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兰核雕美术工艺
胡小兰简介
胡小兰,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苏州核雕艺术家协会理事,舟山核雕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双面“十八罗汉”手串》获“2010中国(合肥)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十八罗汉核舟》获2011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观音》获2011年第九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钟馗》、《九龙戏珠》获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橄榄核雕是中国的传统核雕艺术,其展现着工匠师们精湛的技艺,成品雕刻得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在文玩艺术市场上成为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之一。
因家乡有竹雕技艺,胡小兰从小就耳濡目染,中专毕业后便专心学习竹根雕刻,然而她与舟山核雕结缘则是在1994年。那年,胡小兰到苏州光福探望舅舅,无意间看见了舟山核雕——这门手指上的艺术,这种细腻有趣的材质和手法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思绪中慢慢萌发。胡小兰说:“那一件件精致小巧的核雕让我怦然心动,它们真的很迷人。”1997年,胡小兰嫁到舟山后,受到舟山整体艺术氛围的影响,便更加用心地钻研核雕创作。
也许正因为有原来竹根雕刻技术的基础,所以初入核雕行业的胡小兰相比别的新人更加得心应手些,但毕竟竹雕与核雕两者无论从材质还是大小上存在着差距,因此胡小兰总感觉自己的橄榄核雕作品不像以前竹根雕作品那样完美,特别是人物作品更是“有样没神”。这一度让在艺术上追求完美的胡小兰感到失望和气馁。胡小兰告诉记者:“雕刻讲究的是惟妙惟肖,而那时自己的作品很难达到这种高度和境界。”
为了让人物作品更加传神,也为了更深层次地体会核雕艺术中的奥妙,2000年胡小兰前往印度孟买,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这一住就是五年。胡小兰说:“五年的印度生活虽然辛苦却让我感悟了许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五年才让我能有时间近距离地认真体味印度佛教氛围中那些石窟和寺庙中佛教造像和罗汉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睁眼闭眼……这些神韵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五年的异国生活,为胡小兰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众多的素材与灵感,同时也让她的作品在神韵的拿捏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胡小兰回国后,此时国内的文玩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收藏、关注文玩。用胡小兰自己的话说是自己赶上了核雕市场的好时候。在技法上又经众多核雕前辈大师的面授指导,使其作品在雕刻手法细腻而不繁复的基础上,在创作中融入了印度传统佛像的神韵,形成了自己独到随性的艺术风格。此时的她在创作时更加用心,眼睛和心思全部聚于刀尖,不急不躁,心无旁骛,按部就班,细细雕琢,她生动、逼真、传神、出彩的橄榄核雕作品深受藏家和玩家们的喜爱,并且她的作品曾十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奖。
“其实手艺有时候就这么纯粹——一路到底的用心,直至绽放美丽”,胡小兰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