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何安达、刘益谦,这些大藏家背后的神秘女人
2019-04-30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
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这话放在收藏圈儿依然适用。
收藏圈里响当当的三位藏家:
王世襄、何安达、刘益谦,
以及站在他们身后那些,
或默然成全,或独当一面,
最后共同为艺术收藏事业
做出不可抹灭贡献的夫妻档们。
~不要太羡慕他们哦~
王世襄与袁荃猷
六十载相知相守, 成全你也成全大爱
王世襄与袁荃猷在家中
世人都知王世襄老人是文博界的大咖,而鲜有人知晓的是,其实在老人背后,还有一位与他相知相守六十载的得力助手。这位助手就是他夫人--袁荃猷女士。
如果说王世襄老人一生玩物励志的收藏故事,让我辈望尘莫及。那么,老人的爱情故事说出来更是让人心生艳羡!
而说起这对老人最初的相识相知,正应了这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刚好遇到对了的人。
袁荃猷出现在王世襄生命里,恰好是他痛心悔过,决定苦心钻研学问之时。因为那一年,王世襄慈母金章女士因患高血压不幸离世,世事沧桑第一次给公子哥王世襄造成了心灵打击。
当他驱散鸽群,送走大鹰和獾狗,将蛐蛐、葫芦、鸽哨,统统束之高阁,收敛玩心的王世襄很快显露出其一流学者的底质,一系列彰显其治学功底和眼界高度的文章陆续发表。
佳缘自天成。恰在这其间,同在燕京大学的袁荃猷因为要写“中国画教材”方面的论文,找到王世襄希望请他做自己的导师,为使小姑娘通过论文,王世襄不但导,而且替,两人从讨论学术慢慢变成了相识相慕、互生情愫。
王世襄与袁荃猷结婚照(1945年)
而说起袁荃猷的家学背景,跟王世襄也非常相似,同出自宦官之家,书香门第。并且袁荃猷天性娴淑,文雅清通,童年即有家馆讲授国学,并师从汪孟舒学习书法、绘画和古琴。尤其是后三样才华,是袁荃猷终其一生滋养品性的厚德之艺,也是她终其一生作为王世襄文博事业“贤内助”的天赐之缘。
而王世襄为收藏,不仅用尽时间精力,还耗尽全部积蓄。为成全丈夫对家具的狂热兴趣,袁荃猷尽管衣着朴素,生活节俭,有些年手头还拮据,但她全无怨色,而是怡然自得地跟丈夫共享从家具研究中得到的乐趣。
同时,这位在音乐方面有专长的贤内助,也开拓了王世襄的收藏视野。比如,王世襄曾旧藏有一把1200多年历史的唐 “大圣遗音”伏羲氏古琴,就多是得益于夫人的高见。老人所藏的这把琴有多厉害捏?
2003年,在中国嘉德俪松居长物秋拍上,拍出891万元的高价;再到2011年嘉德春拍,又以1.15亿元拍出,成为继宋徽宗御制“松石间意”琴之后的第二把“亿元”古琴。琴瑟和鸣,其利断金,说的就是他们吧~
王世襄夫妇藏 “大圣遗音”伏羲氏古琴
如意时扮作神仙伴侣,失意时必须相濡以沫。后来,王世襄接连遭遇“文革”,被抄家,被逐出故宫,反右运动时又被戴上帽子,后与夫人一起下干校,颠沛辗转数年,直到1976年政治风波顿歇,王世襄夫妇才重新回到北京的芳嘉园。
此时的王世襄已年过花甲,但让他内心最欣喜的是,终于可以跟夫人一起,重进书斋,堂堂正正地以一颗纯明之心,悠游于艺苑学坛。
也是在从此之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王世襄全身心投入学问研究跟创作,共计出版近40部著作,在王世襄埋头著述,袁荃猷则用其生平所学,成为王世襄的得力助手。王世襄的每一本著述,前期大量的资料收集跟绘图工作,都有袁荃猷静雅的身影。
比如,在被称为古典家具扛鼎之作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那一张张细致精美的手绘家具线图,就是出自袁荃猷之手。这让我辈在感叹其才学丰赡跟治学之刻苦之余,这份为了丈夫千秋事业默然奉献,不争不抢,一心成全的智慧跟胸襟,是不是更了不起呢?
