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瑜
广州市融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自得堂主人

冯玮瑜:前世今生 一件郎窑红梅瓶的回流入藏记 2018-05-20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海报

2015年9月,适逢故宫90周年院庆,故宫国宝频频亮相,专题展览惊喜连连,其又以“石渠宝笈特展”名动中外。欲睹国宝风采,至少在故宫六个小时的排队等待,纵使烈日炎炎,观众仍热情不减,可谓盛况空前。

 

  冯玮瑜在首都博物馆康熙特展照片

 

与故宫娄玮副院长合影,左三娄玮副院长,右一冯玮瑜

为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物特展’嘉德贵宾专场”活动,邀请嘉德公司的贵宾参观,展览当天只对嘉德贵宾开放,谢绝旁人,让嘉德贵宾免却烈日下排队等待之苦。我蒙嘉德公司邀请,也荣列贵宾之列,被邀请“到此一游”,可尽情近距离畅览“石渠宝笈特展”及《清明上河图》。不但如此,在参观完特展后,中午故宫博物院娄玮副院长专请我等共六人一起在故宫用膳,故宫院长不就是故宫当今的主人吗?院长宴请,权当“皇上宴请”,我也做一回“皇上的贵客”。

 

首博康熙特展郎窑红梅瓶照片

午宴过后,见尚有时间,马上赶去首都博物馆,参观其年度重要展览——“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大展。康熙盛世,展览的珍品名器固然不少,不过最为吸引我的,却是一个郎窑红小梅瓶(由故宫借展首博)。梅瓶以独立展柜重点展示,是本场大展仅有的几件独立展柜展示的重器之一,可见首都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也认为该器亦是本场展览的亮点。

所谓“郎窑”是指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烧造的瓷器,其中著名的仿宣德红釉而烧造的高温红釉称为“郎窑红”,釉色深艳,似初凝牛血一般猩红。郎窑红虽是仿宣德宝石红釉,但又仿中有创,特色鲜明。郎窑红的烧制对窑室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极高,烧造难度极大,成品相当不易,“若要穷,烧郎红”,可见烧制郎红之不易!

故宫这件郎窑红釉梅瓶,色如牛血猩红,器如美人端然,我的眼睛瞬间定格于它,久久不能离开。作为一个喜爱单色釉瓷器的收藏者,乍见此瓶,那一霎那的惊艳感觉,绝不亚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绕着展柜四方,转了一圈又一圈,生怕遗漏一个细节,少记一个特征,我要把它们都印到脑里,毕竟这是标准器啊。心想有朝一日,能藏一器若此,不亦快哉!两个月后,中国嘉德秋拍在北京隆重登场。中国嘉德每年春、秋二场大拍是艺术品收藏圈里的盛事,这二场拍卖会,人人均视为当年艺术品行情的风向标。藏家、行家都极其关注和积极参与,我亦每逢大拍必去,每次基本都能拍得一两件心仪藏品。

预展那天,绕场一圈,看了不少拍品,好东西不少,称心的不多。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好一件拍品:这不是首博康熙特展那件郎窑红釉梅瓶吗?故宫的藏品咋跑到拍卖场了?见拍品如见故人!

我小心翼翼上手,仔细端详一番,长吁了一口气:原来不是故宫那件。此瓶非彼瓶,只是两件极为相似,但略有不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留白,这是由于釉汁较厚,高温烧造时口沿釉汁向下流淌、口沿部位釉层变薄而形成的,这亦是郎窑红的一大特色;而故宫那件颈部无留白,如瓶身一样呈牛血红色,只是唇边一圈白色灯草口。

梅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饮流斋说瓷》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郎窑红小梅瓶并不多见,一般郎窑红瓶多为圈足底,底部施釉,足内白釉泛黄有细碎开片,即所谓“米汤底”,无款。我藏有一件“米汤底”郎窑红观音瓶,属大器,而嘉德这件小器的“玉壁型底足”我没见过。但“玉壁型底”是康熙时期的工艺特征,“玉壁型底”在康熙其他立件器物中常见,只是小器的郎窑器底部如何?我没见过,虽然当时预展现场大家都认为它确是康熙本朝,年份到代,是郎窑无疑!但我对小器的郎窑红瓶底部是否这样制作却把握不准,只因我没见过,故宫那件因在展柜内不能上手,没有见到底部。对这件小梅瓶,虽然都说开门,但对收藏者而言,还得做足功课,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以作判断。

翻查手机里面首博“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大展那件“故宫博物馆藏郎窑红釉梅瓶”照片。展品说明如下:“该器外壁饰郎窑红釉,釉色鲜亮明丽,釉面上布白色絮点,外底不施釉。造型小巧雅致,颜色亮丽明艳,口沿和足端的一抹白色与整器的鲜亮红色釉相得益彰,为康熙颜色釉之佳作。梅瓶内壁施白釉。玉壁型底,无款。”

果然是玉壁底足!这就消除了器型的疑惑。

与故宫藏品相比,二件器物从大小、型制、釉色都极其相似,极有可能是同期同批制作的产品,可惜故宫那件不能上手,而且展览时未标尺寸,虽然凭记忆是大小相若,但对古董的分析研究讲求精准细致,不能全凭记忆,最重要的是证据。随后我多方查搜,终于通过电脑查找到首博康熙大展这件郎窑红梅瓶的尺寸:高度18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6.2厘米。两件对比,尺寸完全相同,果然是兄弟俩!真是无巧不成书!

