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瑜
广州市融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自得堂主人

冯玮瑜:“春华秋实” 一件美国佛罗里达州Ringling博物馆旧藏郎窑红苹果尊入藏记 2018-10-04

清康熙郎窑红釉苹果尊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

第一只是被亚当和夏娃偷吃的苹果。

第二只是砸在牛顿头上熟了的苹果。

第三只是让乔布斯咬了一口的“苹果”。

亚当与夏娃的典故出自《圣经》之《创世纪》:上帝创造了一男一女,男的称亚当,女的称夏娃,二人在伊甸园中快乐地生活。园中藏一条毒蛇,它诱惑夏娃说:有两棵树,一棵是智慧之树,吃其果可以聪明如上帝;另一棵是生命之树,吃其果可以长生不老。在毒蛇的诱惑下,加上苹果色泽鲜艳诱人,夏娃便从智慧树上摘了个苹果来吃,并分给亚当一起吃。两人在吃下苹果之后,便有了智慧,懂得男女之别,有了羞耻之心,完成了人性的启蒙。上帝发现他们偷吃禁果后,便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他们来到人间,成为繁衍不息人类的袓先。

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天正坐在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熟苹果掉下来,砸到他的头上,他摸了摸被砸痛的脑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向地面呢? 为什么苹果不向外侧或向上运动,而总是向着地球中心运动呢? 是不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起作用,把苹果拉向地面呢?后来,牛顿终于解答了这个问题,并由此推算出一个公式,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推动了近现代科学进步。

乔布斯一手打造的苹果电脑和苹果手机,风靡全球,开创了电脑化、智能化的科技时代,是现代科技与生活融合最为成功的产品。由这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而发轫的一波又一波的科技革命……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支付等等,汹涌而来,势不可挡,革新了人类传输信息方式,它们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苹果——可真不简单啊!

在中国古陶瓷里,有一样器物造型与苹果极为相似,叫做“苹果尊”,乍看上去,其器型与苹果极为相似,但它并非仿生器,它实际上是一件文房器,是皇帝放在御书房桌面上的文具,用作水盂,是一件既可赏玩,又可实用的器物。

苹果尊这种器型我是早就知道的,但引起我关注的还是在2015年,因为在那年的5月16日中国嘉德的春拍里,有一只康熙釉里红苹果尊上拍。在拍卖前,我并没特别留意它,引着我关注的是那场拍卖会中间发生的一件事。

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与冯玮瑜合影

那是在拍卖中段竞价激战正酣时,忽见到有三四个男子悄悄地溜到中排,因为我坐在后排,一眼就发现那几个当中有一人就是大名鼎鼎“和坤”扮演者王刚。王刚老师扮演的乾隆宠臣和坤入木三分,“和大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名闻遐尔。王刚老师除了是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外,他还一身横跨两界,他是收藏界里的大艺术家,演艺界里的大收藏家。对此我当然早有所闻,虽然他是悄悄地溜进来,但我经常看瓷器也练就了一样功夫 ——眼尖,一眼就认出来了。王老师要竞拍什么? 我好奇起来,就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他们几位刚进来坐下不久,那件釉里红苹果尊就轮到上拍了,我看着王老师举牌了……看着这件苹果尊终由王刚老师以高价竞得。当竞得后,王老师一行人又悄悄地溜出去了。

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王刚老师是专为苹果尊而来的。

他悄悄地离开,正如他悄悄地进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一只苹果尊。

《藏富密码》冯玮瑜

王刚老师是知名的收藏家,他入藏的古董以精品而为人们所称道,虽然他为人平和低调,但同时作为名闻中外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主持人,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刚老师每次见到小女子都乐呵呵的,笑容可掬,我们每每津津乐道地谈收藏。他乐于提携后学,我的“冯玮瑜亲历收藏之《藏富密码》”一书,王刚老师还亲自帮我写推荐序。

——苹果尊有什么奥秘呢? 王老师为何看上它呢?

这场拍卖后,带着好奇心理,我专门查阅苹果尊的资料,研究它的由来。

苹果尊因其形似苹果而得名。器侈口、内凹、无颈、圆腹,器口仿似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惟妙惟肖。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常见品种有釉里红、天蓝釉等。

苹果尊是文房器,是盛水用的水盂,一般水盂的作用乃为砚池添水来磨墨,因此一般口部狭小,便于控制倾注的水量,如果是口部较宽者,宜加小勺使用。苹果尊鼓腹小口,不便握持,注水时也较难掌控水量多少,因此,苹果尊为砚台注水磨墨使用,有可能是用小勺来注水的,或仅仅是文房案头上装饰用的玩赏器物。

据已故的我国古陶瓷权威、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考古学专家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里说:苹果尊是康熙朝独有的器形,其他朝代未见有烧造。