袁荃猷先生手绘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图
2003年,袁荃猷病故。王世襄在其悼念夫人的文章中,以“我负荃猷”为题,写下14首《告荃猷》诗:“我病累君病,我愈君不起。知君不我怨,我痛无时已。”
此后,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将夫妻一生所藏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全部拍卖。“由我而来,由我而去”,这一场散尽更像一种仪式,为告慰天国那位曾相伴也成全了自己一生的爱人。
何安达与陈淑贞
收藏独立,各领风骚 ,好一场皆大欢喜
香港著名古董藏家何安达 陈淑贞夫妇
这对收藏家夫妇的故事更传奇。一句话概括:你走你的大道,我过我的小桥。明说就是,他们夫妇俩在艺术品收藏上,你藏你的,我收我的,并且还各自给自己的藏品开了个堂号。
更狠的是,到最后他们不仅没有分道扬镳,还成了各自收藏领域的坐标!来,先看看他们家第一个堂号跟主人。
奉文堂主人 陈淑贞女士
陈淑贞生前为香港知名藏家,行事尤为低调,就连常与她打交道的佳士得等拍行高管,都少有知道她与思源堂何安达的关系。然而,说起她的收藏,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私人珍藏,她收藏门类包罗各个方面,主要有青铜器、佛像、竹雕、中国书画等。
同时,这位女性藏家的收藏经历也颇值一提。比如,她爱好收藏竹椅、竹雕,就跟她的家族起先在台湾经营竹业有关,童年时期作为玩物的竹制品,恰恰成为她后来收藏生涯中收藏竹雕艺术的动机,也正是因为来自最初的兴趣,让陈淑贞藏下很多旷世竹雕精品。
清康熙 刘源题字竹雕竹林七贤笔筒,曾于2015香港佳士得春拍奉文堂珍藏专场上拍
而说起她所收藏的青铜器,则主要是出于古董生意需要。她收藏青铜器超过三十年,基本是看到有价值的藏品都收入囊中,而从器物体型来看,多是以小型物件为主。
说到这里,你已经发现,我们这位女藏家的收藏风格比较杂不说,而且都是小小滴,嗯,但到最后,人不仅做到了自立门户,而且连佳士得都为她办专场!并且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当年她在台北起步阶段时,只有不到二十件藏品。
好哒,再来说说他们家另一位藏家--
思源堂主人 何安达 Anthony Hardy
何安达最初接触收藏,深受他父亲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一个晚上,平时爱好收藏欧洲艺术的父亲突然带回家一件“三足爵(酒器)”的铜器,这让何安达充满好奇,同时,也让他对这种古老的中国艺术一见钟情,也是从此之后,他将一生精力都用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上。
因为何安达所藏大部分藏品都是从古董商或是拍行处购得,所以基本上是来源有序,品质上乘的珍品。同时,他收藏的铜器还有个一特点--体型较大。这刚好跟他夫人陈淑贞爱好小巧铜器的收藏形成互补。
在数十年铜器收藏生涯里,何安达还总结出一套铜器收藏的4P原则:一、Patination即铜绿/皮壳;二、Pictogram即铭文;三、Precision即铸造精湛;四、Provenance即收藏历史。
商晚期青铜方彝 寺院滩藏,纽约佳士得 成交价:333万美元 纽约佳士得
那么,奉文堂跟思源堂的关系怎么来滴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何安达旅居香港,他第一次遇到陈淑贞Susan Chen,不是见到而是“听到”,他曾说自己先遇到的是电话另一头传来的温柔声音。
起因是当年何安达去纽约出差,刚好在画廊看中一件艺术品,询价以后,画廊负责人陈淑贞让他等候回话。而没想到这个回话让他等了一年半的时间,原因竟然是陈淑贞将他的名片塞在了角落。当然,也正是这一通电话,让他们从艺术聊到人生聊到了romantic。
因为艺术品而结缘的这对异国恋人,并没有夫唱妇随或是妇唱夫随,而是秉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收藏独立,各领风骚。像上面所说,他们都爱好古青铜器收藏,但陈淑贞则偏于更女性化的小型器物,何安达则更喜欢收藏鬲、鼎这般体型稍大的铜器,但作为妻子的陈淑贞也非常认同何安达收藏青铜的“4P”标准,当然,如果遇到两人都中意的藏品,他们会比拼各自的“口袋深度”。
同时,陈淑贞还会收藏一些何安达未入手的东西,例如文房瓷杂以及雕刻品。而思源堂在举办展览时,间隙中摆放的一些女性化的小物件,就是奉文堂之藏。奉文堂、思源堂主人之间的情感就浓缩在了这些大小艺术品之上。
公元前16世纪-15世纪 青铜兽面纹爵 奉文堂旧藏
2014年,陈淑贞因病去世。临走前,她对好友说:此生无憾,她曾有辉煌财富,她的手摸过无数珍宝,她的眼鉴赏过艺术的极美。但最珍贵的,是她拥有的爱。从艺术收藏里,她得到了世间所有,何其有幸!也何其快哉!
陈淑贞走后,她一生创办的奉文堂藏品托付给其夫何安达打理,何安达最后将之委托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上拍。妻子离世,何安达一度恍惚。但他说:“我不伤心,恰恰相反,我很高兴,感觉每天都能和她‘对话’。遇到棘手的事情,我会问她:tell me what to do,然后真的会有想法在脑中涌现。”
艺术是走进人心最快乐也最持久的通道,说的大概是他们吧。
刘益谦与王薇
人生在世,不就是图个开心嘛。
刘益谦王薇夫妇
这对夫妻档的爱情故事,跟他们大手买艺术品一样豪放!据说是一次偶然机会,刘益谦在亲戚家看到了王薇的照片,觉得这姑娘不错,希望介绍认识。然后,然后,两人在三次牵手后,就直奔婚姻殿堂去了……
这婚闪的,你服不服吧?而那个时候,刘益谦还是一开出租的老司机,但没过几年,王薇就跟着他熬过来了!因为,在几经创业积累到第一桶金后,通过炒股,刘益谦就跃居成了富豪榜上的老司机!这时,刘大壕开始接连创造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资本话题:
高调收购鸡缸杯;斥资3.1亿港元拍下明永乐御制唐卡;以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买下莫迪里安尼名画《斜躺的裸女》
然而,你以为刘益谦就自己壕自己风光吗?当他夫人说,我好喜欢“红色经典”艺术呢~~噢,那随便拿点钱儿去玩啊~~于是,他夫人王薇玩着玩着就藏下了价值上亿的革命题材艺术。目前在红色收藏领域,她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藏家。
除了炫富,更虐狗的是,这对夫妇在拍行里经常是双双出入!
2015年 刘益谦夫妇双双出席全球最贵唐卡交接仪式现场
要知道每一件艺术珍藏,
跟你相遇时都已经历过风吹雨打,
穿越时光而来的缘分跟气息,
只会愈久弥香,越在一起越惺惺相惜!
这刚好跟遇到那个对了的人一样。
所以,衷心希望你,在收藏江湖,
也能遇到相知相惜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