是目前“网红美术馆”和“IP馆长”的潮流来源。人们来到美术馆,也许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达成一个多样化的目标,比如娱乐、社交、教育、朝圣或者这几点的融合。美术馆的设施、展览设计、展示主题以及一些“非美术馆服务”应该成为一个整体, 展览的延生主题可以适当通过细节渗透到这些美术馆旁系体验之中, 如纪念品商店、洗手间、餐饮、书店、庭院、广场、停车、残障人士设施、照顾儿童或育婴妇女的设计、衣帽间、舒适座椅及休息场所、公共区域卫生及整体氛围营造、馆员是否在观众需要时可以随时提供态度可亲的咨询与服务……做到有口皆碑是件繁复有步骤的工作。
Mark Walhimer 在 Museuem 101 一书中提到过一些值得重视的动向:游戏化、肤浅化、创客运动、自拍照(开放博物馆的拍照、分享和上传)、博爱主义(大众筹款)、博物馆4.0(个性化定制的博物馆服务)、科技(如VR等)、研究(跨界、跨学科背景研究融合)、参观阶段的细分化(参观前中后都有不同内容和服务)、网络社区对博物馆社区的改变(如社交软件和旅游软件等)、实物在虚拟时代的突出意义、对博物馆智识财富的规则与开发。这是博物馆在发展观众体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年轻化的网络一代时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无论如何,既要同颇受欢迎的娱乐产业竞争,又要保证它的核心任务,为观众提供卓越的精神价值,当代美术馆面对的是双重压力。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即有知识的机构,是一个塑造文化和智识的场所,也应该是一个常新经验的提供者,让观众产生诗意与美感享受的地方--一个不同于家和常规场所之外的“超出经验的目的地”。在以观众为中心的美术馆时代,“美术馆的感知经验”将会代替“美术馆学习”这种概念,“美术馆的场所精神”将覆盖“美术馆的展览设计”的涉及范畴。打造一座体验型的美术馆,不仅涉及到我们上述所提到的体验措施和途径,同时还涉及到品牌培养、文化资源的整合、投入机制的改善、公共文化政策的配套等等问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来进一步仔细讨论相关的问题。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罗怡专栏]
罗怡简介:
博物馆顾问。策展人。曾担任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今日美术馆设计馆的首任执行馆长,[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
有《美术馆》《文化造城》《像野狗一样生存》《在中国设计》《平面设计死了吗》多部著述(合著) 出版。是“社会能量”、“超级媒体”、“在中国设计”、“开放式原创”等多项设计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她参与过国内众多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上海浦东)、设计互联(招商局与V&A合作设计博物馆项目)、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余德耀美术馆的筹建或项目顾问。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