宣统皇帝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记述: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随即在11月月5日,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赶出皇宫紫禁城。突然其来的变故,让当时正吃着苹果与皇后聊天的溥仪惊慌失措,“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咬了一口的苹果滚到地上去了。”

曾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参加清宫文物清点工作、原台北故宫副院长的庄严先生撰文回忆道:“自从宣统出宫,我便入宫,当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维护民族文物国家重器的老宫人……”(这是庄严先生于70年代从他服务了一辈子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退休后,所写的一篇自传式文章“宣统出宫我入宫”中的一段话。)

据庄严先生回忆说:在“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文物期间,有三件令庄严先生印象深刻的事,以至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其中一件他在文章内这样写道:“……有一天,我在清点文物的时候,竟然看见养心殿的书桌上,还放着半个吃剩的苹果;那是逊清宣统皇帝溥仪,在他居住的地方,突然听到国民政府命他即刻出宫的消息以后(当时宫外站满了军警等候他离开),惊惶之余,便把手里那半个还带着齿痕的果子,匆匆丢在桌上了!”

又是苹果!

这咬了几口的苹果就成了宣统皇帝的生命轨迹分界点,他从此离开了故宫,人生越走越低,最后成为囚犯,幸好晚年还能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皇上的日子、故宫的美好时光,只堪回首月明中了。

皇帝批阅奏章,处理军国大事,全赖案头上朱笔批示。皇帝的案头文房用器,自是非同小可。在素雅的笔墨纸砚之间,放置一只诱人苹果,既是实用,又可赏玩,风雅怡人,自成一景,怪不得康熙会把苹果尊当成文房佳器。

见贤思齐,小女子也想入藏一件摆在案头赏玩,于是开始留意苹果尊,但我一直以单色釉作为系列收藏,所以只留意单色釉的,此后市场上拍的苹果尊见过几件,都是釉里红的,一直未遇上自己喜欢的单色釉。

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收藏家又何尝不是。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找不到,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点,我们需要准备的是心态,急不来的,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风主。我耐心地等待,等待着与苹果尊机缘的到来。寒来暑往,风霜雨雪,一年又一年,三年过去了,小女子依然默默地蛰伏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众里寻它千百度,2018年元旦刚过,一只郎窑红釉苹果尊果真就在拍卖场上出现了,且与2015年嘉德春拍高价成交那件大小相若,只不过嘉德那件是釉里红,这件是郎窑红。

郎窑红釉瓷器是康熙御用瓷器里的一代名品,是康熙时期著名督陶官郎廷极为仿烧已经失传的明宣德宝石红釉时,百般仿烧无奈烧不出宣德宝石红釉,却意外烧出一种新的红色釉,其色红得浓烈,有些地方因积釉而呈现暗红色,表面上大多有玻璃质光泽,这就是郎窑红釉。我在冯玮瑜亲历收藏系列之《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一书中“前世今生”章节里已对郎窑红釉有详细介绍,郎窑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当时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非常昂贵。

铜红釉创烧于十四世纪的元末或明初,以当时的生产技术而言,如何烧制出铜红釉,乃陶瓷史上一大难题,铜红釉发色极难,要在高温下要用适当的还原焰煅烧,才可以烧成美丽的宝石红色,只要温度略有偏失,或还原不足,或部分氧化等,都可能造成发灰、发绿、发黑、或烧失等多样瑕疵,直至在明朝宣德年间才烧制成功,这种宝石红釉烧成者极稀,为世所珍。或许是烧制成本太昂贵了,连御窑都不敢随便烧制,故懂得烧制铜红釉技术的工匠不多,岁月流逝,人事代谢,铜红釉烧制技术在宣德之后竟然失传了,明代的景德镇再也烧不出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宝石红釉瓷器了,即使皇家的御用瓷器,也只能用低温的珊瑚红釉来代替高温宝石红釉了。

直到清代康熙皇帝亲政后,平三藩、收台湾,海晏河清,开创大清盛世,在国力昌盛下,康熙决意复烧已停烧了近三个世纪的铜红釉瓷器,在督陶官郎廷极的督导下,御窑厂研究配方,提升工艺水平,御窑厂终于成功复烧了高温铜红釉瓷器,但与宣德铜宝石红釉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其色浓若牛血,世称为郎窑红釉。

郎窑红釉瓷器我已收藏有几件,都是在海外飘泊多年后才入藏我家的,有的还曾是海外博物馆馆藏旧物,但郎窑红釉苹果尊我是第一次见到拍场上出现,就苹果尊而言,市场上郎窑红应该比釉里红还要少见。

