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
其他
文蔚近照

人气:3254

喜欢:3254

关注:

+ 关注

文蔚的创作与治学:一位女性艺术家的时代发声

时间:2017-12-07   作者:杨晓萌   来源:雅昌专稿

2017年12月16日,“文心蔚然”文蔚书画巡回展将在浙江展览馆举办,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文蔚最新创作的书画作品60余幅,其中包括山水、人物、书法、篆刻等。同时,文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期间的专著《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将于12月底付梓出版。

文蔚著作《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封面

文蔚,青年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研究方向博士。现为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曾作为编委参与编辑《故宫画谱》、并出版有《轻红淡香》、《看舞听香》、《好古乐道》、《文蔚书法自选集》等书画作品集。

艺术创作方面,艺术家文蔚自幼学书习画,后师从著名书画大家崔如琢先生。作品既有山水、人物,也工书法、篆刻,此外,还参与多部学术著作的编写,可谓诗书画印俱善。笔墨方面,文蔚继承了石涛、八大、吴昌硕、李苦禅一派的画法;山水气派上,文蔚从老师崔如琢身上吸取了重要养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独具一格。

展览:通过作品发声 展示对当下时代的研究和期待

2014年底,文蔚应中国文化发展艺术促进会邀请,开始在全国举办“文心蔚然——文蔚书画艺术展”巡展,现已在北京、天津、杭州(三次)、无锡、宁夏、深圳、香港等地成功举办,获得广泛赞誉,引起艺术创作界和收藏界的高度关注。此次即将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的展览,作为文蔚巡回展的重要一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全面展示。“之所以一直坚持在各地举办展览,是因为每次展览我都会把我的新作呈现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和同道交流,通过在对北派、南派艺术交流中得到启发,融汇贯通,从而探索出自己的笔墨语言;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每次展览就是一次考试,因为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我举办展览的意图和想法。”

“文心蔚然——G20峰会文蔚书画展”现场,观众在《马可波罗神州行》作品前

2016年9月,文蔚特意为G20杭州峰会创作的《马可波罗神州行》在浙江唐云美术馆展出,震撼了当地观众。“《马可波罗神州行》取材于与《马可波罗游记》有关的各种文史资料,介绍了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而来,足迹留在元大都、西湖灵隐寺,最终取道‘海上丝绸之路’而归的行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赞颂这位对东西方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文化使者。这既是当时的一种需要,也是我的一种期待。作为一位艺术家,我们要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文蔚 《和亲公主图》之《王昭君》 90×30cm 纸本 2017年

“此次浙江展览馆的展览,我也专门为此创作了大画,六张丈二匹拼接而成,主题是‘周穆王见西王母’,周穆王乘八骏西行万里,与王母相会于瑶池之上,此载于《穆天子传》 ,《史记·赵世家》也有‘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语,此不啻为中西文化交流之始,已为千古佳话。去年我也曾为中西文明的交流做过一组创作《和亲公主图》,表现了刘细君、解忧公主、王昭君、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十位汉唐时代的年轻女子,为了国家的和平,作为使者,只身远嫁,传播中国文明。这些反应中西文化交流的创作,既是我对当下时代的研究和期待,也是做为一位艺术家的发声。”

除了大幅山水《周穆王见西王母》外,此次展览还将展出艺术家文蔚最新创作的人物画《中国女性文学史》系列,共12幅,囊括了我们所熟知的古代才女,如李清照、薛涛、管道升等。“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是因为我在做博士论文时,发现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在此作品的序言中写到‘天地之间有男女,生人之道,男女平等,旧时男尊女卑,女子纵有天纵之才,也无处可学’,即使面对这样的历史现状,这些女性还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美名千载,她们的聪慧和坚韧,让我非常倾慕,所以我就创作了这一组图,同时也是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心声。”

研究:治学不是主业 是对创作研究的理论支持

指墨艺术是中国画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张璪首开指墨之先河,清代高其佩、高凤翰使指墨绘画得以独树一帜,近现代以来,潘天寿先生将指墨画推向了艺术高峰。崔如琢以前贤为师,潜心研习十余载,于今振而兴之。

作为指墨大家崔如琢的得意门生,文蔚在导师的耳濡目染下,博士论文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指墨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我正好身临其中,有条件直观崔如琢先生的指墨创作,并与老师能及时交流;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指墨艺术所追求正是传统艺术的追求,能够全方位启发促进自己的创作。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我觉得有必要对指墨画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同时,书写博士论文期间,我也进行指墨画创作,达到‘知行合一’。”

艺术家文蔚即将出版的著作《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以指画为核心论题,对与指画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书首先探讨了指画的起源、意趣与价值,分别论述了广义和狭义的指画历史起源。其次,分析了指头画派的兴衰流变,通过对明末画坛与清初画派历史关系的梳理,以及对指头画派生成动因的考辨,指出满清旗人群体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与高其佩艺术地位变化和指头画派兴衰呈较高正相关。再次,对高秉《指头画说》这一指画理论著作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高秉《指头画说》的作用在于开指画理论先河以及对高其佩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复次,对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指画家如高其佩、潘天寿等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生平、师承,探讨其个人风格和艺术思想,阐明其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之关系。

对于自己的指墨研究,文蔚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指墨只是自己的一个研究对象,我不会把它做为我的语言符号,至少目前是这样。指墨是水道渠成,自然妙有,非力运能成。我要向博大的历史学习,回归传统,从正本清源根本的起点开始走一条大道。”

访谈:修笔先修心,作画先做人

雅昌艺术网:您最新的作品多集中在小幅画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

文蔚:我一直在挑战自己。我的每一幅创作,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我所遇到的问题。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大幅创作放达有余精到不足,苏东坡有一句话,“始之真放在精微”,我在故宫观摩许多历史经典原作,文征明、沈周等许多细笔的细微处令人叫绝,这正是传统精神,在体会到中国画的精微之处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创作,所以在画大画之外,我还画了许多小品画作。

雅昌艺术网:您最近有没有去哪里写生?您怎么看待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文蔚:我10岁左右就开始背着画夹上街画人,每天至少十幅,对我来说,写生只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功。中国画的最终是境界,要想成为大家,必须更多学习传统文化,加强修养,由技入道,才能升华。当然,师造化同时,我们还要师古人,临摹传统经典,因为中国画的学习,如果不从传统入手,就不能登堂入奥。进入传统门径之后,我们还要走出来,追求更高的境界。就像潘天寿先生说的那样:“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雅昌艺术网:您的创作非常强调画境,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种心灵解脱的途径,对于您作品中的画境,可否详细介绍一下?

文蔚:我的作品强调一种安静的气质,追根溯源与我从小文化上的熏陶和认识有关,我自小颂读哲学经典,老子《道德经》曾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也就是说这世间的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的过程,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样的哲学观用在创作上,就是让自己的心摒弃一切妄念杂念,不断精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不仅是传统中国艺术的追求,也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根本。所以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

文蔚 《中国女性文学史》系列之《管道升》 90×30cm 纸本 2017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