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的留白比故宫藏品更多,故渐变效果更明显,釉色更迷人。

 

  国博著录

 

国博著录内页

预展有两天时间,还可以再做做功课。勤能补拙多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查到了相似的另一例:中国国家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同样形制的郎窑红梅瓶,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第42页,编号25,注录一件清康熙郎窑红梅瓶,但尺寸比嘉德这件稍大,高22.5厘米。其说明也是“玉壁形足”,可见当时梅瓶器形确是玉壁形足底。该书还特别注明:康熙郎窑红梅瓶十分罕见,故弥足珍贵。

有标准器为证,剩下的就是考证来源。不查不知道,一查长知识。嘉德这件梅瓶来源显赫,它是一代中国古董巨商卢芹斋的旧藏。

卢芹斋先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20世纪海外最大的中国古董商,曾将大量中国文物贩卖至欧美,在长达50年的海外古董贸易生涯中,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被他卖到海外市场,至今无人说得清楚。据称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一半由他流转出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和宋代《睢阳五老图》。许多中国人视他为国贼,对他痛恨不已。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卢为一己之私利,盗卖中国文物,取悦西方人,周旋于西方上流社会,与洛克菲勒、摩根、范德堡等豪门巨贾做中国文物生意,卖祖求荣,实为国贼无疑!

然而,西方却认为他是推广中国古代文化的使者,从卢芹斋大力推广开始,西方人逐渐学会欣赏中国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佛教造像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西方认识中国古董文物的启蒙者。西方世界几乎所有重要的博物馆都与他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像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巴黎吉美美术馆等,不仅从卢芹斋处购买中国文物,还得到他的慷慨捐赠。

卢芹斋对中国文物的鉴定,在西方世界很有发言权,获得欧美文物界绝对信任。他去世已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任何一个中国古董商像他一样,能获取国际广泛的信任,由此可见卢芹斋的商业信誉极佳,鉴定水准一流。

通过查证、对比、分析,验明正身,这件经卢芹斋收藏过的郎窑红梅瓶,确系真品无疑。

越是接近拍卖,越想得到心里越是忐忑,就怕节外生枝。

预展期是两天,我前前后后上手看了不下4次。嘉德瓷器部小温见我反复把玩,问我对此器的看法。我考证了半天,自认为得之一二,见小温一问,忍不把自己的考证一五一十地全讲出来,还把首博展览的照片一张一张翻给小温看。小温听着听着,也兴奋起来:这件东西是我亲自从美国背回来的,来源绝对没问题……小温还说只是没去首博展览现场看过那件郎窑红,所以不好在图录上说,这下好了,请你把那些照片都给我吧。我答:“好啊好啊。”我一边拿出手机,一边顺便问句:“要这些干吗呀?”他说:“查到这么好的资料,我要发给朋友和客户看,让他们来买呀!”

糟了!都说女人吱吱喳喳的话多,守不住秘密。这毫无保留全抖出来,不是给自己找对手吗?我又不是钱多得没处花,这雷锋我可当不了!关键时刻我总算清醒过来,把手机一把塞回包包:“可以可以,等拍卖结束了才能发给你。”小温一下子愣住了,很快他恍然大悟,笑着说:“哦哦,明白,好好好,等拍完再给我吧。”

参加这场拍卖的人数还算可以,但拍过了一件明洪武的釉里红大碗和一件清乾隆的青花抱月瓶后,举牌的人气就渐渐疏落,等到这件翘首以待的小梅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上,生怕杀出一个程咬金,横刀夺爱,谁知拍卖师连喊几声,也只有我一人应价,落槌声一响!我竟以底价竞得!比我心里的预算还低一大截,当场就喜出望外——“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北京的灰霾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如果不是2015年艺术品市场遭遇寒冬,这一代名品,怎会以这样的价格归于我手!幸甚幸甚!

这件郎窑红梅瓶,后来还是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先生亲自送到广州给我的,感谢感谢!

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送郎窑红梅瓶与作者合影

藏品简介:郎窑红釉梅瓶

年代:清康熙

款治:无款

尺寸:高 18 cm

来源:纽约C.T.LOO旧藏(卢芹斋旧藏)

中国嘉德秋拍2015年11月15日 编号2590

此瓶小口、唇边,短颈、丰肩、瘦底、圈足,色彩绚丽,红艳鲜明,瓶口红釉浅淡,至肩部逐渐深红,渐变效果更显迷人红色,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釉汁肥厚,釉面因光线折射而布满轻微的白色絮点,底部施白釉,玉壁型底,无款。

一件流失海外多年,经名家递藏的康熙名品,通过中国嘉德拍卖,终于回流国内,入藏于我,是幸也是缘,感谢苍天!

冯玮瑜简介:

广州市融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自得堂主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