这只郎窑红釉苹果尊出现在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7年秋拍上,虽然说是2017年秋拍,但拍卖日期实际上是2018年1月8日。这场秋拍里《中国古董珍玩》专场的第一件拍品就是这件郎窑红苹果尊。据拍卖图录介绍,它有显赫的来历:

“此尊来源于美国南加洲Ira.Koger和Nancy.Koger夫妇旧藏,其后经美国著名古董商The Ralph M.Chait Galleries收藏并售出,来源清晰,传承有序。

Koger夫妇专注于收藏中国陶瓷,藏品包括中国各时期的代表精品,重点收藏明清官窑瓷器。目前大多数藏品藏于佛罗里达州Ringling博物馆,这件是其中之一。1985年,Mr.Koger与John Ayer合作精心挑选其藏瓷,由苏富比为其出版《Chinese Ceramics: The Koger Collection》一书,之后这批选粹精品于美国南部各洲博物馆举办同名巡展,本品即为参展的选粹之一,精巧细致不言自明。

The Ralph M.Chait Galleriesj是美国纽约一家由家族经营的艺廊,专营中国古董艺术品,由Ralph M.Chait于1900年创建,目前该店由其子Allan Chait掌管,其客户不乏收藏界知名人士。”

苹果尊、单色釉、名家旧藏、博物馆旧藏、多次国外博物馆展览、有出版著录……这些完全合乎我“流传有序、器型完美”的入藏条件,还附加了“有出版著录”这一加分条件。

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郭仲桦、陈珊夫妇和冯玮瑜合影

保利厦门公司创办时的首场拍会,我曾专门去支持拍了一件200多万的明宣德甜白釉暗刻莲子纹碗,当时还不认识他们老板郭仲桦、陈珊夫妇,后来大家熟悉了,每逢保利厦门拍卖,郭总都会邀请我去厦门,这次也不例外,郭总打电话过来邀请我去厦门,说房间已帮我留好了。

想到这件郎窑红苹果尊,自忖三年磨一剑,也该偶尔露峥嵘了。我买好票,准备直奔厦门而去,保利厦门国际拍卖公司陈嘉莉小姐把一切也安排好了,可是临出发的前一天,广州这边忽有要事走不开,我只得请嘉莉把苹果尊从多个角度发照片过来给我,并附品相报告。嘉莉从多个角度发来多幅器物照片,并说:“器物是全美的,没有瑕疵,核对过85年的外国出版著录,确实是同一件。”同时,我又请在厦门预展现场的朋友帮我上手看看,朋友复我:“器物到代,没有问题,釉色尚可,现场很多人在看,估计不会像图录标的无底价那么便宜。”

“你估计是什么价? ”

“十万左右吧。”

十万是作为行家朋友的估价,认真看过嘉莉和朋友发来的照片,我心里就有数了:拍卖行定的无底价起拍,那是为了吸引买家而弄的噱头,不可作准;朋友定为10万,那是生意价,这个价钱要比市场价略低,行家才有钱赚;半年前国内有家拍卖行拍出一件卢芹斋旧藏郎窑红釉高足杯(有冲线瑕疵)为二十多万元,同为郎窑红釉器,同是名家旧藏,二者可资比较。我想:这件苹果尊,釉色尚可,器型完好,等级也比高足杯更高,参照比较,价钱应比高足杯高些,30万左右可考虑入藏。

说也奇怪,我一边分析,一边心中有个强烈的预感:这件苹果尊,倦鸟归巢,是奔我而来的。

我遂下了电话委托,拍卖时是嘉莉帮我出牌的,果然不出所料,一开拍,多人哄抢,哗啦哗啦地就冲过十万了。什么无底价? 这年头哪有什么漏啊!十五万也轻松超越,然后继续上冲,二十万也见到了,按这样出价竞争法,保不准几下就冲过30万了,我立即改变策略,把出价改为1万一口来加价,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价差,一来让人们感觉价格已经快到顶了;二来是拖慢竞价节奏,让大家别冲动。电话那头的嘉莉有点迟疑,可能是听见我改变“2、5、8”的出价方式,有点突然,未反应过来,我遂再次重复:“加1万。”嘉莉便按我意见出价:“21万。”

这种情况下,拍卖师可以决定接不接受我临时调整的出价,拍卖师明智地接受了,可别人也跟着调整出价阶梯,1万1万地加价跟我死磕,经过激烈拼抢,直到27万才落槌,终由我竞得。

听到电话里嘉莉略带激动的恭喜声,我却很淡然,只不过是由预感变为现实而矣。苦等了三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自它出现在保利厦门拍场上,就没想过它会落入旁人之手。它都奔我而来了,哪会让它过家门而不入继续飘零呢?

这件郎窑红苹果尊是由陈嘉莉小姐亲自送到广州交给我的,并且还把1985年10月1日出版的《Chinese Ceramics: The Koger Collection》(译名:《Koger珍藏中国瓷器》)一书带来给我,翻开本书第157页、图128,这只苹果尊赫然在目,书本的英文是这样说明的:康熙年间的牛血红釉瓷器,直径3又3/4英寸。这个苹果状的容器是放在写字台用的;相似形状的桃花釉(即豇豆红釉——作者注)的容器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所谓牛血红,就是郎窑红的另一种称谓,这说明在美国多个博物馆的一系列展览里,专家对它的断代就是康熙本朝的。

把这个苹果尊拿在手上欣赏,只见造型饱满,丰肩圆腹,口沿内凹,卧足底,底施白釉,白中泛黄。器物无款,器身釉层肥厚圆润,釉色深红但不太均匀,因积釉而显得红釉色深浅不一,器物呈现典型的康熙郎窑红瓷器工艺特征。

整器小巧怡人,真像一只大红苹果!让人垂涎。

嘉莉告诉我:“这只郎窑红尊虽然它不是封面拍品,不是高价拍品,可它却是明星拍品啊,预展时大家都抢着看,往往这个刚看完摆回展柜,另外一个又要看了,是秋拍预展里出场率最高的拍品。”

“真的?”

“一点不假,因为它无论器型、釉色都十分讨人喜爱,又方便上手的把玩,特别是价格不贵,性价比高,大家都能买得起,所以大家都争着要上手看。不过拍前行家估价为10万左右,连我们也没想到能拍到30万”

我莞然一笑:“这就是行家与藏家的差别了,行家要考虑赚取买卖差价,所以对出价比较谨慎,而藏家则考虑是否合适纳入收藏体系,故价格会高出几口。而且你不是说现场很多行家都争着上手看吗? 说明关注它的人还不少,也说不定有人在预展里故意放风说10万左右喊低价格来压价,以便过了10万就没人来争抢,让自己得以购入。现在出身好又完美的器物价格哪有便宜的!好东西一定会有好价格,将来还会更高。不过我倒不是意气用事乱出价,事前就预计是30万左右,说明我的判断还是准确的,说实在话,过了30万我就会放弃的。”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冯玮瑜著

  嘉莉倒吸了一口气:“很险啊,落槌价已到27万了!”

  “还不是怪你们,把起拍价定得为无底价,弄得人人都以为有漏可捡,蜂涌而上,结果天下无漏,反而高出了市场价。”我不无抱怨地说。

  嘉莉扭头装着看我挂在墙上的道光皇帝御笔“永受蕃釐”匾额,偷偷地抿着嘴笑,笑得坏坏的。

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董珍玩部经理陈嘉莉与冯玮瑜合影

南北朝时文学家谢惠连《雪赋》诗云:“朱颜酡兮思自亲。”这一只苹果尊,釉色如美人酡醉,摆在案头,让人浮想联翩,想它海外飘零数十秋,归来红颜仍依旧,可谓不改初心,不老容颜,万里风霜,幸好归来,仍是醉颜红,艳而不俗,浓而不媚,自有康熙朝之气息扑人眉宇。

一偿所愿,郎窑红苹果尊就这样摆放在小女子的案头,想当日它伴陪康熙皇帝处理军政要务,那御批墨迹,分明曾用它身上的盛水来研磨墨汁,它参与过多少国家大事啊……今日它静静地伫立案头,看着小女子婉约挥毫,红颜相对,相看不厌。

人家三只苹果就改变了世界,我得到了这只“苹果”之后,太阳每天仍旧东升西落,长江、黄河依旧大江奔流,珠穆朗玛峰依旧巍然耸立,世界并没有因为我得到个苹果尊而有什么改变。

春节前,某银行针对私银客户举办风水讲座,邀请非常著名的香港某风水名家主讲,某高人掐指一算,对我指点迷津:“2018年八白财星飞临东南方,你家大门正向东南方,等于财星临门,财运有明显提升,财星属土,红色属火,火能生土,可以用红色门垫放门口,进一步加强财运。”

我马上请教:“我刚收藏了一只苹果尊,红色的,是不是好兆头。”

“这是财星入门,恭喜恭喜!你今年会财运亨通,红红火火。”

红色是喜庆之色,也是风水学里旺财的颜色。2018年刚开年,这一只红苹果飞入家门,莫非真像风水大师所说那样财星降临? 财神已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个春天,来得格外早。

这只郎窑红釉苹果尊,虽然改变不了世界,它真会带来财运吗?它会把美国的财气运回来吗?

苹果在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藏品简介:清康熙郎窑红釉苹果尊

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9.2厘米

来源:Koger夫妇旧藏

美国佛罗里达州Ringling博物馆旧藏

Ralph M.Chait Galleries旧藏

保利厦门拍卖2018年1月8日“中国古董珍玩”第501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